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文/于文岗
画家黄永玉曾作鹦鹉一幅赠友人,题曰“鸟是好鸟,就是话多”,流传甚广。人们喜爱此画作,很大程度在于借一只小鸟,诙谐地表达了一个大世情——话多,不招人喜欢。话虽这么说,但对某些领导除外。
都知道,讲话是体现领导意志的主要方式,也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样式,说话自然要多。另外官员口重,话从领导嘴里出来,分量就不一般。于是乎,有些人有些话总希望领导讲一讲,领导也大都乐得成全。不仅如此,讲话还是展示领导权威和魅力的最便捷方式,也是某些喜欢虚张声势、哗众取宠领导的惯用手段,逢某些场合若不请他讲两句,会觉得你对他不尊重,不把他放眼里。故而众人面前希望领导做点什么的时候,你眼睛眨都甭眨张口即“欢迎领导给我们讲话!”
这就来事了,研究起草领导讲话,讨论修改领导讲话,事先邀请领导讲话,届时欢迎领导讲话,然后学习宣传贯彻领导讲话……
某领导,爱讲话。凡考察或调研,走一趟,听一会儿,就感慨万千,口若悬河,排比、四六、套话朗朗,碗店里扔炸弹——振振有瓷(词),自己美得不行,加上平时秘书写的讲话稿,两三年就编书出文集。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有“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说法,看来,这位领导深得其要领。
更大范围更多的人们,喜欢自己的直接领导——局长厅长、市长省长、各级书记讲话的也不在少数。何也?照领导讲话画瓢,工作中省脑子省事不说,错了也省得担责任。所以,大家都特别耳熟:“请领导作指示!”
“领导不讲话,后果很严重”,连学习都不好安排。上级讲话下级念,一级一级往下灌。一段时间若领导不讲话,学习就缺少新内容,下级就百爪挠心、就没着没落。有个段子说:县长完成对本县最富裕密集几个乡镇视察后,一行人驱车返城,路上硬是被又一乡领导拦住。拗不过乡领导热情,县长下了车。乡领导大喜,心想:新搞的三个亮点终于能在县长面前露脸了。到第一处,乡长汇报,县长边听边点头,不讲一句话,乡领导们很兴奋。到第二处,乡长汇报,县长边听边点头,不讲一句话,乡领导们面面相觑——县长向来爱作指示,今天怎么了?到第三处,乡长汇报,县长还是边听边点头,不讲一句话,乡领导们面色沉重,窃窃私语:“县长不讲话,后果很严重!”县长没吃饭就走了。乡领导们惴惴不安,担心三个亮点工程被县长看出问题。直到傍晚,从县医院看病回来的副乡长带来消息:在县医院碰上县长和秘书,从秘书口中得知,县长视察讲话太多,咽喉发炎,话都说不出来了。
段子意讽县长爱讲话、讲话多,并非说不讲话后果就真那么严重。其实,即使领导都不讲话,地球该转照转,事情该干照干,或许干得更好。明朝嘉靖帝的儿子明穆宗隆庆,笨口拙舌,少言寡语,有的大臣以为是个哑巴。文官们拉他参加一些集会典礼,想让他到场获得百官万民拥戴,但这个朱载垕却不把该说的套话说完,就让大学士们代他讲话。原来,隆庆帝对明朝制度和自己能力有清醒认识,知道大学士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精明强干又野心勃勃的人精,他不想卷入大臣人事争斗中去,于是选择了少说与沉默。实践证明了明穆宗的正确,正是他的不讲话少发旨,创造了有能力大臣们放手一搏、干得更好和稳定繁荣的局面。
作为一名领导,是逢场必讲还是尽量少讲,自然各有利弊。一般讲,你若觉得自己是个神仙,实践也这样证明,嘴巴可以放得开一点。否则,还是老老实实践行群众路线,你省事,下面也省事,且有积极性,高兴是自然的,客观效果也好。
(摘自《解放日报》)
编辑/罗勒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