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苔丝》的叙事艺术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16065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6)

  论《苔丝》的叙事艺术

  韩营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苔丝》叙事手法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哈代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意蕴。多种视角的转换,叙事时间的循环,意境的写实与诗化,使《苔丝》充满广阔的阐释空间。

  《苔丝》;叙事艺术;成就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最具代表性和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它塑造了如此动人的女性形象,为世界文学画廊添就一副美丽的画像,而独具哈代特色的叙事艺术更使本文熠熠生辉。

1 多方面的叙事视角。

在叙事中,视角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路伯克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增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观察点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这种看法也许对观察点过于厚爱,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对于一件事情来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构和趣味。

  1.1 全知全能的视角。全知视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叙述方法,它就像上帝的“眼睛”一样关照人类。《苔丝》中大量运用这种叙述方法来描述苔丝的精神历程,故事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呈现都清晰的在读者的眼里。文章中有多处表现,文中叙述苔丝在麦地的场景,“她捆麦子的动作机械得像钟表一样。从刚刚扎起来的麦捆中她抽出一把带穗子的麦秆,用左手掌把他们的端部拍齐,准备把它们当绳子用。然后弯下腰向前,双手把地上的麦子拢起抵住膝盖,把戴着手套的左手伸到麦捆底下,继而在另一面与右手碰到一块儿,像情人似的把麦捆整个儿抱起来...一天下来细嫩的皮肤被麦茬划破,流出血来。”

  1.2 不同视角的转换。为了能够表达的更深刻,全面。哈代充分利用不同视角的转换方式去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深刻的意蕴。文中写苔丝第二次离家出走,到达陶勃赛乳牛场。呈现出苔丝情绪的欢欣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热切的追求,正值青春年华的苔丝又一次燃起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希冀,苔丝就是“打不败的小强”。

  我们从其他人的眼中可以窥探苔丝端庄美丽,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从安吉尔的角度观照苔丝,“她的一条胳膊高高的伸在盘起的头发上发,因此安吉尔先看见那缎子般光滑柔嫩的部分。苔丝的脸睡得红红的,眼脸沉沉的覆在瞳仁上。这个姑娘此刻充分地流露出她的自然状态。”

2 循环的叙事时间结构

哈代的情节构思十分奇特,与西方传统小说不同,他是按照季节来划分情节的,以作为小说情节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间。

  哈代按照一年四季的时段去划分情节,在四季的交替过程中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当然通过季节地交替推动故事的发展最终达到高潮。

  故事开始于“五月下半月的一个下午”(春天)美丽纯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苔丝散发出魅力的光芒。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冀与渴望。“十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早晨”(秋天)苔丝受辱回家。心情沮丧。充满绝望。“苔丝知道了,凡是有鸟儿动听歌唱的地方,就有发嘶嘶声的毒蛇,他对生活的看法已经被惨痛的教训完全改变了。这时的苔丝......跟当初那个没有离开过家的单纯姑娘相比,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此时的苔丝心事重重与之前天真烂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时节是他生命的“枯萎”期。过了两年的夏天,苔丝重张旗鼓迎来了富有爱情诗意的夏天。带着对生活的渴求她前往乳牛场,苔丝在这里重生,获得了属于自己传奇的时刻,在那时,她与安吉尔萌发爱情,享受爱的滋润。而天有不测风云,这种连神仙也羡慕的幸福却有止于那年冬天,被安吉尔遗弃,饱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苦难。从此苔丝走向了死亡。

  苔丝经历的变化,历时四季,清楚明了地在我们读者面前呈现。这种交替地季节循环为哈代的作品《苔丝》的结构特色之一,将自然界的变化巧妙精当的纳入到人物命运的轨迹中,形成了一种诗意的意境。

3 写实与诗化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出生于英国南部的一个有着田园牧歌式的村落。村落保留了古老而优美的传统它保持着古老传统,在这片土壤上,哈代编织着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其实,小说的主人公苔丝的遭遇和命运是以哈代所亲历得事情为模板的。哈代在小的时候经常路过布朗先生开设的小酒店。布朗的夫人是位和善的女人,对待邻里和蔼可亲。突然有一天布朗夫人以前的情人来到这里把她的以前告诉布朗先生。布朗夫人忍无可忍地杀死了这位告密者。而她自己也被判处绞刑。这件事情对哈代的影响特别深刻,也为苔丝这一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提供了重要素材。

  他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实主义者,”在《苔丝》出版的前言中如此写道:“我只有请他别忘了圣捷露姆那句人所共知的话:如果为了真理而开罪于人,那么宁可开罪于人,也强似埋没真理。”

  诗意的诗化小说,它像一首歌那样优美,具有诗化的特质。苔丝中场景的描绘,像是一位画家,用娴熟的手法描写出诗意般的语言,富有浓密的语言保藏真挚的情感。唯美悲凄的表达了悲美的故事。诗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时间在流逝,季节在成熟。”“有的时候夏雾更弥漫,牧场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东一处西一处露出雾霭之上的树木好似危险的礁石。”文中引用大量的圣经,“我毫无喜乐”,“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三个利亚是为了一个拉结。”等等,表达了深层的蕴含意义。哈代在精神上始终是一位诗人。这种诗意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使得《苔丝》具有写实与诗化的完美结合。

4 结束语

《苔丝》的叙事艺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结构匀称充实,又紧紧围绕主人公的命运展开,与哈代建筑学的知识有深切的关系,设计偶然巧合的事件推动故事情节,使主人公具有“内驱力”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结局。苔丝形象是个极具审美属性和社会涵盖力的艺术典型。正是这种风格使苔丝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也使得哈代在描写苔丝形象过程中形成不同于维多利亚的独特、深刻的叙事艺术。

  [1] 路伯克.小说技巧[M].伦敦:考克斯与怀门有限公司,1966年版,第251页,

  [2] 哈代.苔丝[M].郑大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13页。

  [3] 刘亚丁,邱晓林.外国文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韩营(1992-),女,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