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丽芙·基特里奇》:绝望还是希望
◎朱 琪
美国小说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凭借《奥丽芙·基特里奇》获得了2009年的普利策小说奖。作者通过对小说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描摹,表达了两个并存的主题:一个是显性的,即表面的绝望;另一个是隐性的,即深层的希望。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被作品中充斥的“愤怒、嫉妒、伤害、背叛、流言”所蒙蔽,从而忽视了希望的主题。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作品表面的绝望下隐藏着热切的希望和对生命的渴望。
当代美国女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1956-)在缅因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长大,在锡拉库斯大学法学院学法律,兼修老人学,后来逐渐开始文学创作,现定居纽约。她凭借《奥丽芙·基特里奇》获得了2009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这部小说的发生地就是作者的家乡缅因州海岸线上的一个小镇,小说共有13个小故事,其中接近一半以上以奥丽芙为主角展开,其余的一半中,奥丽芙只是故事的“过客”。但13个故事拼起来,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强势、毒舌、敏感、愤世嫉俗、对生活绝望的奥丽芙,也能看到一个善良、温柔、某种意义上对生活抱有希望的奥丽芙。女主人公的双重性恰恰是小说主题双重性的体现,该小说有两个主题:即表面的绝望和深层的希望。人们在认识这部作品的时候,容易被其中充斥的负面情绪和绝望信息蒙蔽而忽视作品真正想表达的希望主题,从而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借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作品表面的信息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更深刻的内涵则是那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因此,要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作品的隐藏信息。
一、表面的绝望
从主人公的人设可以看出作品绝望抑郁的基调:主人公奥丽芙是美国缅因州克劳斯比镇上的一位数学老师,她高大、泼辣、永不言错,自认为有抑郁症,对此解释则是她从小目睹父亲吞枪自杀,抑郁症遗传自父亲,虽然尚无科学依据。与丈夫亨利的温柔绅士形成鲜明对比,奥丽芙的毒舌、强势给独子克里斯托弗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后来成为足科医生的克里斯托弗在青少年时代有过抑郁倾向,奥丽芙难辞其咎。作品中多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存在抑郁倾向,第二个故事“涨潮”中的凯文,童年亲眼目睹母亲饮弹自尽,失恋以后对生活毫无眷恋回到克劳斯比镇决定步母亲后尘,直到他在救落水的童年玩伴帕蒂时晕眩的瞬间,他才发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第三个故事“钢琴演奏者”中的安琪也是个悲剧式人物,安琪的母亲爬上自己恋人西蒙的床,最终导致她与西蒙分手,单纯的安琪还做了别人几十年的情妇。小说是这么描写安琪眼中的圣诞树的:“她冲着圣诞树微笑。眼前的彩灯似乎过于明亮。她对人们非要把树装饰成这样——挂满亮晶晶的小灯泡,感到困惑——居然还有人一整年都在期盼这个。接着,想到几星期后,这棵树就会被扒光、拖到门外的人行道上,金属丝还在上面凌乱缠绕,她脸上泛起一阵发烧的红晕;她能想象出这棵树瘫倒在路边积雪上的凄惨模样,伤痕累累的树干,以某个角度戳向头顶的上空。”看到这段文字,我不胜唏嘘:圣诞节可以说是美国人的“春节”,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她这般阴郁厌世?第五个故事“绝食”中的妮娜本就饱受厌食症困扰,再加之男朋友被自己厌恶的女人抢走,身体和心灵受到双重折磨,尽管亲人朋友都尽力帮她,她还是心脏病发作去世了。“罪犯”中的瑞贝卡从小被生母抛弃,父亲去世以后,她有了偷窃的习惯,觉得偷东西可以让心里舒服一点。最后一个故事“河流”里面的杰克不能接受女儿是同性恋,几乎和女儿断绝关系,在经历妻子的死以后,对生活失去希望,身体虽然没有任何毛病心里总是不舒服。
在这部作品中,伊丽莎白在诉说人物不体面、不堪、难以启齿的一面时毫不手软,整部小说给人感觉压抑沉重,仿佛就像把生活扒得一丝不挂,呈现出千疮百孔的身躯和无助的面容给读者。总之,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个人都不幸福。
二、深层的希望
小说中多数人物的悲惨经历给作品带来了浓烈的悲观主义基调,但是在感受作品带我们压抑的同时,也能领会作者想要传达对生的渴望和对人类坚韧的敬畏之心。正如小说最后一句形容奥丽芙的话:“这个世界,令她目眩缭乱。她还不想离开。”作者笔下巫婆般的奥丽芙也有善良、温柔甚至可爱的一面,她救了想要轻生的凯文。我认为在“涨潮”中,她坐上凯文的车不是偶然,而是她已经看到了放在车子后座上的用毛毯裹着的来复枪。从她罕见地主动提及自己年幼时目睹父亲自杀这一点可以推断出,奥丽芙很有可能看出来凯文准备自杀,并且她准备破坏他的自杀计划。老天爷可能也想帮助奥丽芙,正当凯文想把奥丽芙赶下车的时候,奥丽芙发现凯文童年玩伴帕蒂因为摘悬崖边的花儿掉进海里,奥丽芙连忙让凯文跳海救她。因为她知道,凯文救了帕蒂,也就救了自己。结果的确如此,凯文在海水中抓住帕蒂时候,深深地感受到帕蒂的求生欲望,从而激起了他自己的求生欲望。凯文就这样放弃了自杀,身为读者的我也感受到了作品所传达的对生命的渴望。
在另一个故事“饥饿”里面,奥丽芙作为配角闯入了寡妇戴茜家中募款,巧遇哈蒙和厌食症少女妮娜,当她看到受到失恋和厌食症双重折磨已经病入膏肓的妮娜时,从来不曾在外人面前流泪的奥丽芙竟然哭了起来,她鼓励妮娜战胜病魔,告诉妮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骨瘦如柴的妮娜象征着奥丽芙、哈蒙和戴茜想守护的下一代,最后妮娜虽然死了,但是她的死让哈蒙和戴茜意识到活着是多么的幸运,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这也让两人迎来了真正的爱情。
最后一个故事“河流”中,奥丽芙和杰克互相救赎,他们遭遇相像,都在老年失去老伴,都被子女“恨”,两人都很孤独希望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他们两人也并非从相遇就对彼此有好感,只是认为彼此都是聪明人,总能互相戳中心声,才促成了两人第一次约会,虽然那次约会并不美好。可以说老年的奥丽芙是幸运的,七十多岁的她找到了重视她需要她爱她的杰克——“这给了她一个在人世间的位置”。奥丽芙放弃自杀,杰克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她悟出了人生就是有成功有失败,有快乐有伤心,有温情有绝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奥丽芙·基特里奇》虽然披着绝望的外衣,却传递着希望的主题。文学的价值其实不仅仅在于揭示和批判,还在于召唤。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举的三个例子中有三种不同的爱,第一种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即奥丽芙对凯文的爱;第二种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即奥丽芙、哈蒙、戴茜对妮娜的爱;第三种是相濡以沫的爱,即奥丽芙和杰克之间的黄昏恋。《奥丽芙·基特里奇》的价值在于,让读者领悟到“爱与被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爱,可以在重重磨难之后历久弥香,爱,可以让那些愤怒、嫉妒、悲伤、背叛、伤害、流言与孤独,最终都变得微不足道。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22601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