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品味徐渭
祁航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明代中后时期,政治风气败坏,使得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把精力都用到了诗文书画等艺术创作上。随着中国画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泼墨大写意画,而且技法方面也有所创新,产生了一大批成就卓越,个性分明的知识分子,徐渭的艺术成就是当时最有名的写意画画家。而成就他艺术奇才的却是他悲凉的人生经历。徐渭的绘画艺术是自我表达和激情豪放的大写意。那种热情,那种认识,那种胆识,和那种悟性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徐渭;大写意;书法;艺术风格
1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徐渭尤擅长作大写意花鸟花卉画,虽然与现在时隔四百多年,如今看来依然生动,描绘起来就是“走笔如飞,泼墨淋漓”,给人一种久久难以平复和淋漓尽致的感觉。 他是大写意画的开创者,其画风为众多大师们追笔心随,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1.1 思想性
徐渭当时想依靠仕途取得名利,但命运却处处与他作对,八次乡试未中和挫折重重的经历使他由狂到疯,发病时九次自杀未遂,后来又疑心其妻不贞,误将其杀害而入狱为囚生活了六年,出狱后生活穷困潦倒,靠卖书卖画过活。从他的诗文书画中能体会到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他的气节与情操无论命运如何待他, “文章憎命达”用来描述徐渭我想是最合适不过了。他的绘画,总是赋予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或抑郁不平的内心情绪表达。根据自己所处境遇,情感思绪来表达意境。形式不拘一格,笔墨天马行空。艺术风格狂放不羁,比假如徐渭的人生经历顺顺利利,没有经历这些挫折,也没有对当时社会的见解,怎能达到这种境界?所以,他在绘画上成功的关键之处恰恰就是他所经历过的坎坷人生。
1.2 艺术性
徐渭性格古怪,晚年因穷困作画甚多且用功,画技可以说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画的东西画栩栩如生。在他心中,作画就似自己的生命,通过作画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与此同时作画也成为他交友的一种平台了。想得到徐渭作品的人有很多多,但要想得到他得画是有时容易有时难。说道徐渭的脾气,他是能不画便不画,倘若求画的人刚好碰到他生活困难,缺少银两时,便及易得到,若是他不愁吃喝之时,即使求画人想尽千方百计,也难。徐渭是最讨厌那些高视阔步的富人,一般这种人听说徐渭的大名便来求画被拒之门外是常有的事。正是独特的性格,独特的徐渭,产生出不同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观赏徐渭的作品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顽强,他对命运的无视和无畏感。徐渭的绘画从不在意事物是否形似,力主“传神”特色尤为鲜明,谢赫“六法”中谈到,气韵生动,也就是能否生动的传神作为衡量绘画审美价值的首要标准。徐渭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观点,这里的生韵,就是表现事物形态生命活力的生气与神韵。作品《墨葡萄》纯以水墨描绘葡萄,以丰富的水墨技巧,泼墨写意手法表现。叶不勾脉,干不皴擦,几无线条,大手笔的使用墨与水,使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形态生动,狂放之气溢满纸上。其中图《杂花卷》的梅、梧桐、芭蕉、水仙等花草,以狂草入画,表现形式豪放自如,天马行空。虽用笔奔放,但仍能传达出花果的不同秉性和韵律,给人以趣味的想象空间。
1.3 笔墨技巧
徐渭的笔墨技巧也是无人能及的,他的笔墨较以前的大师相比完全不同,因为他的经历他的感想是没有人所经历的。同样,我们也无法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因此笔墨要表现时代的精神,徐渭的笔墨技巧值得我学习。但更值得我学习的是他的叛逆心理,这在绘画和书法方面都有所体现。艺术是没有具体的定义和界限的,当然每个人的理解肯定都各不相同。每个人表达自己的艺术特色时都会呈现不一样的情感和特色,这使艺术世界变得不会枯燥无味。齐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可见艺术要表现自我的重要性,而不要一味的模仿他人,徐渭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的艺术是自我的真实的,更不是为了什么而作。
2 徐渭书法创作的特色
从徐渭的传世书法作品来看,他主要是以行草为主,有时行书中加入草书有时草书中加入行书,这主要取其不受束缚的特点。他的书法里有米芾东坡之迹又融合了自己的狂放性格,在颠狂精神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线条狂放,对应整体,形成震铄古今的“徐式狂怪”书风。 徐渭的精神状态是无法控制难以自拔的,“一旦触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3 启 示
徐渭的艺术映射出了他一生的遭遇,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除了其高超的艺术手法、鲜明的个人特色和强烈的情感寄托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真实。艺术的生命力缺少不了真实的支撑,不真实的东西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最真实的东西才能动人心弦,得到人的内心的共鸣。这也是画作的独特之处,独特在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所以才会有真品和赝品之分,赝品可以模其形,却无法画其神。我们做人,也是同一个道理,要真实正直。另外,徐渭敢于突破创新的的精神,也是我们需要继承发扬的。在物质文化逐渐丰盈的当下,怎样打破僵局,不只是绘画界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在思考的问题。求创新,求发展,只有这样各行各样才能持续更好的推动进程。同样,画家和艺术家正是这种区别,只有懂得创新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才能一直走下去,鲜活的走下去。[1] 袁宏道.徐文长传[M].上海人民出版.2001.
[2] 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刘洋.徐渭大写意绘画风格研究[C].河北大学.
[5] 李敬仕.个性人格的凸现—论徐渭绘画的特色[J].新美术.2000(01).
祁航(1994.10-),女,汉,在读硕士,湖北大学,国画方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