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湖湘文化发展历程溯源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5514
黎博

  湖湘文化发展历程溯源

  黎博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属于中国文化分支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质,也有特有的时空范围。从空间上说,湖湘文化指湖南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时期构建起来并延续到近代的一种区域文化。湘曾是楚文化的重要腹地,湖湘文化成型之前,这里已经出现了区域性文化形态——苗蛮文化与南楚文化。

一 文化重心转移下湖湘学派形成与崛起

毛泽东说:“自有中国,就有湖南。湖南在古为蛮地,在周为楚国,在汉为长沙国,唐为节度使,为荆湖南道,至元建为行省,清明仍之,至今不变。”湖南古时全境均隶属于楚,故有学者认为古楚文化为湖湘文化源头,湖南可谓是南楚文化的中心,而后春秋战国时期,楚、秦二国纷争不断,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各种流派纷纷形成,百家争鸣,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心南移的历程,在南宋完成文化重心南移,不仅确立了地方行政区域的“湖南”,也出现了“湖湘”的人文地理概念。这段时期文化教育、学术思想前所未有的兴盛,从而推动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国思想文化正在进行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综合,同时两宋兴起的理思学潮作为当时新生的学术思潮其主要特点在于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以复兴儒学为旗帜,又大量汲取吸收并综合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辨方法。理学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新儒学的文化形态出现,又由于文化重心南移和儒家地域化,使得以儒家为核心、综合释道的文化形态在湖湘繁衍、发展,从而促成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

二 百年沉寂后湖湘道学重振

湖湘文化产生之后,就遭遇到战乱的侵害,经历南宋末年元蒙异族入侵,“宋之亡也,岳麓精舍诸生乘城共守,及破,死者无算”。湖湘精英大多在战乱中牺牲,文化遭受摧残,湖湘学派出现一个长时期的人才断层,此间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沉寂局面。梁启超曾评价道:“湖湘学派,在北宋为周濂溪,在南宋为张南轩,中间很消沉,之船山而复盛。”

  湖湘学派发展至王船山形成了 “一个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为辩论分析为思想方法,以民主启蒙为重要特征,以民族至上为核心内容的空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船山友人刘献延在《广阳杂记》中指出:“其学术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洞庭之南,天气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

  船山思想启迪了众多后世湖湘学子,成为有志之士走向成功、走向革命的思想动力,成为一股汹涌澎湃的时代思潮,对接下来的湖湘文化发展壮大产生了直接深远的影响。清嘉庆道光时期,以陶澍、魏源等为代表,首次提出“以夷之长以制夷”,主张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标志着代表湖湘文化的第一个典型群体的诞生;随后,在清同治时期,以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组建湘军集团,开创“洋务运动”,将“经世致用、富国强兵”的主张从思想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至清末,以谭嗣同、熊希龄等为代表,将“经世致用”从经济层面提升到政治层面,将民主政治观念引入中国,提出维新变革,发动“维新变法”运动,对几千年的中国帝制形成巨大冲击。

三 辛亥革命时期晚清湖湘文化与湘军

湘军是晚清社会重大的历史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构成湖南近代史辉煌的一面。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湖湘文化发扬光大的内在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湘军之兴,乃是湖湘文化深厚土壤的产物。特别是嘉道之际兴起的湖湘学风,成为培养湖南经世派士人群体亦即湘军将领群体的文化机制。

  经过乾、嘉时期的鼎盛发展之后,清代汉、宋之学繁琐与空疏的弊端逐渐显露,同时嘉庆以后清朝的统治也由盛转衰,出现了种种社会危机。学术自身的嬗变与社会的转型要求新的学术流派的出现,以适应新的时代,在嘉道之际汉宋调和、今文经学的复兴和经世致用之学崛起的新的学术思潮快速发展。经世致用之学在学术渊源上,是对清初顾炎武、王船山等人“通经致用”的汉学本原回归,反对治经的繁琐零碎和空疏无物,主张治学当为国计民生,为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这一种学术倾向,可以说是湘籍学人倡导并执其牛耳,从而导引出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学风的兴起。

  近代以来,湖南形成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群,学术界习惯地以咸丰年间曾国藩练湘军作为湖南人才群兴起标志。实际上,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以倡导经世致用的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就已形成了近代湖南的第一个人才群体,其后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洋务派为代表的湘军人才群,再后又有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代表的维新人才群,辛亥革命时期还产生了黄兴、宋教仁、蔡锷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人才群。在经过了杨昌济、黎锦界熙、徐特立等一代教育家承前启后的教诲之后,更产只是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现代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黎博(1987.9—)男,汉族,助教,研究生,湖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