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艺术的破坏与重塑——20世纪艺术概念的演变》有感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16610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艺术的破坏与重塑
——20世纪艺术概念的演变》有感

  朱慧敏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艺术的破坏与重塑,主要讲述了艺术家引导艺术的走向,艺术家的演变和对艺术理解的演变。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发展与封建宗教有关,艺术是宗教的附属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回归大众生活,为雇主服务;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成为绝对美的事情;20世纪,抽象艺术达到成功,艺术进入了变革时期。

  艺术的破坏;艺术的重塑;20世纪;艺术概念

  在变革时期,艺术作为一种认知,开始针对艺术本身,针对生活,艺术的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艺术从一开始为宗教服务,到之后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开始真正的反映生活,这是美好的艺术,是与恶俗对立的美好,人们看待艺术作品也成了对美的朝拜。到了20世纪,非具象形式引发了20世纪艺术的潮流,康定斯基的《构图》,以纯粹的形式展现,“创造物”变成了自由物。许多人都会理解不了抽象艺术,而抽象艺术是艺术自主的一个观念,是以审美来展示美,而不需要理解。抽象艺术成为艺术自主的一个最高点,没有承载的内容,只靠单纯的色彩和形式,没有意义,就像背景音乐一样让人获得安宁,但是这种封闭的艺术很快成为过去,马列维奇以一种破裂美和现实性,追求一种新的认知,他对物体形态给予解放,对物体体感美进行否决,开始冲破对形体美的表达,在形式和认知上设置了一个零点,告别了大众的艺术认识,超越了纯粹美感的表达,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并消除艺术与现实的边界。

  马列维奇作为前卫艺术的始祖,更新艺术生活,消除了艺术和生活的边界问题。艺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而是与艺术家捆绑在一起的艺术,达达艺术也不再是获得一件艺术品,而是在社会上获得效益的艺术形式,超越了传统艺术,扩大了艺术认知的范畴。

  20世纪的另外一位艺术巨人杜尚,在1917年4月,推出了一件对传统艺术一击的作品《泉》,杜尚把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转化成了一件艺术品,开创了现成品的艺术形式,观念艺术开始出现。而所谓的观念艺术就是某个观念和理论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也是一个物质化的理论,但是,这一点要与另一个概念加以区分,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放在艺术馆中就变成了艺术品,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一件艺术品是否都能成为艺术品呢?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观念,这也是在第一个讲座中谈及的艺术市场与艺术的问题。而杜尚的这个行为折射出的是一种艺术观念的转变,而具体的实物是一种观念的载体。

  另外一种艺术观念的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行动绘画,色彩与身体的融合在一个没有设定的目标和方式中展现身体运动方式的新形式,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种绘画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艺术家变成了颜料的仆人,这种形式与存在的结合,使行动绘画的艺术大放异彩,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忠实于传统绘画,至少这种绘画方式依旧使用颜料等绘画工具。

  行动绘画之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始出现,这种所谓的“行为艺术”其实是一种精神艺术,身体本身与绘画结合在一起,他不表现什么,表现的是艺术本身,它承载的一种目的是把观众带入到艺术作品当中去。而行为艺术的梦想是想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并参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但是有一部分行为艺术,跨越了优美的边界,又跨越了道德、法律的界限,摧毁了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艺术。

  约瑟夫·博伊斯说:“真正的艺术并不是陈列在艺术博物馆里,艺术应该是无处不在。”这种艺术认知,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他把对艺术的认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领域,艺术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东西,艺术已经融入到生活之中了。艺术不再是审美的载体,也不再是对外界的反映,而是自我表现,艺术是一种状态。

  艺术家引导艺术的走向,20世纪的艺术家,自我意识的加强使得他们不在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再迎合雇主的需要,更多的是尊重内心的想法,体现的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理念,都是精神世界的陶冶。艺术与生活交织在一起,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艺术与哲学同样是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思想的上层建筑,作为一种不自觉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导和制约的双重作用,同时因为矛盾的普遍性,所以艺术与哲学也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譬如抽象主义;就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

  [1] 朱青生.《所谓主流:20世纪西方艺术》,中国美术馆出版,2005年版

  [2] 史文杰.《浅20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的特点》,《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版

  朱慧敏(1992.11-),女,汉,山东人,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