姚茂椿(以下简称“姚”):我心中的故乡一直很美,美如诗画。那里是云贵高原边沿的丘陵地带,湘黔边境,山水一派秀丽。漫山遍野的杉树枞树,高高的乔木,茂密的灌木,点缀着烂漫的山花。由一栋栋木楼错落有致构成的一个个山寨,一条条大路花阶泥巴路,一块块肥沃的田坝,一条条清亮的溪流,演绎着乡民淳朴的生活。那里民风淳厚,聚族而居,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村寨之间沾亲带故。经济文化极为传统,岁月缓慢,波澜不惊,人们自给自足地生产生活。文明浪漫的侗族民俗,给风调雨顺的日子,增添了不少的幸福感。这是我生活的时代,以及在那之前的故乡生活。
近年,一个个都市加速膨胀,许多乡人无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被卷入到城市化的浪潮中来。由于有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生活經历,至今还有着与乡村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尤其是当下无数进城者的悲欢故事,让我对老城市人与新城市人的那种强烈的愿望与落差、满足与苦痛,不断地加深着理解与关注。其实,这已经压抑到我自身的情绪。有一段时间,我在生活的城市或去一些城市出差,在繁华的街市看见过丑陋,如吵架与斗殴,有的因利益,有的因一句话,有的完全是无事找事,实在是有文化而没有文明。这些情况不说难以体现现代城市的文明,连我们落后乡村的习俗都不如。由此,许多人呼唤法治,呼唤道德,渐渐地有更多的人,怀念美丽的“乡愁”。
故乡那个美丽却边远落后的背景,是在我离乡越久见识越多之后,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激起我的写作欲望的。许多作家以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述了他们美丽的家乡,那些山川风物唤起我们心灵的向往,远远胜过钢筋水泥的建筑。我生命的原点,我前行道路的起点,就是边地的侗乡。这个“精神原乡”,有着亲情发达的根系,有着最纯洁的期待。
方:每次读到你的文章,就感觉你的创作,正在向着破茧成蝶的方向前行,文字越来越有个人特质,越来越有厚重感。你对此有何感触?是什么因素使你有了这样突飞猛进的跨越?有什么可供借鉴的经验吗?
姚:写着写着,我觉得最初“我的叙说”,似乎与大的生活关系不大,也似乎与没有乡村经历的读者隔了一层。自说自话,或者自我沉醉,往往会降低作者对生活对人生思索的意义。只有让读者随着你的“足迹”,沿着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和歌声,一起在他们新奇却并不陌生的领域“同悲欢、共甘苦”,才有可能产生一些共鸣。虽然我的家乡是特定的,但里面的人和事,却与外面的世界有许多的共性。我觉得我近年的写作,就像在一大堆的泥沙里寻找有用的矿石,我一直都在寻找,不敢懈怠,但遗憾的是,我找到的东西还很少。
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你认为应该怎样从本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写出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怎样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尽到一个作家的责任?
姚: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我感到我们国家对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断支持和重视,尤其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由于民族地区的边远和长期的落后,民族文化的发展极为不易。毫无疑问,民族作家的作品,会有民族的烙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现代化的加速,在地球村的时代,民族作家既要有根的意识,又要有开放的自觉,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视野上,只唱传统的牧歌,他一定会走不远。传承,吸收,创造,以及特色,应该从文化的层面去审视,我希望评论家们看待民族作家的作品时,不要从民族的身份出发。在这大发展的文化交融时代,文学领域多元竞秀,文化生态异彩纷呈,他们的作品会参与到文化的大繁荣中去,会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方:你的散文,大多用第一人称“我”为叙事主人翁,读来有一种亲切感,尤其这一组散文,写舅公,写童年的小伙伴,写故乡的李子树,写养育了侗家人的良田……文字朴素,语句精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质朴的风格,是不是你刻意追求的一种行文风格?
姚:一个人生活和阅读的经历,会在精神上打上一些底色,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的行文风格。质朴的风格不一定能够刻意追求,我只是觉得它适合我,尤其是适合于我笔下的那些生活。
方:写作对于你,有怎样的意义?
