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体现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4430
◎刘 啸

  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体现

  ◎刘 啸

  音乐同人的日常生活、思绪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深刻生动的表达出了着人们的情绪变化,以及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体会与参悟。音乐之美更多的反映的是人心灵中美好纯净的一面,也最能引起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它美化了人的灵魂、启发了人的思想、强化了美的感知、培养了审美的习惯,让人拥有感知美、收获美的能力。视唱练耳对音乐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影响深远,而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学习的过程当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对学生加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很有益,也有益于学生流畅完成视唱练耳的训练过程,还能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而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也处处透露着音乐的美学元素。

一、音乐审美概述

(一)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的内容比较宽泛,它既包含对音乐的美的领悟能力,对音乐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美的感知能力,它还包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人们的大脑随之而产生的丰富的发散力即想象力。音乐审美能力的培育其实实质上是一种“美育”,就是通过音乐的教育教学实现人的情感以及品格、甚至气质、姿态等方面的美好的变化。它和对美的理解与感知有关,因而更容易被业界学者认同为一种审美教育,或者说是有关于培养对美的体验、美的感悟、美的理解方面的教育。音乐美育对学生的智力发育、道德成长以及创造性的发挥都有着相比其他艺术学科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通过音乐美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品格、生活情趣甚至理想抱负。

  通过对音乐审美及音乐美育的认识,我们或许可以初步总结出音乐审美所具有的一些鲜明的特点:

  1.是音乐审美是依托人们的听觉感官而存在,内在激发人们的思想、情绪与联想。它通过调动声音、旋律、节奏、调式能各方面因素来带动听众的内心情绪波动,引发相应的情景联想,根据音乐的变化,人们脑海子里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是音乐审美能力的不同所呈带来的美的感知也不一样,或者说会带来不同的音乐审美效果。这个很好理解,毕竟大家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对音乐作品的认识、音乐创作能力的不同、音乐鉴赏力的高低以及音乐情感的共鸣程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音乐审美效果,而聆听音乐作品时候的场地、时间和思想也会极大影响听众,造成相对迥异的音乐审美效果。

  (二)音乐审美意识

  由于人们的音乐实践活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人们的音乐审美意识也就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举个例子,人们在聆听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时,人们能够充分感觉到其中的博大、恢弘、大气、庄严之美,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可能在每个人的心中就油然而生了,不同的是,有的人欣赏到了它的和弦的低沉喑哑,有人认为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恢弘巨著,也有人把它和贝多芬的《月光曲》相比较,认为“月光”更唯美动听。人们根据自身的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经历,产生不一样的音乐审美意识联想。

  除了与音乐作品相关,音乐审美意识同音乐理论知识也是紧密相关的。对听到的音乐作品中涉及到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判断和分析,同时,经过这样多次的强化训练,听者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要知道,倘若一个音乐作品缺乏一定的音乐理论作为支撑,那么音乐作品就将杂乱无章,美感就更加的无从谈起;此外,在对音乐作品的美的感受过程中,结合早已学习到的一些有关音乐的基础性内容,融入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者本人及风格以及他惯常使用的手法,最终更好的理解作品。视唱练耳作为学习音乐艺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音乐审美感受和审美知觉能力,影响其未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水平。

二、视唱练耳概述

(一)视唱练耳的定义

  视唱练耳,一种用母音a、e、i、o、u或用音阶名Do、Re、Mi、 Fa、Sol……歌唱的视唱练习曲。任何音乐初学者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发声,首要掌握的知识就是读谱,或者说“识谱”。这里面,有很多的技巧,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因此,视唱练耳更多的是一种音乐理论及技能的学习,它的练习内容是音乐作品,以音感训练为手段,因此,它与学习者音乐审美意识联系更为紧密,更是实现音乐审美的必由之路。所以,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视唱练耳过程中音乐要素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对节奏感、弹唱感、律动感、听感等方面的锻炼,可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在进行音乐审美体验以及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获得音乐素养的提升。

  内容方面,视唱练耳主要分为视唱、练耳两部分。

  1.“视唱”就是一种看到一份乐谱就能根据这个谱子将音乐作品流利的演唱出来的能力,它需要演唱者们对谱号能轻松辨别和区分,并能准确的运用,熟悉不同音之间的高低音、音符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升降记号等内容,对音准、节奏、调式、调性、节奏、旋律都要能完整的把握,并自如的演唱。

  2.练耳,顾名思义,即对训练耳朵,其实就是一种听觉训练,通过对听到的音进行分辨,音程、和弦、、节奏、音色等等,都要能很快的辨认出来。这就需要大量的训练和积累。我们知道,声音因为共振材料的不同甚至音色也会有所区别。这就需要通过“练耳”,把它们进行熟练的分辨。

  (二)视唱练耳的特点

  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定义以及内容的剖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音乐学习者的必经之路,视唱练耳有着以下两个特点。

  1.是有着非常强的基础性,并且音乐审美度很高。练耳,即对耳朵进行“训练”,这是音乐初学者们在刚开始学习音乐的必经的一个阶段,同时,视唱练耳中涉及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调等等,这些知识掌握好了,才好进行进一步的音乐学习,因而视唱练耳学科具有相当强的基础性。我们知道,视唱练耳的学习过程中是一定要进行巨额的优秀的作品赏析的,这就有利于学生一方面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慢慢的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素质。

