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1 涂”字的形体结构和本义
①古水名。《水经注·若水》:“涂水导源腊谷,西北流至越巂入繩。”②洞涡水(潇河)支流。《水经注·洞过水》:“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嵰涂谷西南,径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清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山西二·太原府》:“涂水有二:一曰大涂水,发源县东南百二十里把缚岭下,西北流,至县东十五里,合流村入洞涡水;二曰小涂水,源出鹰山,西流入大涂水。”
2 “涂”的词义系统
一个字往往不只有一个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凡字有本义,有引申义,有假借义。”本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环节,在一字多义中,各个引申义都是从本义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涂”字的义项主要有:
2.1 “涂”1义项与“途”的关系
涂1tú(1)道路。《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郑玄注:“径、畛、涂、道、路,皆所以通车徒于国都也……涂容乘车一轨。”《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郑玄注引杜子春曰:“环涂,谓环城之道。
(2)途径,门路。《商君书·画策》:“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亡国之所以贱爵轻禄。”
涂?义在今另写作“途”。“途径”一般指抽象的道路,而且是指一种“门路”,即“道路”的比喻意思。
2.2 “涂”2义项与“塗”的关系
涂2tú(1)泥土,泥巴。《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2)涂抹。《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史记·刺客列传》:“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
(3)涂改。唐刘蜕《梓州兜率寺文冢铭并序》:“实得二千一百八十纸,有涂者,有乙者。”宋何薳《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
(4)胡乱抹画。《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6)用笔抹去。《唐·李商隐·韩碑》:“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7)涂饰。《赋黄鹤楼送李贞伯》:“五行有土可制水,底用四壁涂青红。”《周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孔传:“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8)敷,擦。《陆游·阿姥》:“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本是尿屎袋,强将脂粉涂。”
(9)堵塞。汉杨雄《法言·问道》:“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至二七日,聚曲,还令涂户,莫使风入。”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二:“予谓自古奸邪,取非其有,未有不托鬼神协助,以涂人之耳目者。”《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以砖涂塞江海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称》:“若未可涂其门,毋见其端。”
(10)污染。《庄子·杂篇·让王》:“今天下闇,殷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洁吾行。”
许慎在《说文·土部》云:“塗,泥也。从土,涂声。”“塗”的本义为泥。《广韵》:塗,泥也。《书·禹贡》塗,泥。又《尔雅·释诂》:路旅,塗也。路途有土,故“涂”用作“塗”的简化字,指泥土,泥巴。段玉裁注:按古道塗,塗墍字皆作涂。《汉书·王褒传》:“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越砥敛其咢,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泛画涂。”颜师古注:“涂,泥也。”《易·睽》:“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高亨注:“涂,泥也。负涂,背上有泥。”
涂2的“泥土”义在古代多写作“塗”,如今简化仍用“涂”。
泥土可作涂抹物,故用作动词“涂抹”,由“涂抹”之义引申为“涂改”,再引申指“胡乱抹画”,再引申指“用笔抹去”。
由“涂抹”之义另引申为粉刷,粉饰,即把泥、油漆、颜色等抹在物体表面,为“涂饰”。《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范宁注:“涂,涂饰。”把脂粉涂抹在脸上,又引申指敷,擦。
泥沙淤积阻塞洞穴、通道等使不通,引申指“堵塞”,而泥土沾染身体又引申指“污染”。
2.3 “涂”的其他义项
涂3tú通“嵞”,指山名,“嵞山”同“涂山”。《说文·屾部》:“嵞,会稽山也。”段玉裁注:“盖大禹以前名嵞山,大禹以后则名会稽山。”《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涂4dù
(1)把金属敷于物体表面。《汉书·霍光传》:“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加画绣絪冯,黄金涂,韦絮荐轮。”宋梅尧臣《送献甫知虹县》:“今日归为美,涂金作马缨。”
涂4通“镀”,由“涂抹”之义另引申为把金属附着在物体表面,即“镀”。《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颜师古注:“涂,以金涂铜上也。”以金饰物,此义后作“镀”。
涂5chú
(1)通“除”,扫除。《荀子·礼论》:“卜筮视日,斋戒脩涂。”梁启雄注引王念孙曰:“涂,读为‘除’。”《周官·典祀》:“若以时祭祀,则帅其属而脩除。注:‘脩除,芟埽之。’……作涂者,借字耳。”
(2)古月名,即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辜之言故,涂之言除也。一岁至此将除去故旧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谓之故,十二月谓之除也。”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跋》:“光绪游桃之岁涂月,同年孙叔茀吏部持此本过余,属为审定。”
(3)又通“滁”,水名,指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部的滁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涂水》:“涂水,即滁河。”《三国志·魏志·王凌传》:“三年春,吴贼塞涂水。凌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本作“涂”,唐人改作“滁”。
涂6yé
(1)用作“涿涂”,同“涿邪”,指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大围贰师将军,几不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复使因杅将军敖出西河,与强弩都尉会涿涂山,毋所得。”裴骃集解:“徐广曰:‘涂,音邪。’”
“涂”字除以上义项,又可用作姓。《汉书·孔安国传》:“汉有涂恽。”《明史·宦官传二·王体干》:“明有涂文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途”、“塗”不只是“涂”的异体字,三者的意义有紧密的联系。“途”字古代多写作“涂”、“塗”,“道路”一义,三字通用;“泥塗”一义,只作“塗”;“涂抹”一义,可作“涂”,又可作“塗”。现在“塗”、“涂”合并为”涂“,道路一义只作“途”。
[1] 许慎.注音版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出版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5]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