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的禅
陈刚力
“茶”作为中国传统原创饮料,“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国公”兴起于唐代,到了宋代,茶的发展达到了全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饮茶习俗已经遍及中华大地。“茶”字由草字头“人”及“木”字三部分组成,“人”字在草字之下,“木”字之上,意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喝茶,表示人类回归大自然。品茶如参禅。品茶时所需的安详静谧的心境及所追求的“自省”境界,和佛教禅宗相似。佛教历来提倡“坐禅”。坐禅为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坐禅要求坐者镇静情绪,进入“禅定”。而饮茶因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应该说,茶的清纯淡泊超凡脱俗,与淡泊尘世的佛教学说,有着某种得天独厚的”亲缘“关系。在佛教昌盛的唐代,饮茶成为僧人坐禅修行必不可少的内容,品茶成了参禅的前奏,而终”无寿不茶,无茶不禅“的境地。
一、茶中有禅味
茶道的本质,是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佛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生活中契悟大道。学佛的人是注意学习的。生活中的事都与学佛、信佛挂钩,以求对佛的尊敬,而饮茶也自然地列入了这一范畴。茶,是使人自然清净的媒介,拥有一套精湛的茶艺技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
佛家“普度众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茶文化的兴衰与发展。以“不打诳语”,推诚实、信用;以“慈悲为怀”讲宽容、团结。在佛门弟子中,茶是使人明心见性的雨露,可以平等地灌溉到每一个教徒的心中,使人明心见性。茶,使人清醒看世界,也能清醒地看自己。中国禅宗认为佛在人心,主张顿悟,认真修行。修行关键在坐禅,这一点与道家相通,都主张通过身体的修炼,达到精神的升华。所谓“茶禅一味”:禅要学茶的清寂态度,和敬风格的精神。中国茶文化以培养人明澄心境和洁身自好的精神。
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与超脱。要求做到:“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疲劳,因“过午不食”而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解其矛盾。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作了高度概括: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烦、舒精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俭德之人。僧侣毕生修行以求功德圆满,自然属于“精行俭德之人”,故最适宜于饮茶。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对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许多论述,“饮茶养生之术”由此逐渐形成。可见,饮茶是最符合佛教道德观念的。茶的养生、清思助谈功效,也逐步成为佛与茶结缘的最初与最佳媒介。
二、禅茶之道
茶之道是茶的技术。茶艺术之上的茶道中的核心,是茶道的上层领域,是茶道的目的。饮茶对所用之茶、水、皿等都有很多的要求。同时,配以整洁,幽静的环境。茶道的过程由“献茗、受茗、闻香、饮色、尝味、反盏”多道顺序组成。一切凝视杯中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禅是指静虑没有杂念。为稳定精神的方法,也就是精神宁静专注于一境。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种协调被运用到茶道过程中。心情宁静注于一境每一步骤都严谨又不失风味。中国茶道是以茶叶为基础。佛家讲茶道以禅为宗,重在“茶之德”意在提神,参禅悟道,见性成佛。许多僧侣、居士茶道的诗中都充满禅味,并着力刻画禅修的境界。如藏昌的《赏茶》云:“自汲香泉带落花,慢烧不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莺蜂报晚衙。”该诗中意境需静至极,展现作者一副自在的形象。
三、禅与茶修行
禅是佛教修行之一,坐禅是禅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足”。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之说。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茶文化与禅的交融发展,从而形成了“禅茶文化”,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一物一心,不即不离。
禅文化和茶文化相互影响不断发展,使得佛教中禅文化进程走向更深一步,形成了具有礼佛寺院生活方式。“至尊至美”“俭约”“清俭”“廉洁”“和谐”等成为禅文化和茶文化的共识,宁静致远的修身方式,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更为文人所推崇。禅文化和茶文化的迅速发展,佛寺的大兴,以茶供禅,也就扩大了茶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了茶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茶文化提倡的“俭德”被人们普遍与“廉”联系在一起。如果人们在这个共识上推崇茶文化,为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清廉美好的生息环境而共同努力时,就达到了“和谐”的目的。
作者单位:八大山人纪念馆330043
陈刚力(1963-),男,汉,江西南昌人,职称:文博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文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