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
黄铃
一直以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便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加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探究性阅读作为一种先进的阅读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如何将探究性阅读教学与当代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便成了现下语文教师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教育制度与方式的改革,新课程下的教学核心旨在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团队协作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使用力度,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先进的前沿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代的高中学生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素养。高中阶段的教学则更注重于将学生学习的深度提高,以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以及分析能力。但是,仅仅只是通过普通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需要在拓宽学生思路、加深学生思考的广度上持续努力。而探究性阅读的意义便是要做到一步一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注重兴趣教学,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促使学生自发地学习,深度发掘学生的天赋,培养出学生阅读的习惯与能力。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引导学生自发探索,专注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探究性阅读的教学,学生可以逐渐地学会主动地搜索与学习知识,并且能够做到将学习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二、探究性阅读的实施措施
(一)创造阅读情境高中语文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古诗古文到白话文再到当代散文,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普遍采用教师逐段或逐句的解释,学生听起来免不了乏味。长此以往,学生每次上语文课时便会条件反射地感到无聊,导致课堂的效率低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特别是讲到古文时,古代的遣词造句与现代的我们有着天壤之别,再加上,学生理解起来难免会感到晦涩难懂,古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含蓄而深沉,高中生的阅历与经验都不够,因此,学习古文时常常会感到吃力。正值此时,探究性阅读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创造阅读情境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文中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感受,理解作者的想法,身临其境一般,静静地跟着这一词一句,看着作者的起起落落,牵起千年的情思,咏叹今生的悲喜。如此,学生便消除了对文章的陌生感,甚至对文中的名言信手拈来。例如:在讲到《范进中举》这一文时,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大多数都不能理解就简单的中举而已,何至于兴奋至此,很容易变将其看作艺术升华的处理了,深入地讲解文章时学生们便更难理解了,更何谈对文章的看法以及深入地分析文章所反映出的意义。因此,教师便可以在讲授课程之前,放一些同时代的纪录片或是由老师讲述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明朝正德年间,大多数人的灵魂都被科举所束缚,毕生所愿便是考中科举,光宗耀祖,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亦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当学生立体地感受了朝代背景之后,便能够更加细致地感受人物感情。
(二)培养学生自发提问的能力
长时间以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我们姑且不论学生回答的对或是不对,单纯的就这种提问方式而言,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客体,而教师成为了主体,显而易见,这阻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这种长期的教育模式之下,一旦教师提出让学生自主提问,学生便觉得没有什么可问的,但是当教师又提出问题抽学生回答时,结果又使人失望。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意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文章理解不到的对方,然后主动提出并寻求帮助。通过这种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课文吃透,然后将其中的内容烂熟于心。
(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将人文性与实践性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语文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阅读实践加深对课文的探究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身角色扮演的形式,升华文章感情,理解人物感情,感受时代背景,从而做到感人之所感,养成一种深化阅读的能力。
三、总结
探究性阅读的普及无疑会给广大的高中师生带来福音,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摆脱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学习素养,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将高中的语文教育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峰铺下基石。黄铃(1987.01-)女,重庆人,单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