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果腹·寻根·和谐——谈“食物”在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滋味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5988
焦梦娟

  果腹·寻根·和谐
——谈“食物”在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滋味

  焦梦娟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内心情感的艺术,当代文学中大多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本文从食物叙述的角度,借鉴历史上关于饮食的文献资料,从:美食:在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滋味展开论述。从三个层次探讨了:食物: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含义,展现了食物叙述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深层的价值内涵。

一、第一种滋味:食不果腹,只求“温饱”

食物最基本的作用是解决温饱,维持人类的基本生存问题,从人类繁衍至今,食物最基本的意义未曾改变。当作家将这一生活物象引入文学作品时,食物依然保持着它最淳朴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三年自然灾害,食物成为解决温饱问题的重中之重。

  余华的作品《活着》中,解决温饱问题始终是全家的首要任务。在战区被包围后福贵和老全、春生一起抢米,后来偷橡胶鞋作为柴火煮粥做饭。生存成为他们最迫切的念头,吃馒头还是吃包子,吃什么都无足轻重,能不被饿死才是重中之重。当飞机从天空投放食物的时候,国军们疯狂抢夺着食物。“弟兄们像牲畜一样扑上去乱抢,叠得一层又一层,跟我娘纳的鞋底一样,他们嗷嗷乱叫着和野狼没什么两样。”在吃饱求生存面前,军人们也失去了尊严和人性,此刻活下来就是最大的目标。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享受到人生中的一餐别样的炒猪肝和黄酒,这次经历不仅开启了许三观后期的卖血之路,也让许三观体味到了食物带给他的美好感受。“黄酒从他嗓子眼里流了进去,暖融融地流了进去,他嘴里不由自主地也吐出了咝咝的声音,他看着阿方和根龙嘿嘿地笑了起来。”这种对食物的满足,对当下酒流入喉咙的满足感,点点滴滴中展现出一个因获得饱腹感觉幸福的许三观。

  刘恒的小说《狗日的粮食》里,杨天宽用二百斤谷子换来一个患大脖子病的女人“杏花”,经历过七次变卖,最后杨天宽用二百斤的新谷换来了她,但是即使成了天宽的媳妇也没能让她摆脱食物的纠缠。她是一个在这个时代中被“饿”怕了的人,她严格地要求孩子们每天吃完饭要舔碗,一滴粮食也不能浪费。内心极度恐惧她对粮食“着了魔”。食物是她一生追求的目的,为粮食生,为粮食而死,在“粮食”面前,婚姻消逝了,亲情消逝了,甚至人性也消逝了。

  民以食为命,食物最初的作用就是求得生存,新中国发展初期 “求温饱”是作家赋予食物的最基本的滋味,食物在人们的认识中是仅仅是为了果腹,有食物就能生存下来,生存就得靠“食物”。这是“美食”在当代文学中的第一种滋味“食不果腹,只求温饱”。

二、第二种滋味:特殊的食物,寻“根”滋味

“寻根”是一次文学探究自我的思潮,此阶段内的食物叙述,并不仅仅停留在过去饥饿年代的斗争上,更多的是将食物与依恋着的故乡,与食物对作家产生的难忘的情谊为叙述对象。周作人饮食散文系列,汪曾祺《五味》等都和余华、张贤亮笔下只具有温饱含义的食物叙述不同,有跨越性的改变。“寻根”中对食物的叙述是一次在食物叙述发展过程中自觉的浪漫主义的完成式。

  (一)地域美食的牵线

  “莼鲈之思”表现的是每一个国人都倍感亲切,对家乡味道的特殊情谊。汪曾祺的散文中有大量食物叙述,《端午的鸭蛋》中写“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细致柔嫩,不似别家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记录了家乡高邮的特殊的端午节美食记忆。还有他在《咸菜茨菰汤》中写道“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民国二十年,家乡闹大水,只有茨菰丰收,那一年因此吃了很多茨菰,对茨菰好感全无。后来远离家乡反倒对茨菰有了感情,北京的菜市有卖茨菰的,汪曾祺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想念家乡的雪好像就和一碗咸菜茨菰汤的味道等同一般了。

  王敦煌是一个只有福建祖籍的地道北京人。在北京,有很多人被称为“吃主儿”,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以及他家的两位老家人就是“吃主儿”,书里介绍的一些菜肴并没有用特殊的名贵原料,很多是老北京家常菜而今天却难得一见的,还有些是经“吃主儿”们改良而变得与众不同的,更有让品尝者念念不忘、报刊文字屡屡推荐是北京城仅此一家的。

  崔岱远也是北京美食的推崇者,近年来出版的《京味儿》《京味儿食足》等作品带领人们寻着文字感受京城民间最本真的性情气韵,堪称当代京味儿文学杰作。《京味儿食足》介绍了北京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一提到北京,自然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四合院,当然也少不了四合院里的吃食和风情,四合院里的香椿芽、槐花、石榴、瓠子,配上天棚、青瓦大鱼缸,还有那些个今天住楼房的人再也享受不到的京味儿。

  当然,地域美食的偏爱另一方面更是折射出地域的优越感和满足满。比如写江苏吃食的陆文夫 《美食家》、逯耀东《寒夜客来》、车前子《好吃》和顾村言《人间有味》;写四川吃食的车辐《川菜杂谈》和石光华《我的川菜生活》;写上海精致点心的张爱玲和王安忆等。

