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啃出一片光明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4164
栾英杰

  啃出一片光明

  栾英杰

  我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隐藏在椴树皮下的那个秘密所困扰。

  椴树,是长白山的一个常见树种。长白山的树种多得数不过来,比如红松、白松、油松、樟子松,桦树、杨树、椴树、水曲柳,黄菠萝、美人松等等。

  在众多的树种里面,椴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长白山的原始森林里面,只要看见至少需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大树,往往就是椴树。椴树不仅膀大腰圆,个头儿也非常高,若是非要仰头看到它的树梢,那非得把帽子看掉了不可,有一种“高树入云端”的感觉。椴树的材质也有别于其它树种:它颜色雪白,纹理细腻,木质轻软,用指甲在上面一划,就能划出一道印子来。一位伐木工人曾经告诉我,椴木砍伐下来后,有不少要运到南方去,做软木雕的材料,南方的工匠用椴木雕刻折扇、挂屏、牌匾、窗棂一类的工艺品,其中的一些工艺品还远销海外呢。

  或许是因为那位伐木工人的话让我对椴木产生了的兴趣,我常常拿着一块椴木端详,心里琢磨:“我就不能用它刻点儿什么吗?”我四年的工程兵生涯,有一半的时间在长白山伐木,每天三四个钟头的体力活,完了就干呆着了。所以,我特别想学一门手艺,只要有闲工夫,我就拿起刻刀比划,只可惜身边没有南方那种心灵手巧的木雕艺人,我的木刻就只能是自攥了。

  我尝试得最多的是刻字。裁一块板子,用刨子刨平,拿毛笔在上面写一首诗,用双钩的方法把字刻出来,然后再涂颜色,比如字体涂银粉,底色涂暗红色,字就映衬出来了。若是字体涂深绿色,底色直接采用椴木的原色,效果则更佳。再打个框装上,往墙上一挂,就跟牌匾似的。

  曾经困惑我很长时间的那个隐藏在椴树皮下的秘密,就是我在痴迷木刻的那段时间发现的。

  记得是开春的一天,我和战友们在料场上“倒堆儿”--把砍伐下来的原木按照不同的种类或规格重新码放,工具是肩膀、抬杠、搭钩,纯粹的重体力活。休息的时候,我们坐在原木上聊天儿,我的屁股底下恰巧是一截椴木。无意之中,我揭开了一块树皮,其实,我的这个动作纯粹是没事闲的,没有任何用意。没想到,树皮揭开后,树皮下的情景却让我惊诧不已:树身上现出几朵菊花状的斑痕。“菊花”状斑痕的形状,酷似我在中山公园菊花展期间看过的千叶菊,丝丝如挂,美丽至极,又好像是技艺高超的木雕艺人用最薄的刻刀精心雕刻出来的浅浮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我俯下身子仔细观瞧,只见每朵“菊花”状斑痕的中心都有一道粗痕,约五厘米长,三毫米宽。以这道粗痕为中心,向四周四散开来呈放射状“刻”有数百道十几厘米长的细痕,细痕浅浅的,和指甲划的印子差不多。每一朵“菊花”状斑痕的大小和吃饭的盘子相仿。

  我的好奇心上来了,又接连扯下另外几截椴树的树皮,发现每个树身上都有几个到十几个数量不等的同样形状的斑痕。我一个一个地察看,又发现,每道粗痕里面都有一个虫子的躯壳,因为水分丢失,躯壳已经碎裂了。躯壳四周的浅痕里,有灰黑色的粉末状堆积物,但不知道是什么。此后,这个意外发现就成了我头脑中的一个轰不走、撵不去、解不开的结:这些斑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只是椴树有而其它的树种没有?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转眼就入秋了。一天,又是在料场,我又扯下了一块椴树的树皮。没想到,眼前的一幕又一次让我惊呆了:一条母虫正静静地趴在那里。母虫的躯干底下,有一道蛀蚀出来的粗痕。母虫一动不动,好像死去的时间不长。母虫深褐色的身体从后颈到尾部裂开一条缝,无数个针头大小的幼虫正从裂缝里面往外爬,一些先爬出来的幼虫已经开始蛀蚀树干了,在每一个微小的幼虫的身后,都有一道浅浅的细细的瘢痕。我终于醒过味来了!不禁兴奋地大叫了一声:“地雷的秘密被我探听到啦!”原来,椴树皮下的这个秘密是原始森林里的一种生物共生现象,那些菊花状的斑痕,是与椴树共生的一种昆虫的生命繁衍过程。这种昆虫的母体处在孕育阶段时,先钻到椴树皮底下,蛀蚀树干的汁液给自己补充养分;幼虫们则在母虫的体内靠吸食母虫的组织液生长;到了生育阶段,幼虫们该破壳而出了,母虫的躯壳就会裂开,为幼虫们开启方便之门;幼虫爬出母体后,便立刻开始它们啃食树干的旅程,从树干的汁液中获取新的支撑生命的营养。“菊花”状斑痕中的的数以百计的细痕,就是幼虫们蛀蚀出来的“路”,细痕中的粉末状的堆积物,是它们蛀蚀树干后排出的废渣。

  我被这群微小的幼虫震撼了:它们秋天降生,在随后而来冬季,它们的每一天都是暗无天日的;十几厘米的距离对于人类而言短得不能再短了,而对于它们则意味着整整一个冬天的艰辛历程,它们一点一点地蛀蚀前行,直到次年惊蛰才能爬出树表,见到光明的大千世界。

  我慨叹椴树皮下这个曾经困扰我多时的秘密来得物有所值,因为它就在我省悟的瞬间变身成了一个人生启示:只要肯于开拓进取,光明的前景就必然在前面。这群微小的幼虫不就是这样吗?它们坚韧不拔,用细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嘴”,为自己“啃”出了一片光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