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分析刘长明小说《龙凤胎》的线索架构与人物性格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5615
文 永

  试分析刘长明小说《龙凤胎》的线索架构与人物性格

  文 永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少有了些阅历,看东西就比较挑剔了。往往喜欢看文字后面的东西,喜欢琢磨琢磨。看完刘长明的《龙凤胎》,不禁掩卷长思,长明想说些什么?想告诉大家什么?下面,我尝试从小说的线索结构和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入手,来解读长明的小说《龙凤胎》。不妥之处,请长明和在座诸位老师、专家批评。

  小说记述了龙凤胎姐弟俩的学生时代和孔芳菲老师的感情交往,青年、中年阶段各自的创业的经历以及在事业上的成长和多重感情的纠葛。在反映兄妹、师生、恋人、同事、朋友等等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同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中国在改革转型时期、利益重新分配阶段所显露的社会矛盾和面对这些矛盾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小说中设计人物多达几十个,对这些人物,作者着墨或轻或重、或繁或简、或谈或浓,有的是情节需要,更多的则是想从这些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和故事中给读者以启示,这恐怕是长明想要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物带给大家的认知会各不相同。

  小说是用人物来构建线索的。人物多,线索也有很多条,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个是姐弟俩与老师孔芳菲,另一个是姐弟俩之间以及姐弟俩各自分别的感情纠葛所涉及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故事。前一条线索较为单纯,后一条线索较为复杂。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的两条主要线索是并行的。作者虽然将两条线索分别展开,在章节之间互相叉开,但每条线索又各自发展、独立构成新的分线索。尤其是后一条线索的分线索又很多,但最后这些分线索又合并到一起,构成小说的大结局,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跳跃感,保持一份阅读的悬念和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我尝试这做了一件事,在小说开头和前半部分,把作者分开的章节按照每一条线索重新编排了一遍阅读,居然能够在阅读上连贯得很紧密,各自独立构成篇。比如,1-3-5;2-4-6;由于时间关系后边的没有再排下去。这是作者构架小说线索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这里我提一点自己的看法,不见得正确,那就是孔芳菲这条线索是否可以不要只单纯按照与和姐弟俩和雷和顺这个人的关系发展下去直到结尾,是否可以安排孔芳菲参与到小说后半部分中明月凤和明月龙身边其他人的关系中。也就是说,前一条线索和后一条线索是否也可以在小说后半部分汇和到一起,来共同完成小说的结尾。小说本身的写法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棵大树分出两个枝杈,各自枝繁叶茂地成长各自的。这是我不太成熟的想法,供长明兄在创作下部小说的时候参考。

  在人物塑造上,前一条线索中,孔芳菲比较丰满。从幼年时的遭遇,到自立自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与姐弟俩的感情,从师生友谊到与姐姐明月凤的姐妹感情,再深入到同性之间的相互欣赏、爱慕,着墨不多,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隐晦的表达。最后,孔芳菲与雷和顺的完美结局也算是作者善意的表达。孔芳菲这条线索虽然简单,但有深度,这是长明对人类情感深层次表达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后一条线索中,给人印象较深的倒是谭默林与温小婉。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一方面,谭默林深爱着明月凤,但明月凤对谭默林不温不火,乃至两人发生关系后明月凤明显淡化与谭默林的关系,拉开两人的距离;另一方面,温小婉对谭默林穷追不舍,从学校追到社会,从自己婚前追到婚后,以至于与谭默林怀孕并设想离开自己的丈夫郑一帆,是个敢爱敢恨的讨喜女人。

  从谭默林的性格看,他是学生时代的佼佼者,毕业后步入社会,在仕途中初露锋芒并颇有建树,28岁便升至市政府的副秘书长的职位。作者在描写谭默林和明月凤对待爱情的态度中,也许在不经意间披露了真爱与世俗的差异。明月凤自始至终追求的是一份至真至纯的爱,是个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女性,而谭默林则是适应现实、适应生活,是被磨去棱角或者说是被社会同化的代表。这份不同反映到事业、工作当中,是明月凤不忍行业潜规则,辞职自己创业办起花店;而谭默林则是很快适应社会和官场,仕途上做得有声有色。反映到爱情上,谭默林则是一方面处心积虑追求明月凤,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温小婉的火热感情,投入到温小婉的温柔乡,这是谭默林人生观当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许明月凤正是看透了谭默林的精神世界,才选择了对他感情的放弃。学生时代的谭默林家境贫寒,大山中的老父亲为他上学、走出大山,备了三年的石料,自己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修了一座石拱桥。老一辈人朴素的愿望在学生时代的谭默林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奠定了他发奋努力、自强不息的信念基础。但是,步入社会后的谭默林,正如小说中所说“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亦可以改造人。我从学校走到社会的这十几年里,工作还算努力,从忠于理想、激情澎湃到屈服现实、适应现状,从不理解、不满意到主动求和、以恶为盟,我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步变成了实惠主义者甚至是投机钻营者。”需要指出的是,谭默林适应的是社会的阴暗一面,他自己也知道“我运行的轨道和方向都是错的。我深知道,那不是我们党、政府中正能量设定的轨道和方向。”他为亲戚朋友办事收好处费,嫖过高级妓女、外围女艺人,为了爬得更高、更快,帮助腐败官员围标串标拿工程、低买高卖吞噬国有资产,成了一些人坑人害国的“保护伞”,狼狈为奸的“皮条客”。“理想已经破灭,罪行即将暴露,生命对我已经没有意义,我该走了。”这是谭默林自杀前的内心独白。难得的是,在他最后的遗书中还挂念着自己资助的十几名大山里的孩子。谭默林的学生时代是让人羡慕的,工作之初那个高起点、宽视野起草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快速提升和发展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带动传统基础产业升级思路的谭默林是让人敬佩的,在官场蜕变后的谭默林是让人鄙视、憎恨的,谭默林的一生是让人警醒和深思的。谭默林这个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是这篇小说值得肯定的一大因素。

