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前期东平府礼乐兴盛探析
徐瑞祥
蒙元前期,中原战火不断,但东平府却相对安定。东平行台严实父子崇儒兴教,重修东平府学。东平府学的一大儒学特色便是太常礼乐在府学的发展。本文旨在从地缘环境、社会背景和国家政策等层面探析东平礼乐兴盛的原因。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历代统治者以儒治国,崇祭祀,重礼乐,太常礼乐便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蒙元前期,统治者没有在中央政府建设礼乐制度,而是诏令东平府发展太常礼乐,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每逢祭祀,元廷便从东平征调乐工,《元史·礼乐志》中两条可证:
其一:
宪宗二年(1252)五月十三日,召太常礼乐人赴日月山。……祭毕,命驿送乐工还东平。
其二:
至元三年(1266)秋七月,新乐服成,乐工至自东平。……先是,召用东平乐工凡四百一十二人。接下来探讨太常礼乐兴盛于东平府的原因。
一、动荡的社会与稳定的东平
金末元初,蒙古军队所过之地“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屋庐尽毁,城郭丘墟矣”。公元1220年,东平严实归降,被封为东平万户。严实与幕僚实施了诸多发展生产、涵养民力的政策,保障了东平府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使东平府成了一块“乐土”。东平府的地理位置特殊,按金朝行政区划,东平处“四路”交汇之地,具有地缘优势。东平为山东西路的治所,其南为南京路,其东为山东东路,其北为河北东路,其西为大名府路。东平外围黄河、运河流经此地,水陆交通发达。东平的地缘优势也让难民汇聚到东平。
严实治下的“乐土”成为流亡百姓的避难所。东平府的安定与地理位置构成了太常礼乐在东平府兴盛的社会和地缘条件。
二、兴盛的东平府学与前朝乐工的依附
严实采纳宋子贞等幕僚的建议,兴学养士,延请了众多名儒共建东平。他派名士杨奂等到曲阜祭拜孔子,并将衍圣公孔元措迎归东平府。严实还聘商挺、王磐等任诸子师,又迎请元好问考试诸生文章。严实死后,严忠济袭职,着宋子贞主持重建府学,延请进士康晔和王磐为教官,“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才多于他镇”,“齐鲁儒风为之一变”。元好问曾对严实在这一时期的影响概述如下:故自开创以来,功定天下之半,而声驰四海之表者,惟公一人而已。东平府学重建太常礼乐彰显其对蒙元政府的重要意义。在东平避乱的难民中,夹杂着金国的太常乐工。他们带来了大量宫廷雅乐器物。严实认识到礼乐制度对政治统治的重要性,便令乐工排练操习,以备朝廷供奉之需。东平府学重建太常礼乐的基础就是聚集于东平的金国乐工和随之而来的雅乐器物。
另外,乐工集于东平还有源自蒙古统治者内部的客观原因,其一,蒙元政府缺乏对儒家礼乐制度的深层次的认同;其二,蒙元忙于征战,无暇顾及礼乐建设。
如此以来,东平府的太常礼乐在儒士与乐工的交流合作中,兴盛起来。后来得到蒙元统治者的重视,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使得东平府成为蒙元前期的礼乐中心。
三、蒙元对礼乐的政治需求与其礼乐政令
蒙元统治者在统治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礼乐的重要性。元太宗十年(1238)十一月,孔元措向太宗建议,应“搜刮亡金之散失礼乐”,于是太宗“令各处管民官,如有知亡金知礼器旧人,可并其家属徙赴东平,令孔元措领之。于本路税课所给其食。”蒙古政权认同礼乐之制当肇始于此。蒙古当政者一面令衍圣公搜罗亡金礼乐旧人,一面派司乐官员赴东平指授乐工。如《元史·礼乐志》记载“乃马真后称制三年(1244),太常用许政所举大乐令苗兰诣东平,指授工人。”元宪宗帝诏令严忠济立局,管理太常礼乐事务,这也是对东平府太常礼乐中心地位的认可,《元史·礼乐志》对此事的记载如下:
宪宗二年(1252年)三月五日,命东平万户严忠济立局,……五月十三日,召太常礼乐人赴日月山。……十一日,始用登歌乐祀昊天上帝于日月山。
忽必烈在礼乐治国的问题上显现出远见卓识,其居潜邸时就曾三次给东平行台严忠济下达关于乐工生活与日常操练的诏书。其一,宪宗三年(1253),“令万户严忠济依已降旨存恤。”其二,宪宗六年(1256)夏五月,“下教命严忠济督宋周臣以所得礼乐旧人肄习,宜如故事勉行之。”其三,同年(1256)冬十有一月,“敕乐工老不堪任事者,以子孙代之,不足者,以他户补之。”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伊始,便开始筹划祭祖事宜,“命宣抚廉希宪等,召东平太常礼乐人至燕京。……秋七月十一日,用新制雅乐,享祖宗于中书省。……八月,命太常礼乐人复还东平。”皇家祭祀,国之大事,而乐工征召自东平,足以表明东平府在蒙元前期的礼乐中心地位。
四、结语
在金末元初的特殊历史时期,东平府得地利、人和与天时之机遇,得以发展成为蒙元前期的礼乐中心。蒙元前期东平府的太常礼乐兴盛具有历史必然性。但在元世祖时期,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转而重视中央政府太常礼乐的建设,淡化了东平地方政府的礼乐地位,东平府的太常礼乐必然走上了衰亡道路。但无论如何,东平府昔日的辉煌应当被历史和后人铭记。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250357
徐瑞祥,博士生,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专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