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表情包的文化特性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7291
田英

  表情包的文化特性探究

  田英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超越工具属性范畴,成为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新媒介取代了电视、广播、报纸等“第二代媒介”,成为覆盖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传播方式。表情包作为与互联网共生的网络表情符号,依托于新新媒介的土壤,被网络用户大量生产和使用,成为新新媒介上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与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并驾齐驱。

一、表情包的演变

(一)表情包1.0:字符式表情

  表情包的前身是网络表情符号。世界上首例网络表情符号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发明,他用符号“:)”表示微笑、“XD”表示大笑,这类字符式表情又被称作ASSII艺术。字符式表情虽未被广泛使用,却被不断改造更新,在不同国家演变成不同的字符表情。如日本的颜文字。中国也产生了对应的表情符号,如“囧”,因其构造类似于悲伤的表情,被用来表示尴尬、沮丧等消极情绪。早期的表情包都以用字符模仿表情为主,形式上相对简单,意义传达清晰,但是流通范围相对狭窄。

  (二)表情包2.0:图像式表情

  表情包2.0是各种网络社交工具自带的图标式表情,通过卡通图像式面部情绪和色彩来模拟人类的真实表情。如用表示微笑。此类表情符号只能在一定的社交软件内使用,不支持跨应用软件发送、复制粘贴和保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产生了新的2.0表情–Emoji表情。Emoji除表情形式更加多样,可在各类社交工具和电子设备上使用,实现了网络表情符号的统一性和广泛性。

  (三)表情包3.0:自定义表情包

  “表情包”一词最早出现在2008年,而表情包作为一种实物出现于网络是在2010年左右。表情包是指配有文字的静态或动态表情图片按表情包的组成元素,可分为图文表情包、图像表情包和文字表情包三类;按内容可分为人物类、卡通类、动物类、以及人物和动物结合类;按其呈现方式可分为静态图片和动态图像(GIF)两类。表情包的形式不断被丰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聊天软件、微博网页评论、视频网站弹幕等都可见其身影。表情包甚至能代替文字,成为网络中主观情绪表达的载体,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文章中,使用文字表情包搭配的方式架构文章,表达情绪的同时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移动设备中储存大量表情包是青年网络使用群体的一种流行趋势,“一言不合就斗图”是网络交流的重要形式。

二、表情包的文化特性

(一)讽刺与幽默:视觉化的情绪表达

  幽默与讽刺是表情包产生及使用的主要目的,也是其呈现出的主要审美形态,主要通过对比、变形、暗示、比拟、象征、影射等手法来实现,是一种笑的艺术和情感的释放。表情包的图像通常由夸张变形的人物表情、动作和当下风靡的网络流行语为配文,通过图像与真实表情、图像与文字的对比,实现讽刺或幽默的目的。比如“亚洲三巨头”—姚明、金馆长、花泽香菜表情包中,夸张的大笑表情被转化成漫画形式,被复制粘贴到各类图像中,达到了不同的效果。夸张人物头像特写搭配不同的网络流行语,传达使用者藐视、狂喜、无奈等真实情绪。

  表情包的幽默讽刺还来源于对大众善恶美丑的普遍审美标准的颠覆。表情包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动作在真实生活中不常见,人物外形也被丑化变形,完全颠覆了大众对“美”的定义。如“蘑菇头表情包”:蘑菇头、包子脸、短四肢,混搭金馆长各类影视明星的夸张五官表情,合成一个“丑萌”人物形象,配上“感觉自己帅了一整年”等网络流行语,使图像与文字形成巨大的反差,使人发笑。