  2.是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听辩能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视唱要求学生看谱即能演唱,这一过程是通过协调大脑、眼睛、嘴巴、以及手拍打节奏的过程实现的,特点是着重于视觉方面的训练;练耳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将音准、音程、和声、调式、调性等融入其中,帮助提高其辨别力和记忆力、反应力。因此,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听辩能力,视唱练耳是最重要的手段。

  视唱练耳和音乐审美都涉及到对音乐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说,视唱练耳和音乐审美是相辅相成的,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中的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三、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体现

(一)音色与音准中的审美

  音色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对声音的感觉属性,是指人或者说是物体在振动状态的过程中发出声音的感觉,音准和声音的高低有关,准即准确性,也就是指声音高低的准确性。举个例子,当一个人跟唱一首明星刘德华的《忘情水》,却由于忘词忘了歌曲的曲调,最终跑了调,那么他的声音无疑是不准的。音准不仅体现在声音高低的把握程度,还体现在对音乐作品特殊韵味的理解和把控。例如,在唱河州贤孝的过程中,韵味则需要悠长婉转,能引起共鸣,唱陕北信天游的过程中,则需要把握其高亢嘹亮独特风格,音也就更“准”。而这其中的嘹亮、挺拔、柔美、浑厚、悠长婉转、高亢嘹亮,就是音乐审美意识的独特体现。随着音乐审美体验的逐渐深入,学生也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使用的不同的乐器,呈现出来的不同的音色以及音准,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节奏与节拍中的审美

  作为被誉为“音乐家的骨架”的节奏,指的是在音乐以一种有序丰富的状态,表现出声音的长短强弱。节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会经常接触到,因为它呈现重复循环的效果,使得人们更易识记。节奏犹如密集却又变化的鼓点,在音乐中体现一种动态美,而节拍是重复出现的,在音乐中体现出一种整齐美。音乐审美帮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美和节拍美,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更加懂得根据节奏的切分以及节拍的把控,领悟音乐之美。举个例子,新疆地方民族特色就适合切分音,因为切分音本身就充满了动感,他本身是一种不规则的形态,所以在新疆地方作品中我们就能见到大量的切分音和切分节奏,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看出他的美体现在他的变化和色彩。

  (三)旋律中的审美

  旋律是推动音乐情感升华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其音高音低、重复变化等特点帮助呈现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旋律也是最能让听众感觉到音乐作品情绪变化的那一部分,《梁祝》就以其低回婉转的旋律呈现音乐的哀婉动听、如泣如诉,让人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还能够中领会爱情的凄美,感受人情的冷暖。不同的作品都有着其特殊的不同的旋律,呈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在这种审美体验中,学生能准确把握音乐的艺术内涵。在聆听旋律的变换速度中,提高听音力记音力,以及音乐分析能力。

  (四)和声听觉中的审美

  在视唱练耳课中,和声听觉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既要让学生的和弦判断能力有所提高,也要让学生增强多声部判断感知能力,更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弦的调性,纯净,多变,深沉还是喑哑。因此,和声听觉中的审美更多的体现在把握和声的色彩美。我们还是拿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为例,在它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通过强烈的冲突凸显情绪的变化,主部的普罗米修斯舞剧主题不断的得到强化和深入,并时不时的被加入一些节奏感强、鲜明铿锵的顿音,而在副部在明显弱化,只是作为一种与主部的对比出现,从而将音乐家贝多芬要表达的英雄气概完美呈现,主部更加的有力、副部更加的柔美,到最后,所有乐队齐奏,乐器齐鸣,大提琴的和弦、小提前的快速连弓音符、双簧管、单簧管、长笛等交错鸣起,伟大的英雄形象被树立起来,气贯长虹、气概云天,英雄胜利的呐喊,与辉煌的情绪浩浩荡荡奔流到海,最后在辉煌的弦乐中收尾。这种节奏感强、鲜明铿锵、柔美等,就是和声的色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英雄交响曲》多声部的冲突变化,深入把握和声的色彩以及作品的深刻内涵。

  (五)调式调性中的审美

  环绕着一个非常稳定的“中心点”,不同高低的发出的声音,依照它们之间的距离并且依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在一块,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就是调式。调式的音高以及类别则构成了调性。视唱练耳是对作品的视唱、练耳方面的训练,把握大调、小调、五声调等调性,感受不同的调式呈现出来各异的听觉特色,例如,大调旋律比较高昂积极,小调旋律则偏于忧郁低沉。此外,有关调式调性不得不提的就是转调。在音乐审美意识的觉醒下,从一个调换到另一个调,形成新的段落,学生可以在体验到调式调性带来的充分的美感的同时,也能相应的判断出调式调性是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六)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审美

  发现音乐的不同风格的美,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充分运用审美,积极应对视唱练耳,提高视唱练耳的积极性,感受音乐审美与视唱练耳的完美结合,获得全新的听觉体验,也大大提升其音乐表现能力。例如,当老师播放一首曲子后,学生能准确的把握该音乐作品的音色音准、节奏节拍、旋律、主部副部、音乐风格等等,在集中精神认真努力品味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音乐的韵味,从而加强视唱练耳的学习。

结语

发现音乐的不同风格的美,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充分运用审美,积极应对视唱练耳,提高视唱练耳的积极性,感受音乐审美与视唱练耳的完美结合,获得全新的听觉体验,也大大提升其音乐表现能力。例如,当老师播放一首曲子后,学生能准确的把握该音乐作品的音色音准、节奏节拍、旋律、主部副部、音乐风格等等,在集中精神认真努力品味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音乐的韵味,从而加强视唱练耳的学习。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712000

  刘啸(1993-),男,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