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中老师)
心香一瓣奉名师
——怀念梁占峰老师
梁代群
(原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中老师)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与梁占峰老师同在山西省忻县中学任教,他是北梁(北京顺义人),我是南梁(广西人),他教音乐,我教语文,同有文艺爱好,过从甚密。后来我调回广西在县级文工团任团长,后又辗转到了广州;他也从杏坛转入梨园在忻州地级文工团任团长。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想不到他去年就驾鹤西去,往事历历在目,仿佛他还在唐山长空遨游,他那洪钟般浑厚的男中音越过千山万水,穿破九重云霄直到岭南上空震撼着我的心。他的遗孀马老师我也熟悉并敬重,在梁老师仙游一周年之际,她约我写一篇回忆梁占峰老师往事的文章。我打心里愿意写出我的心声以表怀念之情,无奈年届耄耋矣,且又沉疴缠身,难提千钧之笔,难表万般之情,只能以此拙文,心香一瓣奉名师。
一九六三年,我从广州中山大学毕业分配到山西省忻县中学任语文老师,在一次教工会议上听到梁占峰老师演唱一首男中音的歌曲《三套车》。他那浑厚、嘹亮的嗓音震撼了我,他那激越的豪情激励着我,说是余音三日绕梁一点不为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后来他和一些老师商议准备排演歌剧《三月三》,叫我找到这个剧本并参加乐队,扮演角色全部是校内老师。这个歌剧讲的是江西革命老区一个地下交通站智送情报的故事,其中一个重要角色是白军的刁连长(吊眼狼),便是由他扮演。这个角色奸诈又刁钻,毒辣又愚蠢,梁占峰老师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征服了全场观众,好评如潮。从此,我与他合作更密切了。
1966年,学校停课。学生自发组织一支文艺队,邀请校内几个老师充实乐队,我和梁占峰老师也在其中,他拉手风琴兼艺术指导,我玩弹拨。演出最初是以歌舞为主,后来增加语言类节目,需要自己创作。第一个创作的是小歌剧,学生指定改编小说《欧阳海之歌》的部分章节,由我执笔,定名《野菜汤》,内容是忆苦思甜,梁占峰作曲兼导演,演出效果很不错。自此,创作节目一发不可收拾。脚本创作由我担负,创作了不少曲艺节目,演出的戏剧效果意想不到那么轰动。不久,把队伍拉出去上山下乡去巡演,上过五台山,到过晋西黄河边,宣传了毛泽东思想,把欢乐送到农村、厂矿,从而培养了一批学生,日后都成为省级以上的专业艺术人才。记得有次演出《野菜汤》时,有段插曲:角色欧阳海的父亲,原本是由学生扮演的,可是这个学生突然病了不能上场,梁占峰老师便顶上救场,虽然有人在幕后提词,但大家还是为他捏了一把汗。演出成功了,大家都称赞梁占峰老师的德艺双馨。
后来,梁占峰老师认为文艺队可以写个节目宣传毛主席的干部政策,拟好了戏路提纲,叫我执笔,写一个小品,作为重点节目。细看他的剧本,感觉观点无懈可击,但是缺少戏剧性,我全部打烂重新构思,只两天时间便写出了新本,学生立即拿去赶排,以最快速度公演。经这二度创作,把平面的本子立了起来,抖响包袱,高潮迭起,满台生辉,发挥了戏剧艺术的教化作用。后来,当时的忻州地区文化局把我们创作的几个优秀节目编印成册,发到全地区16个县作为推荐节目。
前几年, 我为我的故乡写了一首《良村之歌》,请退居唐山的梁占峰老师谱曲,他本来很忙,书桌上堆着一摞请他谱曲的歌词,他对我说,其它的一律推迟,优先给我的村歌以最快速度谱好,现在,我的脑海里还似乎飘荡着这支村歌的铿锵旋律:
石岭是我们的筋骨,
长河是我们的命根,
天吊石刻印着我们的正气,
望君山铸造我们的灵魂。
宝塔光照亮小康路,
英烈碑是我们心中的昆仑。
自强、发奋,
勤劳、创新。
任凭风云多变幻,
子孙万代永上进。
上进,创建新农村,
上进,永远扬征尘,
我们是良村人,
永远爱良村。
梁占峰在教学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