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称呼的奥秘

时间:2023/11/9 作者: 喜剧世界 热度: 14143
★文/易中天

  称呼的奥秘

  ★文/易中天

  

  “达康书记”成网红了,这段时间很多人在说他。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剧中当真这么叫的,有几个?好像也没几个。这里面,其实有讲究。

  按照道理,无论职位高低,党内人人平等,都应该互称同志。比如汉东省常委会上,省委书记沙瑞金也称李达康为达康同志。

  但,为什么是达康同志,不是李达康同志?

  因为陌生人才会连名带姓地叫人。自己人,就用不着带姓了。比如祖辈、父辈、兄长等等,就只会叫他达康,不会叫李达康。所以,达康同志这种看似简单的称谓,其实大有文章——既肯定大家都是党内同志,又透着亲切,就像家里人。

  那么,有没有叫“李达康同志”的呢?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级别高很多,平时又没有工作关系。这样叫,显得庄重严肃。再有,恐怕就是组织上正式谈话,一定公事公办。

  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前缀或后缀的直呼其名:李达康!

  什么时间会这么叫?

  法庭上倒不会。如果他是贪官,法庭上的称谓是被告,没有名字。不是被告,就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仇家寻衅,二是老婆发飙。

  为什么呢?

  因为国内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礼的作用有四个: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

  首先是明身份。

  身份很主要。没有身份,就没有地位,也没有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样得把那身份叫出来。哪怕李达康不是书记,也得叫李老师、李师傅、李大叔、李达康乘客、李达康网友等等。如果孤零零地叫李达康,那他是个什么东西?

  只有寻衅的仇家和发飙的老婆才认为他不是东西。

  所以,连名带姓地直呼其名最不礼貌。

  那么,小李,老李,怎么讲?

  告诉你,那叫辈分。

  辈分还可以是身份。身份如果不一般,还不能叫老李,得叫李老。

  老字在前还是在后,差得远。

  其次是定亲疏。

  亲的只叫名,疏的连名带姓。

  连名带姓必定要加后缀,表明身份和关系。

  单叫名,有的也要加,比如达康哥。

  这是家里人的叫法。

  不过,同为家人,也有亲疏。

  亲弟弟亲妹妹,快速的按原来的方式就叫哥。

  堂弟堂妹,表弟表妹,才叫达康哥。

  不是亲人,也能叫哥,甚至还更亲昵:康哥、康哥哥、达康哥哥。

  如果是女孩子这样叫,你懂的。

  男人叫康哥,则多半是江湖上的狐朋狗友。

  所以,上流社会体面的叫法是达康兄,否则有失身份。

  然后是别内外。

  内外有别,是历来就有的讲究。比如鬼子,就只能用来叫洋人,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只有背叛了中华文化的,才叫假洋鬼子。

  外和内,泾渭分明。

  最后是序尊卑。

  尊卑不仅由于级别,也跟年龄辈分有关。比如一个年轻人跟陈岩石成了好朋友,也就是通常所谓忘年之交,该怎么叫呢?陈岩石当然能够叫他小兄弟,他却不能叫陈岩石老哥哥,也不能说我跟陈老是忘年交,得说陈岩老许我忘年。

  可惜,这礼貌很多人已经不懂了。

  (摘自《重庆时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