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爱情本体与自我价值的确认——艾玛悲剧命运的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16132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爱情本体与自我价值的确认
——艾玛悲剧命运的分析

  姚舜禹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的著作,自其问世以来,书中艾玛形象所具有的内涵多义性与形象独特性就为历代学者与评论家所推崇,对于艾玛形象与悲剧命运的研究更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将从艾玛的爱情经历以及其背后隐含的自我价值的确认入手,分析艾玛的悲剧性命运。

  爱情;本体;价值确认

1 艾玛的爱情与爱情本体

从文本来看,艾玛爱过三个男人,分别是夏尔(包法利),莱昂,鲁道尔夫,这三段爱情历程可以视为阶梯型,它们都产生于艾玛对于当前生活的不满以及外来新鲜异质对于艾玛的刺激,并且如同阶梯一样三者存在勾连与转化。夏尔和鲁道尔夫可以分别视为象征男性品质的两极,前者兢兢业业,老实本分,“这样迟钝却又安详自若”,是从物质和婚姻这两个现实方面来看作为丈夫的不二人选,而艾玛最终因为夏尔“引不起任何情绪,笑意或幻想”而厌倦他以及和他的婚姻,产生偷情的欲望。后者天性浪漫,放荡不羁,是作为情人的理想型,但是鲁道尔夫从一开始就对艾玛抱着“弄到手,玩一玩,甩掉她”的态度,最终无情的抛弃艾玛。(而事实上就算鲁道尔夫没有抱着这种观念引诱艾玛,两者之间的私情也会因“婚姻生活中的平淡乏味,艾玛在通奸中又全部体会到了”而破灭)。如果说夏尔和鲁道尔夫的个性特征都过于极端,那么实习生莱昂则可以视为两者的折中,而艾玛与莱昂的爱情也经历了新鲜——熟悉——厌倦三个阶段,最终走向毁灭。艾玛的三段爱情都以失败告终,由此便引发了一个问题,艾玛在这三段爱情中都投入了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却为何总是以失败告终,是因为这三位男子的弱点与缺陷吗?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的,但是实际上这三段爱情的失败恰好证明了艾玛所爱的并非是这三位男子,而更多的是艾玛主观所认为的爱情本体,或者说自身力比多的投射。

  小说在第一部的第六章就提到艾玛“追求的不是风景,而是感情的刺激”,早年修道院经历形成的这种心理图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艾玛的爱情观,如第二部第四章“她认为爱情应当突然到来,像暴风雨从天而降”,对于自己理想中的爱慕对象,则是“勇敢的得像狮子,温顺得像羔羊,善良的人间少有哭泣时泪如泉涌衣着华丽的男人”“既壮实又漂亮,生性勇敢,又细腻多情,有诗人的情怀,又有天使的外貌”,而事实上这些元素的集合“是她用记忆中最鲜明的形象,同书中读到的最美好的东西,加上自己最强烈愿望构成的形象”。这种爱情观与理想爱慕对象体现了艾玛对于爱情本体的认知,而事实上艾玛所爱的也正是她手制的爱情本体而非个人本体。爱情与爱情本体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客体在主体心中引起愉快美好的爱慕情绪,主体将情感投之于客体,以此为基础发生良性关联,这是爱情,它具有客观性和二维性。而爱情本体则更多是主体对于爱情中所涉及元素的整合,是一种心理和认知层面的因素,具有主观性和一维性。艾玛手制了这样一个她认知中的爱情本体,当介入她生活的其他男性,或符合她理想爱慕对象品质的一部分,或介入方式满足“像暴风雨从天而降”,或两者兼有之,这时艾玛才会对他产生爱情,这种爱情看似基于客体的美的品质,而实则只是因为客体在某些方面符合了爱情本体,所以艾玛才由爱情本体而产生自身力比多投射,而她真正所爱的也正是存在于其心理图式中的爱情本体。如第二部第五章中“她的确在爱着莱昂;她喜欢一个人待着,为的是能更自由自在地想念他,这种思念自有一种乐趣,见到本人反而会失掉他”第二部第八章“这种怡人的感觉一直渗透到她旧日的欲望中去,这些欲望就像被风刮起的沙子,在这流动在她灵魂上空的神奇香味中旋转”。

  艾玛爱情本体中“自己最强烈愿望构成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能找到完全符合的对应,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能够找到,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爱情也可能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无所附丽。艾玛潜意识中错误地将爱情与爱情本体等同起来,她以为自己在追求理想化的,完美的爱情,而实际上她只是竭力在寻找外部环境中能够与她自身认为的爱情本体完全对应的存在,即她所竭力追求的,热爱的正是爱情本体本身。艾玛将爱情本体中理想化的因素不断放大强化,而将爱情中所应具有的包容,谅解,物质生活等现实因素几近全部舍弃,导致其无可避免地陷于“理想中的真善美似得非得,得而复失”的假希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不断侵袭”的真绝望的矛盾境地,这种假希望与真绝望从两个相反方向绞杀了艾玛。

