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基于女性主义角度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分析
◎夏 娇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先生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为了得到爱情与幸福,不惜与全社会为敌的女性,最后他虽然明白了社会的虚伪,但是依旧采用了飞蛾扑火的行为与其抗争。本文将基于女性主义角度对安娜·卡列尼娜进行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著名的女权主义书籍之一,书中的安娜看透了社会、人间的虚伪,为了追求妇女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生活而愤然反抗,虽然她最终离开了世界,但是她的精神却被彻底解放。
一、《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地位的体现
(一)封建家庭中安娜的地位封建家庭将年轻人的爱情彻底禁锢,因为封建贵族体系以男性为尊,所以丈夫还有看守的职责。同样,以男性为主家庭,更关注男性是否出类拔萃。书中卡列宁就是封建上流社会旧势力、观念的典型代表,同样也是冷血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再现。卡列宁认为“组建家庭并不是因为爱情,这是因为仕途需要这样做。”“他要去看他的妻子,无非是因为他决定了每星期去看她一次,以装装门面,加以,那天,正逢十五日,照他们向来的规定,他得给他的妻子多少钱作为生活费用。”卡列宁眼中的妻子就是一个下人,妻子仅仅是依附于自己和金钱的仆人,无需添加感情或者爱。
封建社会流行父母包办婚姻,而安娜和卡列宁就是其中一例,安娜的姑母认为“卡列宁是贵族、有官位,所以最适合做女婿”,而卡列宁认为“安娜流有皇室血脉、美丽动人,可以结婚”。因此,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对方,也不存在感情,同样,18岁的安娜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同时,卡列宁仅是害怕对安娜的名声造成影响,才答应求婚的。虽然卡列宁迷恋这位年轻的妻子,但也仅是喜欢她美丽动人的外貌罢了,他根本就不想走进安娜的内心。因此,他固执己见地坚持妻子的贞节,无视年轻妻子洋溢的纯情;忽视了她想要的真实生活。同样卡列宁认为安娜没有自由意志,仅认为她是依从于自己罢了,从而使得安娜丧失了与卡列宁平等共处的机会。
(二)情人眼中安娜的地位
俄国旧贵族阶级道德观念崩溃,他们的生活充满情欲,却缺少爱情。在贵族时期,一个成功的男人若是在情场上不顾一切打败自己的情敌,获得已婚贵妇的认可,并猎取到自己身边,这就是最大的胜利。这种卑劣的思想观念在伏伦斯基脑中根深蒂固,因此他得到安娜的爱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与虚荣心,在他眼中安娜依旧是“布偶”。
美丽的面貌是爱情的开始,但是心灵与理想的美才是崇高爱情的基础。不过,伏伦斯基虽然长相俊美,不过内心却空虚至极,他的生活除了约会漂亮女子就是到滑稽歌剧场消磨时光。而安娜·卡列尼娜作为那个年代最美丽的女子之一,必然会勾起伏伦斯基的情欲。虽然伏伦斯基使用了各种方式追她,但也仅仅喜欢她的皮囊罢了。最重要的是,他和安娜的情人关系,对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征服感与荣誉感。而安娜希望得到伏伦斯基在感情方面的尊重,但她不懂如何拿捏这份尺度。所以,爱的越深安全感越低,最后只能通过出卖姿色去吸引伏伦斯基的眼光。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的反抗
(一)对封建家庭发起的反抗“需要爱情”,追求幸福,渴望自由,是一位“活的女人”最起码、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安娜具有极强的反抗精神,并提倡女性主义。在书中描写安娜的时候,明确指出“仅仅是短暂的一眼,伏伦斯基就被一股流露在脸上的压抑生机所吸引,安娜的眼睛闪闪发亮,在嘴唇轻弯微笑之时,他感受了安娜心中那过剩的生命力违逆了主人的意志,从眼睛与微笑中流露出来,虽然她竭尽全力地掩盖这份光辉,但是她的意志还是音乐在微笑中闪现。”安娜之所以会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过剩的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她希望得到爱情与幸福的生活。不过这些欲望都被封建家庭关系与旧贵族道德观念所钳制,因此她只能将它们隐藏起来。
