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粉,傅面者也”(《说文解字》),据此可知“粉”许慎将“粉”释为涂抹在面上的脸上的粉末。又“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释首饰》),故从声训的角度来说,“粉”是指米碾碎成末的状态。这两个语义在现代汉语中均有记录,有相关文献用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诗三百首》),“粉”指化妆用的脂粉;又如“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唐诗·李白诗》),“粉”是细末儿的含义,“五岳俱成粉,须弥一寸山”(《唐诗·寒山诗》),此例中“粉”是用作动词,破碎成细末的含义。关于“粉”的本义可以从其甲骨文字体进行探究。
因此“粉”的本义应如《释名》所释,最初指将米碾碎使之成末,如“羞:糗、饵、粉、酏”(《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羞(馐,即进献的食物)中含有糗(炒熟的米面)、饵(粉饼)、粉、酏(黍米酿成的酒)。其中“饵”又写作“□”,从□从耳,“粉饼也”(《说文解字》),是指把米捣碎成末而做成的饼。由此可知在战国时期已经有把米碾碎成粉末,来加工食物的传统。因此“粉”作为米碾碎的末儿,既有习俗作为依据,也符合“羞”中四样事物的共同特点。后“粉”扩大到指粮食作物碾成的粉末,如“羞笾之实,羞饵,粉粢。凡祭祀,共其笾荐羞之实”(《周礼》),“粢”是指古代祭祀用的谷物,故“粉”还可以指谷物的粉末,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粉,豆屑也”。后“粉”泛指任何可碾压的物体所成的粉末,如“当先取武都雄黄,丹色如鸡冠,而光明无夹石者,多少任意,不可令减五斤也,捣之如粉,以牛胆和之,煮之令燥”(《抱朴子》)。因此“粉”从米从分分亦声,为会意兼形声字。以此为基础方可以解释《说文解字》对“粉”的释义,表示将米研磨成粉末,经加工为最原始的女子粉底材料。在《齐民要素》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作米粉法: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必用一色纯米,勿使有杂”,研制出来即是米粉。
“粉”由细末儿义引申出浅红色的意义与“粉”所表示的名词事物有关,即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首先“粉”表示所碾碎的粉末,通常随物体带有一定的颜色,如“金膏珠粉,既垂摩拂之恩”(《唐文拾遗》),“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柳永词》),此处的“粉”虽然是指菊花花瓣,表示细微的东西,但是可以看出其带有颜色的性质。现代汉语表述中往往会加上颜色形容词表示限定,如“1916年,俄国从海参威运锡到彼得堡途中,锡竟变成了一堆灰色的粉末”(《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液体血浆在低温和真空的条件下,经过干燥制成的淡黄色粉末”(《倒叙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文献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如“欲作白银者,取汞置铁器中,内紫粉三方寸匕,或令相得,注水中,即成银也”(《抱朴子》)。其次在古代“粉”多表示化妆或装饰所用的粉末,如“威施之艳,粉黛无以加”(《抱朴子》),表示粉黛意义的粉末多为白色。
“粉”浅红色意义的引申还与女子化妆有关,古代女子好妆扮,除了傅面的白粉、画眉的黛墨,还会涂抹胭脂香粉,“铺两鬓,黑似鸦,调和脂粉把脸搽”(《话本选集》),因此常用“脂粉”来指代妇女,如“老弟,你只听听,十三妹这本领,可是脂粉队里的一个英雄,英雄队里的一个领袖?”(《儿女英雄传》)。经现代学者研究古代胭脂的配方中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染“绛”植物—茜草,偏向于橡皮红。所以在化妆时,可以“面既施粉,复以胭脂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妆台论》),这句话是说在白色的粉底上涂抹上浅浅的胭脂,妆扮出来的颜色就像桃花色一般。又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东京梦华录》),因此粉红色这种颜色与桃花花瓣的颜色相近相似,它最早出现应是形容女子白面上扑打红胭脂而形成的颜色,故古人也说“人面桃花相映红”,用来称赞女子的容貌。
所以综上所述,“粉”由粉末意义向颜色意义的引申发展,与古代女子化妆的历史分不开。它的本义是指将米研磨成末儿,可制作成食物,再经过加工也可以为当时女子化妆所用,将其作为粉底涂抹在脸上,使皮肤变白。后打上胭脂,形成白色与红色自然调和的一种色彩,称其为“粉”色,这种色彩与桃花花瓣的颜色相近,故常用桃花色来指代粉红色。
注释:
① 甲金篆隶大字典.有关“粉”的甲骨文字形:484
[1] [汉]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刘海明,夏晓飞,李亚蒙.中国古代胭脂中染“绛”的原植物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32,(3/4),336-34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