2 艾玛的自我价值的确认

《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著作,福楼拜在文本中设置了多出情节不动声色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病态与黑暗。如俄毕萨尔舞会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王朝复辟时期上层社会的丑恶,农业评比会上的官样文章以及结束后提到的“主人继续虐待雇工,雇工继续用鞭子抽打牲口,尽管这些牲口是优胜者”则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与统治者极尽揶揄。罗莱太太的虚伪贪婪,卡特琳-勒鲁的麻木,迷信宗教,寡妇勒弗兰索太太的剽悍势利则极写社会环境对于女性的戕害。

  此外,艾玛的家庭环境同样是抑郁沉闷的,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夏尔的平庸呆板,家庭琐事以及与女佣之间的摩擦矛盾都使艾玛感到厌倦乃至厌恶。第一部第九章中写到“别人的生活,不管怎样平淡,至少总有可能发生什么……可是她呢,却什么也盼不到。”“可能发生什么”原本是生活的必然与最简单的形式,而此时却引起艾玛极大的羡慕,可见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生活的两重重压下,不止在艾玛生命历程早期形成的“对不平静事物的向往”受到抑制,乃至于艾玛对于自身的存在与未来都产生了极大的惶惑。如第一部第九章中“有什么用?有什么用?”“未来就像是一条黑洞洞的走道,尽头是一扇紧紧关闭的门。”

  基于这样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再来审视艾玛的爱情观与爱情经历,这实际上是艾玛一种对于自我价值的确认。在十九世纪中期法国这种畸形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基本不可能有途径去实现自我独立的价值,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又本来就与受过贵族化教育艾玛向往不平静事物的天性相悖,甚至乃至于使其对自我的存在都产生怀疑。那么,在由外部因素与主观特质强烈冲突所造成的畸形生存状态下,自我和超我两方面被不断弹压乃至解构,本我的一面则不断放大,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欲望的生发和情感的投射成为艾玛自我价值确认及体认,确定“我之所以为我”的极其重要乃至唯一的方式。上文已经提到艾玛所爱的并非客体本身而是爱情本身,而艾玛这种纯粹理想化的爱情追求是受其欲望驱使的,对夏尔的不满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促使其具有追求其认知中爱情本体的动因,这种动因让艾玛把自己的情感与欲望投射于莱昂与鲁道尔夫身上。艾玛的这种行为结构,即将情感与欲望投射于符合爱情本体的客体,在这种投射的过程中寻找欲望,情感(或者说爱情),爱情本体三者最大可能的同一构成其自我体认的基本模式。爱情本体的建构是艾玛整合欲望情感,真善美,理想爱慕对象所完成的,建构的过程即自我内部内化体认的过程,而欲望情感的生发与投射于客体则是自我外部体认的过程,在这种生发与投射中艾玛感知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艾玛竭力使外部欲望情感的生发与爱情本体及其中的欲望情感因素对应,实则是要将被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分裂已久的主体我与客体我重新对应统一,完成对于自我存在价值的重构与确认。

  然而这种自我价值确认的方式存在两个弊端,也正是这两个弊端最终导致艾玛无可避免的灭亡。其一,必须借助客体得以完成;其二,欲望的生发难以有效调控。刚刚提到欲望的生发与情感的投射成为艾玛自我价值确认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两者都需要由客体来承载,客体态度的积极与消极很大程度上能左右艾玛价值确认的过程,而一旦客体的态度由积极转为消极(如鲁道尔夫),那么艾玛就又面临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这种过程是伴随极大的不确定性与危险的,一方面客体态度转向消极之后使艾玛严重受挫(如被鲁道尔夫抛弃后大病四十三天),生理与精神遭受双重打击,欲望与情感的生发投射无法符合与满足其纯粹理想化的爱情本体,负情绪和价值确认失败使其需要以更极端的价值确认方式,也就是更为疯狂和极端的欲望与情感的投射与满足去重新评估自己,获得确认,如第三部第六章中“她粗野地把衣服脱下…………,她一下扯开。”然而欲望属于人的潜意识乃至无意识层面,正常的情况下力比多的投射是递减的,即用在一个客体身上,那么用在另一个客体身上的分量就会减少。然而艾玛却因欲望的失控与重新评估自我价值的迫切逆转了这一规律,用自己手制的“假希望”与来自现实世界的“真绝望”(债台高筑)绞杀了自己,艾玛自我价值的确认初衷是重新明确存在的意义,最终却面临解构自身存在形式乃至毁灭自我的悲剧境地。艾玛的悲剧在控诉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对“人的存在”这一母题提出了思考与发问。

3 总结

《包法利夫人》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的永恒经典,很大程度上即因为艾玛形象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艾玛的形象,其爱情经历,悲剧命运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都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本文着重从艾玛自身出发由爱情,自我两方面分析了其悲剧命运,艾玛的爱情本体与自我价值确认两个论题也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呈现交融的关系,互为表里,指向人物本身及其内涵,外延。

  [1]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著,(中)张道真 译,200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 《梦的解析》,(奥)弗洛伊德 著,1998,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姚舜禹(1996-), 本科在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