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情事融入主流对话官方
◎任远航 陈天然
美国学者维托·拉索在《胶片密柜》一书中谈到同性恋亚文本和隐秘文本的区别:前者影片本身不一定是同性恋题材,但影片中男性身体的展示和较量、仪式化的争斗、男性间暧昧的对视等都会引起同性恋者的特别关照;后者则把同性恋的主题意味置于不易察觉的深层。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同性恋的隐秘文本比亚文本要多得多,这些隐秘文本只能被那些敏锐感知同性恋编码信息的观众发现。分析北美同性恋影片的发展概况,由于早期电影很少有明显涉及同性题材,研究美国影片的同性话语,除了把同性恋作为剧情重要元素的同志电影外,还应该涵盖亚文本和隐秘文本。北美同性电影在20世纪70~80年代是抗争与妥协并存;20世纪90年代是突进主流渐入佳境,同志电影发展呈喧嚣之势;新世纪以后新酷儿电影的出现,显示出社会构建主义风格,表达异质多元的主张。
新世纪以来,同性恋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话题之一,越来越多同性恋者在公开场合大胆出柜,同性恋影片有着占当时美国人口比例8%左右的稳定受众,美国电影关于同性恋主题的描写更加自由和多元化,主流价值体系对同性恋影片逐步认可。
一、跨性别电影的觉醒
2 0世纪九十年代初“酷儿理论”(queertheory)的形成与发展,LGBT群体中一部分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利用“酷儿”(queer)——这一原先带有“怪异”涵义的贬义称呼,将其重新赋值,反讽地用于自我命名和指涉。这种奋起反抗并使“性越轨者”们聚拢团结的方式,使其成为学术界十分熟悉和钟爱的一个词语,也使广大的性少数群体成为目前性政治中的活跃分子。由于“酷儿”的开放性和反归类倾向,其包括了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异装者、虐恋者,以及认同并践行酷儿理论的异性恋者在内的多个社群,新世纪以后,单纯表现同性恋者的酷儿电影已经没有办法全面代表同性恋话语,“新酷儿电影”这一全新的名称开始在全世界成为主流。新酷儿电影远远超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酷儿运动的根源,前期勇敢抗争寻求关注的姿态逐渐淡化,重点转向在跨性别者和性别酷儿的身份认同及身份展示上,开创了一片新的领域,重新解读性别的地位,同时颠覆了刚刚稳定下来的电影节的正统主流。新酷儿电影又被称为跨性别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模糊主流与边缘的界限,电影的镜头转向对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性混淆等跨性别群体多样性意识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关注和私人化表达。跨性别就是新酷儿,这是美国同志电影新世纪后最大的颠覆,性别模糊成为电影题材的新标准,因为其追求陈述事实的美学表达,纪录片成为跨性别电影最主要的表现媒介,直截了当的表现表现药物变性的过程,再现主人公从性别觉醒、认同、转变、确立的全过程,将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细致的表现出来,仿佛确立身份认同的过程犹如一场圣洁的仪式,大胆自豪的赞美这种超越肉体灵魂的解放。《穿越美国》、《哭泣游戏》《战士之女》《不择手段》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影片。这种极致冲击主流大众认知的表达方式,在美国同志电影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二、同性恋话语进入多元化格局
新世纪以来,美国电影中的同性话语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开始从历史题材中挖掘同性恋主题,或者纪实特殊人物的同性恋经历展现同性恋亚文化的多元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同性恋态度从排斥窥视到接受认同差异的转变,影片也开始让同性恋者走出狭隘的私密空间,增强与社会的接触,一系列喜剧色彩浓厚的影片开始出现。《哈啦上船》中一位青年误登同性恋群体豪华游轮,在同性恋朋友的帮助下克服困难与女友破镜重圆,展现了同性恋者的友好;《远离天堂》打破了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异性恋“天堂”,展现美好温馨的同性恋情感;《女权俱乐部》讲述了安娜陷入生活危机后,偶遇莎蒂,加入女子行动队,参加政治行动重归自我的故事,将流行文化与女同性恋历史有机结合,展现女童暴躁的呐喊,激进的追求,点燃一场女权主义的狂欢;《米尔克》重现哈维·米尔克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唤醒在一个可怕事件中及其后续影响中被遗忘了的世界,审问了城市中政客们的本质,悲伤的展现出70年代LGBT群体卑微艰难的生存环境。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说过,“同性恋是一种艺术,一种感受事物的方式”。电影中同性恋话语表达从隐秘走向开放,从边缘融入主流,发展至今美国同性恋电影业突破模式化、脸谱化,同性恋题材电影大胆为跨性别群体发声,真实反映同性恋的生活,描述同性之间复杂的感情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北美地区社会对同性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文化语境愈加多元包容,北美电影的同性恋话语将更加广泛而深刻。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10087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