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1 新批评的地位
新批评主义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批评理论之一。它与注重作家生平和社会历史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不同,强调的是文学的本体就是作品本身,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语言和构成的描述和评价。新批评家主张对作品进行细读,认为新批评的任务便是要以文学语言研究为基础,用语义学分析的方法来细读作品。新批评家们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批评主义的批评范畴,如张力、悖论、象征、隐喻等。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可以探寻出文本整体的语言结构。《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由此在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的解读中,“知人论世”的传统一直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学界往往从作者的“个人传记情景”入手来挖掘作品内涵,以作者研究来代替文本研究,从而忽视了语言文本本身细读这一最重要的“事实”。文本被重重遮蔽,必然造成深层艺术、心理结构的缺失。
2 新批评在李清照词中的运用
李清照是两宋之交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一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前期生活安适,后期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因此她的前期作品活泼明快,后期丧夫寡居,漂泊江南,抒发的是一种愁肠百结、抑郁难解的苦闷心情。《永遇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临安时某年元宵节所作,是李清照后期哀怨徘恻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下面我们将以李清照此词为例作一示范性解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校集宋金元人词》本《漱玉词》)
上片首句,作者先以落日、暮云两个视象并置切入:落日熔金,斑斓灿烂;暮云弥漫,如璧之合。落日金黄,暮云苍青,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落日、暮云是时间意象,又是空间意象,时空意象的并
置楔入使此词举境开阔。同时,形容词加名词组成的复合意象落日、暮云自古有之,作为现成思路,日落言其衰,云暮则漂泊无依(马戴《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然而作者并未完全承继沿袭,而是旧题翻新,以一种宏涵、高远、优美的气魄渲染出来。意象本身分化碎裂,造成了意象母题与变体之间巨大的张力,这种张力又衍生出了意象滞留与延伸的审美特征。按照语言或思维惯性轨道,作者本应继续描摹这种优美物象或事象,然而她却以“人在何处”反问之,言其景色虽好,然而物是人非,异乡为客,将身世飘零之感一泻无余,从而消解了这种语言惯性。浩渺的苍天和人的渺小的对比不平衡所形成的语境压力给人带来一种强大的心理肋迫,相对于苍茫大地而言,人是何其渺小和微不足道。一出场,作者便一大一小作了对比,映象十分深刻、鲜明。同时人本身又是含混的,一说自指,作者有意将自己搁置起来,来凸现自己的孤独和飘零;或谓亲人,指亡夫赵明诚,人成了孤寂落寞情怀的象征;第三,或许以上二者都非作者真意所在,它是在相互冲突的语境中,作者的一个综合思想状态,一种在场的情绪氛围。而语言的含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当时萎顿的生命状态。所以这种复合状态除以上两种阐释外,在文本视野范畴内至少还应包括作为文人羁旅原型意象的承传,即作为集体无意识存在的一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以意象含混本身又加强了文本的复调因素,视象的互为重叠构成了视觉和弦。
次句一折,又回到原先的轨道。烟染柳浓,笛吹梅怨,看的是离影斑斑,听的是《梅花落》,作的是远行人,此处视听意象并置,增强了读者的艺术感受效果。其人生之叹,把后期的孤寂之感写的淋漓尽致。“春意”句虽是一问而过,然而字字千钧,以至余音萦萦。第三句“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句顿挫回转,又无理而问:转眼间又怎知不会有风雨。这是李清照在历尽沧桑之后,对一切都感到变幻莫测,因此顾虑重重。这矛盾的统一体使得任何东西都不能孤身自处而安之若素,可同时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前三句句式相同,连续三个没有事由的反问,极尽曲折之势,对主人公愁肠百结的心境作了反复的精细摹写。在每句句末总是设想一个不安的结果,意象植入后自行消解,反复植入又反复消解,语言自身在建构的同时不断走向自我毁灭。意象的并置与置叠、语言的悖论与反讽所带来的张力、句式的叠置及其复义、不同意义的关联域与经验场皆置于同一性当中,从而使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在两个互为重叠的双重影像中来回移动,使审美空间在不同质的对列中得到极大的扩充,从而产生了一种在悖论中趋向整合的审美特征。悖论是修辞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表面上荒谬实际上却是真实的陈述”。文学语言与要求用词精准、造句简练的科学语言不同。它“将逻辑上不相干或者语义上相互矛盾的语言组合在一起,使其在相互碰撞和对抗中产生丰富和复杂的含义”。