  (二)多义性:图文搭配的模糊话语框架

  表情包的主要的结构形式是图文搭配,是只需调动感官的“热媒介”,其信息清晰度低,表达戏谑化,是一种模糊话语框架,接受者需要通过联想和再创造才能获得使用者传达的信息。表情包的含义既明确又含糊,既犀利又暧昧,是社会化媒体话语表达戏谑化化发展趋势的延伸。表情包图和像可以任意拆解、组合,网民通过对图像的个性化分享和自由解构,造成了表情包含义的模糊化。网络表情包被大范围使用实质上是对传统语言和文字交流的明确性的消解。总之,作为网络表情符号,表情包是人的真实表情的延伸,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代替了面对面交流所需的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是对实际交流的“模拟”,以弥补远距离文字交流的缺陷。另一方面,肢体、面部表情所能传达的信息更为丰富,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能传达的信息超越了单纯的图文架构的内涵。

  (三)通俗性:新新媒介下的“草根文化”

  在国内,新新媒介主要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百度百科、优酷视频等网站,新新媒介为表情包的生产、使用和流通提供了平台。表情包的通俗性首先体现在其编辑的开放性上。随着制图软件的“傻瓜化”,网民都可以制作并发布表情包,并通过网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表情包的素材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影视明星或恶搞贴图,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身边的各种表情资源来制作表情包,如抓拍周围人物瞬间表情制作成表情包等,表情包具有了高度个性化的特点。表情包从制作到流通保存,真正实现了通俗化、大众化、超功利性的文化归宿。表情包又是一种流行性的“草根文化”。表情包是独立于之前文字传播形态的全新话语体系,目前其内容不受监管,使用范围、形式不受监督,规避了“白纸黑字”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在网络评论立法之后,表情包成为网友在各种主流网络平台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表情包还包含着草根式的机智,在不断的“黑”与“自黑”中,网民将各种不满情绪或多或少地发泄出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焦虑。如旧海报式的母亲怒打女儿耳光的表情,配上“人丑就要多读书”等文字,是网民对现实生活中社会地位差异不满的一种戏谑化表达。社交媒体上的表情包不断你来我往,是网民内心焦虑、社会压力释放的途径,在互相“斗图”中获得了暴力释放的快感和安慰。

  (四)社会热点折射“镜子”:即时性

  自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变革使信息的时效性快速发展,快速反应社会热点成为信息传播媒介竞争力的核心。表情包能够在众多传播形式中脱颖而出,得益对各类新闻时事“镜子式”的快速反应。从内容上看,表情包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这一点与表情包制作的开放性分不开。网友们从快速更新的热点事件中寻找素材来源,其更迭速度、创新力是微博、新闻网站有限数量的文字或符号传播方式望尘莫及的。同时,表情包制作简单化与其他网络文化有极强的互动性,使表情包成为一种紧贴潮流或引领潮流。如《甄嬛传》中各类人物表情包被网友们转载,对该剧的走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表情包还是一种解构热点政治、社会命题的方式,为无法参与此类话题的普通网民提供了话语途径,甚至这样的表层参与会对事件的解决和分析产生影响。如特朗普的表情包走红,是中国网民对其对华强硬态度的一种“软反抗”,也使这为新任总统的形象和政治主张被国内各界人士所熟知,势必会影响到两国人民各方面的交往和交流。

三、结语

表情包的多义性丰富了包情包的内涵,也会导致理解偏差而引起交流障碍。表情包作为集体参与性的情绪发泄的新形式,尚处在国家法律监管之外,其内容和形式等还处于“原始”状态,各种低俗、淫秽、暴力因素通过表情包大量传播,网络谣言在表情包的推动下被疯传。表情包的即时性在备受关注时,其典型的缺失也颇受争议,更新换代过快,使作品的经典化难以实现。但总体来说,表情包的产生和运用,适应了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传播需要。如今,表情包除了娱乐消遣功能之外,还被当作一种新的商品经济,成了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员。当下表情包的流行趋势,正向“文学”靠拢,表情包中的文字已经从产生时的从属地位成为主要的释义成分,纯文字表情包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未来,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和表情包自身的“文学”性发展倾向,表情包终会褪去各种缺陷和弊端,成为新新媒体时代情绪表达和网络交流的“新宠”。

  田英,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16级研究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