  温小婉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是比较成功的,是一个站立起来的立体的人物形象。温小婉是以班花的身分出现在小说中的,她漂亮、热情、直率,是学生时代追求谭默林的众多女生中最热烈的一个。青涩的年龄没有结出爱情的果实,大学毕业后劳燕分飞,同学们各奔东西。温小婉毕业后经过几次跳槽,最后做起了珠宝生意。结识了前来买珠宝的钢铁老板郑一帆,在郑一帆别墅、汽车和鲜花的面前成了俘虏。新婚之夜,在郑老板甜蜜的鼾声中,温小婉回忆起了那个曾经让她少女情窦初开,至今仍令她魂牵梦绕的谭默林,一串参杂着悔恨的眼泪流出了眼眶。这个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充满青春活力和浪漫幻想的女人,在郑一帆的狂热追求和优厚生活条件的引诱下结了婚、生了孩子,温室般优裕的生活环境暂时覆盖了她不甘平静的本性,而郑一帆激情与新鲜感过后对她的淡忘、冷却以及出轨,使得她更感到内心的空虚与默默的伤感,她鄙视老公的粗俗,为自己的轻率懊恼。作者这些所有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的铺垫,都是为了温小婉遇见谭默林准备的。所谓遇见倒不如说是约见,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在毕业六、七年后,温小婉不但找到了谭默林的联系电话,而且借业务培训的机会来到了谭默林所在的城市。这时的温小婉早已被岁月除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与单纯,变成了一位热情、成熟、漂亮的少妇,与这时仍单身的谭默林发生些故事似乎是理所应当的、水到渠成的。在温小婉的内心里,这次相遇之初只是为了圆自己大学时代未圆的爱情梦想。没让她想到的是,与谭默林的这次相遇,竟让她从心灵到肉体再也离不开了谭默林。之后的她,出于嫉妒设计圈套破坏明月凤的生意,乃至委身于供货的珠宝商人,到最后有了谭默林的孩子,便准备与郑一帆离婚,都是她的处心积虑。故事的结局中,当丈夫和情人在同一天一个车祸、一个自杀同时离开人世的时候,这个多情的女人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最终抱着一本诗集、靠回忆从前美好的时光在发呆中度日。纵观温小婉的感情故事,应该是个悲剧。学生时代苦苦追求的爱情没有结果,进入社会后又禁不住物质的诱惑嫁给了庸俗的商人,即使后来与恋人蜜月般的三个月相处中,在欢爱之余仍能感觉情敌明月凤的存在,在她怀了谭默林的孩子后,毅然做出和郑一帆离婚的打算、构想着和谭默林相守一生的美好未来生活时,情人和丈夫又都突然离他而去,爱情、家庭、事业都已破碎。这样一个漂亮、性感、热情、率真的美好女人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果,正如鲁迅所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与谭默林、温小婉人物性格的悲剧色彩相比,小说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有着明亮的一笔,那就是娄继兴这个人物。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人物的塑造。娄继兴是一个靠着当环保局长的姐夫王雪峰、靠着投机国有企业采购环节漏洞致富发家的私营业主。他利欲熏心、投机钻营、唯利是图,在不正当的获利渠道被截断后,竟然雇凶先后伤害国企保卫处长张铁春和副总明月龙,是个不折不扣的带有黑恶势力性质的反面人物。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个人物“一黑到底”,而是在小说的后半部分给这个人物一个升华。在逃亡中,在远离人烟的大雪中的小山村,娄继兴结识了岳川海和山杏一对恋人。岳川海的生活经历、和山杏两人的感情故事,他们朴素达观的生活态度,使得娄继兴突然感到:“说不清自己心里是啥感受。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白活了,天天过着算计钱、算计人的事,是挣了点钱,可连家都不敢回了。”在大山里寂静的夜晚,娄继兴回想着自己人生的经历,总结着成败得失,在他的内心深处,“渐渐地感到自己的世俗杂念在沉淀,生命之初哪些朴素的愿望在复苏,思念亲人、想回家的念头在升华。”山村中原始自然的景物、平静而丰富的生活、与岳川海坦诚无私的交流、相互朴素而真实的情感互动使得娄继兴的思想和灵魂得以升华,重获新生。小说中用了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苹果烂到核儿的时候,新的生命也就该出现了。”娄继兴终于透视红尘、放下包袱、浪子回头,踏上了返城自首之路。在服刑前给妻子贺春梅的一封信中,娄继兴对自己进行了总结:“有生以来,打小就过着穷日子,自己从认识钱开始就拼命地追钱,追着追着,就让钱蒙住了我的眼睛,淡漠了亲情,忘记了友情,有时甚至失去了人性,干了那么多对不起天、对不起地、对不起人的事,伤天害理,罪责难逃。逃进大山,是大山的水、米和人洗清了我的脑子,唤回了我的人性,让我面对现实。现在我伏法了,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踏实。”至于以后娄继兴在狱中研习国学,那是后话。总之,作者对娄继兴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颇耐人寻味的。相比小说前半部分对娄继兴投机钻营、雇凶伤人的叙述,后半部分则用了大量笔墨来写他的转变升华,给了这个人物一个光明的结局,可见作者写作动机中所提倡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劝人向善的良苦用心。

  《龙凤胎》这篇小说,除人物塑造比较成功以外,小说的结构、线索设计也有独到之处;引文诗也是亮点。非要鸡蛋里挑些骨头的话,就是章节偏短,有的一千多字、一个场景就独立设章,不够厚重。再有就是语言还不是太成熟,语感有些陈旧,相比大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