  (二)记忆美食的紧牵

  在饥饿或者成长的过程中,某种食物以它特有的滋味突然闯入,或是经常性的光顾,会使你产生一种与生俱在的感觉记忆。琦君在《粽子里的乡愁》中写到端午节里母亲包的粽子,莲子红枣粽、白米粽、红豆粽、灰汤粽,还有母亲为乞丐准备的“富贵粽”。端午节当天,乞丐们一早来讨粽子,母亲把富贵粽给他们,并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一次,有一个小女孩来讨粽子,想多讨一个给阿婆吃,我见她可怜对她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她甩开我跑远了。“粽子”成为了琦君与母亲的记忆、与小女孩的记忆,可惜母亲细致的手艺,琐琐碎碎的事,都只能在无尽的回忆中追寻了。

  苏青在《豆酥糖》里写了大毛婆婆舍不得吃的豆酥糖,特地让和官哥送来给她的,每每想到豆酥糖,便睹物思人,对祖母的想念甚是深远。方杞的《母亲的切菜声》里我与母亲切菜声的难忘记忆,王敦煌《我与父亲采蘑菇》中我与父亲与蘑菇的至亲记忆,无论是妈妈手中饭菜的味道还是熟悉的味蕾记忆,都记录在最初的滋味中。特殊的食物叙述让我们记录下对亲人至亲至浓的思念,这是一种寻根,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寻找一个人拥有幸福滋味的有力证明。

  食物叙述的记录功能将人们与食物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文字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文学体裁表达出来。不论是地域与美食的记忆、亲人与美食的记忆,又或是童年与美食的记忆,无尽的记忆与难以言传的舌尖滋味融汇在一起。作家们将这种带给人们幸福滋味的美食记录下来,是 “美食”在文学记录功能中的第二种滋味——寻“根”滋味。

三、第三种滋味:味蕾享受,求得和谐

如今美食文学的创作已经跨越了温饱果腹的第一层含义,越过了寻根追忆的第二层含义,进入第三层幸福滋味,追求美食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美食创作风气长盛不衰,饮食文学的创作队伍不断地壮大,名家辈出,各种美食文学、烹饪艺术的刊物也大量出版,美食文学的研究和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沈宏非说:吃饱喝足,即使肉身不在天堂,天堂亦在每个人心中。他把豆腐,黄瓜萝卜,野味全部收入盘中,插科打诨语言活泼,看得人直呼过瘾。光看题目也饶有趣味,如《悲情大萝卜》、《你看你看月亮的饼》、《鸡鸡复鸡鸡》、《像甲鱼一样疯狂》,他把幽默与才情完美结合,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大餐。

  殳俏认识美食的视角总是多元而独特的,她说,人和食物一样,是有感情的,所以必须带着情感去看待它们。她的字句里向读者透露着一种反思和期待。《一碗生猛的浇头面》里写了一幅饶有趣味的场景:评判一碗浇头面做的是否合格,就看那面店里的老板娘是否够凶狠。饭点的客人多,浇头都是现炒的,客人等得不耐烦了就会催,老板娘心疼老公就会破口大骂。这里就刻画了要吃到好吃的饭浇头面就要越能忍,越能忍老板娘也是越嚣张的美好关系。

  张佳玮在《孤独的人都要吃饱》中传递着美食的治愈功效,用美食治愈孤独。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传递着食物的细味里融合了温暖的情趣与关怀,对美食的追求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在《如果有人想自杀,就放他去菜市场》中写到菜市场是个神妙绝伦的地界儿,如果有人进入菜市场,一定厄念全消,重新萌发起对生活的热爱。这里他想表达的不是菜市场多么神奇,而意在说明当你融入生活中的点滴时,就会不自觉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人们的幸福感不断地提升,美食在人们的眼中越来越成为一种享受,于是作家笔下的食物叙述更多的关注到食物带给人们的享受以及精神上的愉悦。食物使得幸福的层次感得以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最高等级的“和”,不仅仅是指烹饪中五味的调和,更多的是指诸多食物性味的平衡和协调,食物与历史阶段的协调一致,食物与人体的和谐统一。食物本就是使我们幸福的东西,最后达到了“和谐”的幸福滋味。

四、结语

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大量渗透着“食物”的描写与叙述,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分别对三种不同层次的食物叙述蕴含的不同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以线索的脉络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食物叙述串联起来,以呈现出当代文学中“食物叙述”不同层次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意义。

  沿着历史这一条线索来看,食物叙述的初衷是为了通过食物果腹求得生存,这种生存的初衷正是滋味来源的第一层。“寻根”中的食物叙述是在食物叙述发展过程中自觉的浪漫主义的完成式。在美食中寻找自己的根,寻找自己对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同,这种认同正是滋味的第二层。当然美食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求温饱的象征,也不仅仅意味着寻根,更多的是追求味蕾的享受、生活的和谐。

  食物叙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创作的一个共同意象,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今的食物叙述及其相关的研究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乃至美食评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绪和文学思考,今天我们更应当将它放置于一个更为开放和多元的视野中去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830017

  焦梦娟(1993-),女,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