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元青花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说月刊 热度: 16335
杨海燕

  淮安旧城改造,地下挖出许多古代残瓷碎片。

  残瓷碎片虽然不完整,但它们让古玩爱好者们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他们据这些瓷片揣度它完整时的器形、补充出缺损的图案。

  如同面对断臂维纳斯。

  光头强和王大先生是此中高手,只要瞄一眼残瓷碎片,他俩能立马断出年代、窑口、是否有价值。

  后来,更多的人加入淘宝大军,但此时旧城改造接近尾声,好的瓷片越来越少。

  光头强和王大先生以卖瓷片为生,瓷片的稀少使他们成了冤家对头,他们在工地上互相抢拾瓷片,在文庙摆地摊时互相诋毁。

  这天,王大先生的地摊上来了一个大胡子,他看中了王大先生的一个瓷片。

  王大先生不急着出价,先夸大胡子好眼力,说这是他才捡的元青花,没有一百块是不出手的。

  ——古玩界的行话,一百就是一千。

  大胡子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欣赏,不还价也不放下。

  这时,王大先生的熟客潘老师来了,大胡子手中的片子一下入了他的眼,他弯下腰,拍拍大胡子的肩:“你买不买啊,人家王大先生是做生意的!”

  话里的潜台词是你不买我可要下手了。

  大胡子抬头看看潘老师:“想买,就是贵了点儿,要一百块呢。”

  潘老师已经退休了,一个月好几千退休金,老年人用项少,“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是毛毛雨。

  潘老師抖抖索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钱,开始点数,王大先生眼睛活套,连忙对大胡子说:“这个瓷片您就让给潘老师吧,他那么大的岁数——改天我再寻个更好的给你。”

  这话让大胡子生了气,他瞪大眼睛:“买东西跟年纪有关?他年纪大,怎么不买航空母舰?”

  大胡子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数也不数,扔在王大先生的摊子上。

  文庙很久没有卖出好瓷片了,很快,王大先生卖出元青花瓷片的消息在淘宝人中传递开来。

  元青花在淮安旧城改造中只出现过三五片,淘宝人纷纷去大胡子那里欣赏。

  当然也有眼睛毒怪的,人家告诉大胡子:这枚元青花瓷片,呵呵……

  是假的。

  假的?

  大胡子凝了一下神,重新拿在手里掂了掂。

  好像比同样大小的重。

  再用放大镜看看瓷胎。

  胎质好像细了点儿。

  过去没有机械,窑工们用手揉的胎,不可能这么细密。

  疏松的胎当然不会这么重。

  奶奶的,王大先生,他敢骗我!

  大胡子也是玩瓷片的高手,高手们买瓷,价格的高低可以不讲究,但若是买到了假的,他的学问就可能被人怀疑——他还怎么在瓷片界混啊?

  大胡子是有王大先生电话的,他拨通了:“下周你来摆摊吧?”

  淮安就这么大点儿地方,王大先生当然知道了瓷友们的议论,他在电话里一迭声地说:“你要是认为是假的,我就把钱退给你。”

  大胡子气得直跳:“我的名誉怎么办——你下周来了再说。”

  三天后,大胡子来到了文庙,可是,王大先生连个影儿也看不见。

  以挖瓷片为生的王大先生,再也不敢露面了。

  大胡子气得直跺脚:“你小子倒躲起来了——只要你在文庙露面,哼!”

  每次来文庙,大胡子都带着那枚“元青花”。

  “大胡子,你的元青花,能给我上一眼吗?”有一天,光头强问。

  “你要,送你吧。”大胡子掏出那枚“元青花”,扔给“光头强”。

  光头强淡淡地瞟一眼:“让给我,你确定?”

  “哪里是让,送你了——我看着心烦。”

  “你是一百买的,我不白拿——我出一百五。”

  光头强把那枚瓷片收进口袋里。

  “你居然要一枚假瓷片?”大胡子睁大眼睛,“莫非它是真的?”

  “既然卖了,就不要问那么多。”“光头强”拿出一千五百块钱,在阳光下抖一抖,“看好了,可别再说是假钱。”

  这枚元青花,很快成了淮安古玩界的一个谜,有人说可能是真的,要不然,“光头强”怎么可能下手买。

  有人说“光头强”已经卖给一个北京人了——“五百”呢。

  有一天晚上,王大先生来到“光头强”家,“扑通”跪在了“光头强”面前:“谢谢你帮了我,我再也不卖假货了。”

  光头强正在家喝酒,“咱们都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就安安生生地卖瓷片吧。”

  光头强拉王大先生入席,一抬手,“噗”,把一样东西扔到窗后的市河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