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小说《追风筝的人》近年来在中国大热,但这本书却是2003年作者在美国出版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一本十几年前的书却依然保持着它的生命力,我们不得不重新去回看这本书的历程。
1 对小说主题内容的审视
作者自己说过写这本书就是“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斯坦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1]而在我看来,他做到了这一点。小说仅仅讲了两个男孩之间的友情,亲情,背叛与救赎,这样的故事情节在中国的网络小说中是俗套的,可就是这样的故事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因为作者这个家庭的故事放在国家现实中展现,书中还隐含了阿富汗历史,种族,阶级冲突。在战争纷繁的社会,这样的故事给我们更大的震撼力。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一个战乱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切都是战争的牺牲品,阿富汗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真实具体的人,我们了解的不多。但胡塞尼给我们还原了几十年前的阿富汗生活,“一个饱满而丰富的阿富汗,还有同样饱满而丰富的穆斯林文化。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内战、塔利班当权、911事件”等。这些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情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让我们“更人性更直接更细腻更诉诸感受”[2]的了解阿富汗。
即使是两个男孩之间的“友谊”,也时刻充斥着阿富汗历史背景。哈桑的仆人身份与阿米尔的主人身份;哈桑私生子的真相与阿里的无怨抚养;哈桑与索拉博由于扎哈拉人的身份而遭受的侮辱;阿米尔的背叛、诬陷与哈桑的原谅等都是在种族与阶级观念下的体现,统治阶级的种族与被统治阶级的种族。整部小说都在体现着阿富汗近三十年的社会现状。
“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可以脱离时代背景而不朽”。中国的四大名著不行,西方的古希腊神话不行。而《追风筝的人》就是让故事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发生。作者出生于阿富汗,他在写文章的时候有着自己的民族情结,“这本书的力量来自于作者让文化在书页上栩栩如生的功力。”[3]
在中文译作中有一句话感动了很多人,“为你,千千万万遍”,而这正是译者根据作者的感情所翻译的。胡塞尼承认“在叙事技巧方面首先受到了西方作家的影响,他喜欢简洁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钦佩谭恩美清澈、简约、直指人心的诗歌。”[4]这篇文章里很大一部分在作者诗意的写作方式下,如那颗石榴树下的诵读,风筝大赛上的欢乐,哈桑及索拉博唇边的笑意等等,让我们在充满背叛与内疚中体会到了温情。
2 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追风筝的人》在2003年于美国出版。此书在出版之后,在西方国家就收到了很大的反响。它的销售在当时是一个传奇的事情。这本书还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在“2006年,因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5]《追风筝的人》由台湾李静宜女士译作繁体版的《追风筝的孩子》,而李继宏译作《追风筝的人》,以简体版发行于2006年5月。二者在翻译上存在着差别。但后来的事实却是,不论是简体还是繁体,在开始销售的九年间都没有很好的销售量,直到2014年,这本书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近几年一本热销书籍。
据中国网络销售书籍的三个主要网站:亚马逊、当当、京东发布的2014、2015、2016年的统计来看,《追风筝的人》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此书的中国代理商谭光磊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过去的9年里,《追风筝的人》在中国的销量高达300多万册,2014的销售量是最高的一年,达到了88万册。”在2016年时他说“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在中国已经卖了超过600万册,而且越卖越好,销量可能很快就会超过美国。”[6]这本书之所以在2014年销售大卖,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3 销售原因分析
《追风筝的人》于2014年后在中国取得销售热,首先是现代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此书的内容也在吸引着读者。3.1 网络时代的便捷
《追风筝的人》再次大热是2014年,这是中国的网名力量已经非常的强大了,而这本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依托了网络力量。此书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是2013年末播出的一期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它在中国已经有非常深厚的观众基础。当时著名演员高圆圆在此节目中大力推荐此书,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再加上明星效应,他们的宣传力度可谓是非常强大的。由此引发了买书热潮。我们从此书在网络上的销售情况转变上可以发现这点。
3.2 故事发生的环境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79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这本小说跟随一个孩子的视角,随着他的长大,他的逃亡及生存的角度,重现阿富汗人在阿富汗战争前后的生活状况及变化。作者虽然写的是一个虚拟的事件,但是他自己本身就有着在阿富汗及美国生活的经历,因此将他的感受在文中很好的传达给了我们。我们要接受到的信息是阿富汗人在阿富汗战争及本国塔利班政权崛起之前生活的安逸、战争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以及他们在异国他乡生存的困境。这些都是通过这个虚拟的故事所真实表达出来的。
而在2014年,阿富汗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通过网络了解的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死亡人数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大小与多少之分而已。但是在《追风筝的人》中,我们看到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战争中逝去,这使我们会更可感的了解到战争的可怕及恐惧。
3.3 故事的内容
故事情节本身也符合人们的心理。温情与残酷:小说的基调是温情的,父亲对阿米尔严格的爱、对哈桑包容的爱,两个男孩之间的友情,阿米尔对哈桑儿子的照顾,都是非常打动人的。其实简单的来看这本小说,就是两个男孩因为某些原因发生矛盾,其中一种远走他乡,长大后回忆起曾经的友谊,决定重拾友情。不同的是作者将这件事置于家庭与国家复杂的环境中。小说用比较大的篇幅写两个人从小的生活,但是却因为在风筝比赛上遇到阿塞夫等人,而陷入友情危机。阿塞夫在阿米尔的童年记忆中是一个坏小孩,他们都叫他“吃耳朵的阿塞夫”,此时破坏阿米尔和哈桑友情的是一个比他们自身力量强大的孩子。而另一个温情描写就是阿米尔和父亲在逃亡之路上及在美国的生活。而造成他们逃亡的原因是国家陷入了外敌入侵的困境,破坏平静生活的是国家危机。
背叛与救赎:小说的主题就是关于背叛与救赎的,阿米尔在童年时期对哈桑在遭遇侵害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导致哈桑受了很大的伤害。还有一些小事情,如哈桑一直在替“我”背黑锅;哈桑把“我”当成朋友,“我”却把他当作仆人及抢走父爱的敌人;看不起哈桑等等。他们的友情是极度不平等的关系,不论地位还是心理上,哈桑一直是默默付出的人,而“我”是理所当然去接受他的付出,就如哈桑在风筝比赛中说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而这句话也成为“我”后来救赎之路的支撑。在我看来,“我”去找哈桑的过程是艰辛的,但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我”为什么回来,“我”回来要干什么。
小说的不论是故事背景,温情路线,还是美好的结局。一方面满足了国人对阿富汗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人喜欢温馨结局的心理。特别是从此书的受众看,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在生活中其实更喜欢这类故事。不论是小说、电影、电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因此,故事本身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4 小结
《追风筝的人》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在写了友谊,背叛,赎罪,爱情中,以阿富汗为背景,俘获了全球读者的心。而在中国的传播中,在恰当的时候以其故事情节及表达的感情征服了很多读者的心。[1] [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邓金明.风筝,在天穹下摇曳飘荡[N].光明日报,2006-05-22.
[3] (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评论.
[4] 李继宏.卡勒德·胡塞尼:我的写作受西方作家影响[N].新京报,2006-06-09.
[5] http://news.sohu.com/20060705/n244108676.shtml
[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ExMjUwOA==&mid=2649883112&idx=1&sn=c63d58c090dd3296ccecf7e7d53 2bcef&scene=0#wechat_redirec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