姚:写作提升了我的思想素质,增强了文字能力,对人生道路和工作事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青春时代的写作,带来了工作的意外惊喜。我学过中文专业,毕业后回乡间的母校教语文,接着调入县城的中学。因为喜欢写,因为工作的需要,高兴地改了行。往后从事着一些不同岗位的工作,学习和写作就一直伴随着我。一方面,工作之余的写作,充实了我八小时之外的生活。读好书,交好友,与一些诗人作家来往,提升了做人与为文的境界。另一方面,写作让我对故乡对亲人,有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感恩和回报的方式。哪怕是写到故乡的落后贫困,它也是有意义的,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去支持关注它,也可以让故乡人明白现状,奋起直追。同时,我怀念一些美好的人和事,怀念那些行将消逝的良俗,笔下的文字,对于文化建设或许有些益处。尤其是故乡一些属于人生和社会的共同美好,千百年来,从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存在过,我觉得它们有留存于世和走出大山的必要和意义。它们属于正能量,属于“中国梦”。当然,我不断增多的故乡之外的写作,也会有着我自认为有一定价值的意义。
方:是什么原因让你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姚:读书时,我比较喜欢思索。当年在乡下,我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插秧、打谷,挖山、挑土,除了犁田耙田,许多活都干过。既接触了丰富的生活,又经受了手脚肩膀劳累疼痛的锻炼,偶尔接触到一两本文学书籍,让我对远一点的地方以及陌生的人物产生联想。
我有时想,我們这里的人物故事,在什么书上有看呢,有什么书写过?问了很多大人,都说没有听说过,没有看见过。一天,我在山坡上的自留地挖土。天空太阳高照,山下的田坝不时传来大人劳动的声音,而身后不远处有几座隆起的坟墓。我有点害怕,不停地挖着,累了就站到山路边去。当时看过几部打仗的电影,我学着电影里的解放军首长双手叉腰,朝寨子小街望去。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几个单位,感觉到这个小小世界里,也有令我羡慕不已的工作和生活。那是几个明显区别于老旧木楼的地方,砖房子在阳光下耀人眼目,它们是地方政治中心的人民公社,经济中心的供销社,文化中心的学校。我突然想,这些东西在这闭塞的地方,是破天荒的,是岁月的新的起点。如果有一本书把这些写下来,一定有一点价值,后人看了肯定很有意思。要让他们不像我们,没有读到前人的书籍。上中学后,我常常去老师那里借书借杂志,渐渐增加了阅读量。考起学校后,就默默地写了起来。
方:可以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吗?
姚:许多年来,我的业余爱好就像做地下工作,默默地写,不投稿,不求发表,更不求什么影响。有的时候,遇上为人和气的报刊编辑,递上自认为较好的求教。直到某一天,我翻开自己的资料袋,发现写的比较多了。在与旧时的文友或朋友聊天时,听说这个那个出了书,就有了出版书籍的愿望。一次我应邀回家乡参加县庆,当时侗族文学学会召开文学创作会议,我去了,见到了一些诗人作家,被他们的创作精神所感动。
我最初写诗,本子纸片上有不少这样那样的句子,但比较粗糙。为了能够出书,我在一段时间减少应酬,一点点整理。我的诗集《放飞》,于200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我自认为这本书的价值,是以新诗的形式,记录了侗乡家乡的一些变化,处处展示出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的富有诗意的生活。诗集出来后,一些文朋诗友在几个报刊发表评论,给我鼓励。2010年,全国侗族文学学会授予了第二届风雨桥奖。
此后,我开始较多进行散文的写作。一边写,一边在省内外的一些报刊发表。我的第一本散文集《苍山血脉》,于2011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以故乡为主的散文写作。我断断续续收到来自家乡的信息,有的篇章,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喜欢,有的得到同辈晚辈的喜爱。故乡人的认可,让我十分高兴,也感到莫大的荣幸。同时,我也由衷感谢师友们为此所发表的一篇篇评论。
多年来,有部分诗文入选了一些选本。我深深地感谢选编者们对我的鼓励。我将继续努力,为心中那座宏伟的大厦多贡献一点砖,或者多贡献一点点沙子。
(作者单位:湖南工人报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