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文解字》中的鬼神文化
陈延金
《说文解字》是东汉大语言学家许慎的一大力作,其中所收录的文字含有丰富的人文文化,本文尝试以“鬼”部字为语料,浅析《说文解字》中的鬼神文化。
一.鬼神的崇拜:
鬼、?、魂、魄几个字可以体现出上古人民对鬼神的崇拜。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有一种奇特的东西,他白天潜伏在人的身体内,指挥着人类活动。到晚上时,它便离开了人体,而独立活动,所以便产生了梦境。而人的死亡,就是它永远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它本身是不会死亡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死后,归于天的魂。在古人想象中,它飘然于冥冥之中,又超乎于自然之上,于是,人们敬之畏之亲之忌之远之近之,遂产生了鬼魂崇拜。鬼魂崇拜的对象包括上辈、平辈乃至下辈死者的鬼魂,同时也有善、恶、不善不恶之分,他们相信,祖先和自己有同样的血脉系统,所以是善鬼,能保人畜兴旺,庄家丰收,庇佑后代子孙,所以,在广泛的鬼魂崇拜中尤其对祖先格外崇拜,在祭祀中也格外看中对祖先的祭祀。这就表现了祖先鬼到祖先神的一个转变,从《说文·鬼部》中的“?,鬼之神可以看出。
从《说文·鬼部》鬼字古文从“示”,《说文》释“示”作“神事也。”从示从鬼,可会意为祭祀鬼神。谓祭祀之事,或祭天地或祭鬼神,反映了先民对鬼神的崇拜。《说文》魂、魄二字概括了古人对死人的观察与分析。另外,他们称死人的形魄为“阴神”,表明古人对入土之鬼的祟拜。
前面说的“神”和“?”即“自然之神”和“鬼之神”。古代自然之神和鬼之神同样重要。鬼之神是祖灵,是要世世代代祭祀的对象。商代卜辞中就有一些商代统治者为祭祀祖先而占卜凶吉的记录。他们频繁地祭祖,通过祭祀而追念祖先的恩泽,以求得到祖灵的保佑和赐福,而永保社稷平安兴盛。周代仍沿袭商代祭祖尚鬼的习惯。到战国时代,百家蜂出,墨家学派以“宗祀严父,是以右鬼”见长于社会,主张庙祭祖先,尊尚鬼神崇拜。
二.鬼怪成灾:
从?、魖、魃、鬽、鬾 几个字可以体现出来。在远古时期,一些危害人民利益的灾害、横祸、疾病等被认为是鬼怪肆虐的结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表示凶神、恶鬼、精怪的字,体现出先民对鬼怪的敬畏。为了便于与早期的鬼神相区别,我们称其为“鬼怪”。古人认为世间许多灾难,尤其瘟疫疾病都是恶鬼作祟所致,无法抗拒,因此对其极为恐惧而束手无策。
魑、魔 也可以代表鬼怪成灾。如“魑、鬼属”( 徐铉释)。这个字常与“魅”合用。如《左传》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注:“魑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这个复音词今天还在使用。
魔:字形最初借用“磨”或“末”,据说到南朝梁武帝改“磨”为“魔”(暂且存疑), 徐铉释形“从鬼麻声”。佛教的魔与鬼大致相同,这个鬼已非“归人”之意,而是“鬼怪”的意思,反映了“鬼”字义的发展变化。
辽释行均《龙龛手鉴》(为魔注释作“鬼属也。”即魔属于鬼怪类,基本含意指扰乱身心,破坏善事、障碍善法的恶行。)佛家有四位行此恶行的魔,分别是:烦恼魔、阴魔、死魔、自在天魔。其中自在天魔为四魔之首,常率众魔做坏事。据说佛祖释迩牟尼在菩提树下结枷跌坐,快要得道时,魔派其女前去引诱,由于释氏不为所动,所以魔亲率魔兵前去威胁。因此魔在佛家成为专做坏事的恶物。死魔专做恶事,伤人害命,与中国文化传说中的恶鬼厉怪相似。
三.恐惧鬼神:
因为鬼神入梦而惊起,这种虚幻之物无时不在控制着人们的神经,可知鬼神的暴虐和可憎,因此引起人们对它的恐慌和惧怕。在古代先民看来鬼能够给人们带未不可抗拒的灾难。人们对损害人们利益的鬼怪非常恐惧,于是产生憎恶回避的情感。古人面对所谓的鬼神为祟并非消极地惧怕,而是有所作为,除奉祀以取悦于鬼神和鬼怪外,还采用一些巫术专对恶鬼镇制。侍奉鬼神形成的鬼俗在中国有多种形式,除敬鬼神的仪式外,还有驱逐鬼怪的仪式。也积极得采取如“以神驱鬼”、“以恶逐恶”等方式对恶鬼加以震摄驱赶,反映先民们不屈斗争精神。
四.鬼神的混淆:
此外,《说文》“鬼”部字几个以鬼为偏旁的字包括“魋、?、魄、魖”,释义都与“神”字相联系:
魋,神兽也。?,神也。魄,阴神也。魖,耗神也。
徐华龙先生认为鬼神是伴随着鬼有善恶之别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人死变成鬼,鬼分为善鬼即神(代表美好和善良);恶鬼即鬼(代表丑陋、凶恶)。善鬼和恶鬼是对立的。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571158
陈延金(1990.4-),男,汉,山东德州,海南师范大学硕士,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