这种冲突恰恰就是作品的意蕴和深度。反讽文学语言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在新批评家眼中,诗歌语言本身充满了悖论和反讽。反讽常常是把原本要表达的讯息,用相反的意思来传达。“反讽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在文学语言中,这种冲突恰恰就是所推崇的“张力”。在矛盾冲突中,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能碰撞出深层的意境和美感。它同时又是作者内在心理结构多层次性的表征,而这种结构的敞开是在命运多舛的生存境遇中痛苦思量的结果,是体验状态下人的深度的显明。这是很有启示性的,也很值得作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作品的情感基调肯定之中始终存在一种否定力量,这种否定态的不断生成,在读者接受心境中超前的以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畏惧和焦虑进行着,它一方面造成文本阅读持续的伫留,同时又作为一种盲目的内驱力即为内在审美冲动的牵引所驱驰。从而使作品始终处于一种“未成态”,李清照内心的挣扎和抗拒也正是在这样“正一反一合”的循环运行中,获得了阐释生成的无限性。
下一句由景写到人事,好友相召,同游春景,却被她婉言拒绝。“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酒朋诗侣又怎能慰藉她脆弱的心灵?又怎能缝合词人的心伤?作者仿佛自甘沉于此境,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斯人独憔悴”之感。统观上片,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法,先是一个广角镜头,然后意象凝缩,展现一个特写镜头。在镜头的不断拼接变幻的切换中,人强烈地感受到生存还是毁灭,希望还是失望的内心挣扎和徘徊。语言本身作主人公心灵外化的审美载体成为一种苦闷的象征。
如果说上片末句似合又起,那么下片起句则似承又转;如果说上片是意象分置,一池萍碎的话,下片则意象分置,整个画面“轮运而辏集”。首句“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以一种寄托式的笔法逆接植入,围绕主人公组成了一种辐辏式的意象群落。从眼前杭州的天遂人愿、政通人和转入对过去的记忆,历史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并置,极大地扩充了词的想象空间,加强了词的意境设置效果。“三五”,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佳节。“偏重三五”,即恰逢闰元宵,镶翡翠珠子的冠儿用金饰的丝绸用金纸扎的雪柳,插戴满头,竞夸自己漂亮。李清照当然在其中之列。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中跳跃,结构上的时间推移很好的体现了感情过渡的作用。
第三句作者才道得本情,满腹辛酸,一腔哀怨。“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一句,字字看来皆是血,感情在经过过渡酝酿之后终于得以开释。“如今憔悴”言其物是人非,如今已是年老色衰,时光不再,真可谓“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将暮”。紧承上句,“风鬟霜鬓”言其头发蓬乱,不加修饰。置身其境,可以想见作者异乡为客,独坐帘下,亲人何在,乡关何处——一个人怎生得黑?凄寂飘零之感顿时氤氲漫布。下面一“怕”字,有怕得,‘懒得之意,乃本词词眼,是作者生命力萎缩到了极点的再现。整首词就是围绕一“怕”字幅合开去,精工细刻,调遣意象。同时作者既怕又懒,使得这愁字成为一种心境,作者仿佛甘心浸染其中而不思自拔。夜间与盛日对照,光线明暗鲜明,更渲染了这种阴暗凄凉的心境。本句看似终了,正适得其所,然而作者并未局囿于此,而是遮蔽后又作凸现,宕开一笔,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绾合全篇。前句意境沉博,后句轻灵要眇,看似浅不压深,其实不然。结句“愁到浑圆处,却揽生一笔,似沉又起,荡人波心,但推排有法,滞而不重,予人以语尽意未尽之感”。从字面上看,这末两句构成悖论,从用意上看又是反讽,“怕”原非本意。统观下片,今昔对比,看出盛衰更替,结尾自言自语,看似平淡,熔盛衰之感、苦乐之别、人生之叹、家国之恨为一炉,凄凄然啭出喉底,末句“曲中一拨”,久久回荡。
总观全篇抚今追昔再到今,前后回环,曲折有致,以情韵胜,更以情致胜。这首词无处不言愁,却又怎一个愁字所能诠释殆尽。下片由上片之愁转怨,作者晚年凄苦生活可见一斑。作为一个抒情女主人公,她孤独又不孤独,凄凉又不凄凉,心甘情愿又情非所愿。作者的自甘与抗拒构成了词的复调,我们从中看到了词人痛苦的语言选择过程,看到了它生发运行的无法突破的生存困境和根植于内心的矛盾。李清照又始终将社会沧桑和人事变迁联系起来,在对身世之感描摹中并进了国破家亡之恨,这种心境上的二律背反,加强了本文的反讽意味,同时也使本文玩索不尽,更具有复义弹奏之美。难怪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农,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山谷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综上,本文以李清照《永遇乐》的语言文本为出发点,由文本而作家、而世界,去寻找心灵的映射。它改变了作家对作品的线性考察顺序,在文本与作家、世界、读者的间性解读中获得了文本解读新的向度。这种新的向度一方而牢牢植根于语言的土壤,另一方而又使语言而对天空之花诗意地绽放,从而使文本成长为一个无限的充满启示意义的互文性的文本。
[1] 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