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位置

时间:2023/11/9 作者: 喜剧世界 热度: 15062
★文/秦德龙

  位置

  ★文/秦德龙

  马作家窝在文化馆30年了,早就修成正果了。所谓正果,就是看透不说透,大家做朋友。再说了,你就是说透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自讨没趣嘛。你当你的创作员好了,又拿工资又挣稿费,何必让人当成多嘴驴呢?知足吧。

  知足者常乐,不是吗?

  但是,新馆长一来,马作家就乐不起来了。

  新馆长叫常六。常六一晃脸,马作家就看出来他不是个“溜子”了。常六上任后,放出风声说,要把文化馆卖了,说是有个老板相中了文化馆的黄金地段,要在这里开个家电大卖场。

  狗屁,黄金地段。马作家在心里骂。

  多年来,她以超前的工作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勤耕不辍的工作态度,勾画着祥顺镇中心校发展的宏伟蓝图,致力打造乡村教育闪光名片,用铮铮言行诠释着新时期好校长形象,践行着对乡村教育事业执着的承诺,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仁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说来也是个荒诞。文化馆这条街,一直叫商业街。可早些年,商业并没兴起来,只有两家小店铺,半死不活。有道是“商业街没商业”。可文化馆却又偏偏建在了商业街上,而本市商业最兴盛的地段却是文化路。也不知是谁造成的阴差阳错,马作家曾写过一篇小说,做了暗讽。

  现在,常六要卖文化馆,这可怎么办呢?

  马作家没想到,常六找他谈话了。

  常六说:“马老,我叫您马老,您不会不高兴吧。当然了,您要是个老百姓,我就不叫您马老了,就叫老马了。”

  马作家矜持地说:“叫什么都无所谓,我已年过半百,图个安逸喽。一般地说,50岁以上的人,就是固守喽。除非一刀切,把我切回家抱孙子去!”

  

  常六笑道:“马老,我知道你对文化馆拆迁有看法,今天,我就是来和你沟通的。我对老作家是很尊重的。马老,我要做一件事,就是抢救您的文化遗产!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要将您的作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的申报不成,咱就申报国家级的;国家级的申报不成,咱就申报省级的;省级的申报不成,咱就直接给你发个市级的证书!”

  马作家一哂:“我那算什么文化遗产?你要抢救文化遗产,就先把地方戏拾起来!”

  常六说:“怎么,您是怀疑我的能力吧?实话告诉您,领导文化,我并不外行。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唱歌能唱卡拉OK,跳舞能跳三步、四步!”

  马作家大笑:“好啊,有你这样的领导,老百姓天天都高兴!”

  常六说:“我不是吹,文化馆卖了,在东区重新弄块地皮,我有这个能力。让您去弄地皮,您能弄来吗?”

  马作家摇摇头,表示不能。

  常六继续说:“新文化馆的格局,我已经谋划好了,就叫文博楼!马老,您想想,文博楼比文化馆美吧?档次高吧?您坐在文博楼里写小说,多好的事呀!”

  马作家说:“文化馆在市中心,群众来往很方便。你把文化馆迁到东区去,大老远的,群众怎么开展活动?”

  “这有什么呢?交通、通讯这么发达,距离不是问题。”

  “怎么不是问题?离群众远了,就是问题!”

  “马老,看来您真是个反对派。实话对您说,大部分人,是同意搬迁的,支持建筑文博楼,放弃陈旧的文化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吧。”

  “算你牙齿硬。”

  谈话不欢而散。第二天,马作家再和常六照面,彼此的脸色都不好看了。马作家暗骂:什么狗屁馆长?花钱买了张假文凭,也敢到文化馆来冒充文化人?你把自己当根葱,谁拿你炝锅呢?

  马作家也听说了常六在背地里说孬话。常六说,什么马作家、驴作家,我就不信我领导不了他!他不就是个写书的吗?我虽然不写书,我也不看书,但并不说明我不能领导他!更不能说明我不能修理他!我之所以留着他,是把他当个参照物。我这个人,是需要参照物的,否则的话,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就没有乐趣!

  这些话,传到马作家的耳朵里,马作家的心情就很灰很灰了。

  马作家索性报名下乡去了。他联系了个乡下朋友,找了个穷乡僻壤,写小说去了。到了乡下,手机就关了,让文化馆的人找不到他。家里人,打过了招呼,有急事,可通过朋友找他。办公室的钥匙留在家里了,没啥急事,别来烦他。工资卡,也留在家里了,老婆能按月取钱花就行了。

  三个月过去了,马作家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回到市里,马作家先去了商业街,却找不到文化馆的影子了。文化馆的遗址,成了建筑工地,一些工人正在建高楼大厦。

  站在文化馆的遗址前,马作家无话可说。

  打开手机,一条短信息跳了出来:“欠个人钱的是穷人,欠国家钱的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

  马作家看看短信息,咧嘴苦笑。

  半年后,马作家参加了家电大卖场的开业典礼。商业街终于有商业了。大卖场设了个图书角,销售各种书籍。马作家为自己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签名售书。排队来买书的粉丝们,多是常六招呼来的。常六把书款先发给粉丝,粉丝拿钱来买书就是了。当然了,长篇小说也是常六拿钱给出的。

  文博楼也竣工了。楼里有马作家的一间创作室,很宽敞,很排场,比原来文化馆的那间鸽子笼强多了。

  只是,马作家挂笔了。

  马作家已没有了灵感和创作冲动。当然,他很忙,忙着开班讲课,讲文学创作。他也当评委和嘉宾,穿西装打领带,举牌打分。文博楼有啥活动,都少不了马作家的位置。常六经常把马作家塞进小车里,拉他出去喝酒。每次,马作家都烂醉如泥。

  (摘自《天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