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情境下不同的行动场面
——评话剧《谁杀死了国王》
支用慧
值莎翁诞辰451周年之际,导演吕一安(编剧:曹汝生改编话剧《哈姆雷特》为《谁杀死了国王》),他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戏剧形式,即“戏中戏”。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谁杀死了国王》以一次轻松愉快的排练场景为始,而“谁”杀死了国王这个问题贯穿了始终,他们做着不同的假设,进行一次次的排练、尝试,来确定到底“谁”杀死了国王。全剧做了四种假设,从而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大的规定情境,但在假设“谁”杀死国王的过程中,小的规定情境随着人物的行动而发生变化,层层推进,一种假设结束后,又进行讨论,推翻,从而假设下种“谁”杀死国王的可能性。第一种假设杀死国王的,原封不动,是哈姆雷特的叔父。第二种假设杀死国王的,出人意料,是哈姆雷特的母亲。第三种假设杀死国王的,颠覆传统,是哈姆雷特本人。第四种假设杀死国王的,不符合逻辑,国王自杀。四种假设中,演员很好地诠释了“谋杀者”的心理动态,为什么要这样做?
殉权者的谋杀
第一种假设开始,规定情境是国王的弟弟想争夺王权和自己喜欢的女人,而要杀死哥哥。诗化的语言,将克劳狄斯内心的欲望膨胀。他喜欢现在的王后,这是他从小的玩伴,就是因为哥哥有了王权,然后抢走了他心爱的女人,这口气他怎么能下咽。对于王权,本想着等哥哥老死,他就可以继承王位,可哥哥身体安然无恙,反倒自己的侄儿越长越大,这威胁到了克劳狄斯,再这样下去,他可能王权得不到,心爱的女人也得不到。他开始纠结,开始矛盾,开始心存邪念。剧中有一段当克劳狄斯准备动手时,内心仍然在矛盾,这时他的四周充满了谩骂,但同时也充满着让他行动的声音,我想,其实这是真实的克劳狄斯,他还是爱着这个哥哥的,他还是有着善良的一面的。权力,美人的欲望太大了,他终于酿成了弑君篡权的悲剧。殉情者的谋杀
第一种假设,是一种独谋。这第二种可以看成一种共谋。当克劳狄斯举杯共邀王后饮酒时,我们知道,这对爱人的情感已经到了极限,达成了共谋,需要释放。规定情境是王后沉醉在叔叔克劳狄斯的虐恋中无法自拔,她渴求日日欢歌,沉沦性欲之中,所以她要行动,可区区一个女子毕竟下不了手,这时另一个行动出现了,叔叔克劳狄斯的迫切要求和帮忙,促使这个谋杀成功。这种假设的根据就是王后和克劳狄斯的虐恋,他们沉醉必须要解脱。导演采用了复合型的媒介,王后和克劳狄斯在床上的干柴烈火,曼妙的肢体在日本绳艺的结合下,将二人的虐恋表露得一览无余,王后下床后嘴里喷火,体现了王后的欲火焚身到了这个地步,她怎能不行动。殉父者的谋杀
第三种假设是哈姆雷特杀死了国王也就是自己的父亲。我认为这是一种恋父情结的表现。有人会问:“既然哈姆雷特这么爱戴父亲那为何要杀了他?这种假设不成立。”但导演的规定情境是这样的,国王现在已经年老体弱,不要说料理国家大事,就连自己,走路吃饭都需要别人帮忙了。作为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国王,自己敬佩的父亲,现在变成这样,哈姆雷特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他是想照顾父亲,可现在的情况下,叔父掌握大权,所有人听命于他,就连母亲都当众和叔父调情毫不顾忌父亲。他认为这是对伟大的父亲的侮辱,所以他要帮助父亲解脱。开场哈姆雷特头蒙黑纱,表示他现在满脸愁云,他不愿看到调情的母亲和叔父,不愿看到连汤勺都拿不起的父亲,被满朝文武大臣嘲弄,还愚昧地把大牛头给叔父,他感到可悲,可耻,于是当众结束父亲没有尊严的生命。杀死父亲后,哈姆雷特不是逍遥自在,躲得远远的,而是接受惩罚,导演最后在舞台顶上放下绳索将哈姆雷特吊起来,这既是别人对他的惩罚也是他自我的惩罚。看到这我不得不再次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句话。“自我”的谋杀
第四种假设是国王自己杀死了自己。这种假设是导演的一次大胆尝试,但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很牵强,不太符合逻辑,本身假设没有问题,是他的规定情境出了问题,导致里面的的行动游离于规定情境之外,行动与行动之间没有逻辑点,出现掉链现象。国王在与亲人的对话中,没人在意他,对他很冷漠,他感到很孤独寂寞。这是缺爱,精神没有寄托。另一方面国王每天面对的政务太多,他太累了,所有琐碎的小事都来问他,终于累垮了,导演设计国王的王冠被吊上去,意义再明显不过了,谁爱当谁去当这个国王。其实这是两个方面,导演却把它们捏在一起,让人感觉生硬。最后很多台词,太概念化,不生动,不形象,一群人冲上来,围着国王要求处理这处理那,没有具体感,杂乱,不知具体的故事线在哪,我想这是需要改进的。每一种假设的结合,让人体会到痛苦与快乐。是“生命所不堪的誓言,俗世所不屑的欲望,至亲所不容的追求,现实所不允的坚持。”痛苦源于我们的无能为力,但所幸,痛苦“教会了我们如何快乐”。“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被传颂百年的台词,被一遍又一遍思考着,演绎着。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6505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