当安娜与伏伦斯基坠入爱河后,她开始表露自己的情感。大胆去观看伏伦斯基赛马,并全神贯注地观察赛马情况,她没有时间看丈夫,因为她讨厌他。当伏伦斯基摔下马后,她有失得体地惊叫起来,并在回家的时候告诉丈夫“我听着你的话,却在心里想着他,我爱他,是他的情妇,我不能在忍受你……随你便吧……”等等大胆而又无畏的真诚话语。这些话让卡列宁的内心震动。安娜最终凭借积极的思想与美好的性格,勇敢地决定接受这种爱情,抒发自己对它的理解时说:“……时候到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的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因此,安娜打破了封建牢笼,和将“升官发财”作为理想的丈夫分道扬镳,之后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自认为“温暖爱情”的怀抱。
(二)激烈反抗虚伪的情人
安娜认为“爱情、自由、生活”三者之间息息相关,并认为爱情就是开创美好生活。安娜说过“爱情对我有太多的意义”。所以,在遇到伏伦斯基后,她感觉自己找到了可以依赖一生的人,所以不假思索地放弃了丈夫与儿子,走进了情人的怀抱。但是,伏伦斯基除了比卡列宁年轻、俊俏外,在热衷功名利禄、不了解爱情方面与卡列宁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当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后,伏伦斯基的虚荣心与情欲得到了满足,但是他并不想安慰安娜,也不想帮她摆脱困境。因为,伏伦斯基感觉“爱情就是享乐,只是生活的配料”。时光荏苒,当新鲜劲丧失后,伏伦斯基重新回到了母亲那里,重新进行社交生活,并开始厌恶安娜,连追求安娜最初时的虚荣心也变成了愤怒。最终两人常因琐事而发生争吵,而伏伦斯基最终也怒吼着说出了“简直无法忍受了”等具有伤害性的语言。
安娜从伏伦斯基的眼中看到了“冷淡、冷酷”的光芒,这种从人的内心折射出来的寒冷光芒让人浑身不舒服,所以安娜自此之后开始心痛欲裂,并经历了苦恼嫉妒到消沉绝望的过程。现实总是残酷的,安娜必须面对“我要爱情,可是却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的现实。安娜此时感受着生活带来的绝望与愤恨,她想离开这种互相猜忌的生活,所以选择死亡对伏伦斯基实施报复。安娜临死前说道“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句话除了反抗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的虚伪外,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三)反抗旧社会势力、抵抗传统观念
安娜希望得到爱情与幸福的生活,所以大胆与封建传统做斗争,并公开与封建上流社会道德传统撕破脸皮,最终也遭受了封建社会势力与传统观念的疯狂报复。安娜面对抛夫弃子的指责,不顾一切和伏伦斯基生活在一起时,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卫道士们仇视她,把她看成是“坏女人”。莉蒂亚假借宗教的名义把安娜的儿子带走,还用可笑的降神术否定安娜的离婚要求;前夫卡列宁用儿子和迂腐的婚姻观念折磨她;培脱西公爵夫人则将安娜关在了社交大门之外。这些被男权价值观控制的悲哀女性,不但感受不到自己地位的悲哀,还合力对处于相同命运的安娜实施压迫。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安娜只身一人愤然反抗,不过结局早就注定会失败,最终安娜丧失了名誉、丢掉了爱情、付出了生命。因此,在封建迷信社会巨大的压力下,孤身反抗的安娜最终还是过于渺小、无力回天。
结语:安娜希望得到爱情与幸福的生活,他不能忍受与卡列宁之间没有爱情的生活,同时也不能忍受伏伦斯基将自己当做拖油瓶的看法。她只能孤身反抗,虽然最终以死亡告终。但是,安娜对封建主义的英勇反抗精神,确是当时社会女性主义的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4500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