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群众文艺发展的瓶颈
桂 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艺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受基础薄弱,发展瓶颈重重等因素的制约发展迟缓,本文以突破现群众文艺发展瓶颈的视角,阐述如何促进群众文艺的协调、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会议指出,加强发展群众文艺。适应经济发展而改变群众文艺发展道路,通过科学的指导思维方式来发展传承群众文艺事业,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达到人们精神需求。
一、群众文艺发展定位
人们在物质需求达到满足的时候,在精神方面得以支撑自身活动的方式,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称为群众文化。(一)明确的科学指导思想
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群众文艺的事业发展也逐步得到了清晰规划。明确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文艺特色事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文艺体系,以打造文化软实力强国。在发展群众文艺事业中,我们主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三个基本原则,培养出高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自信心,达到人民群众对群众文艺的切贴性和兼容性。
(二)深化改革的理念
沉着稳重地推进群众文艺的改革,把群众文艺发展成产业经济,与社会经济相挂钩,相互结合发展,确立群众文艺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利用经济市场来筛选、淘汰不适合人们的文艺文化,把适应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艺事业进行精品建设和推广,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地发展群众文艺事业,来满足全国人民的精神需求。
二、群众文艺瓶颈分析
(一)群众文艺发展不对称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但是文艺产业化和市场化还没有形成,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群众文艺大多是以传统民居文艺和大众文艺及国家主导文艺为主的发展形式,这些当中受到的经济影响还非常小;而国家主导文艺是我国群众文艺、文化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凸显出的文艺更加有价值,但是又不为民众所喜爱、传播,两者的不对称发展给我国群众文艺发展带来了阻碍;国家主导的群众文艺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没有经过市场提炼显得弱不禁风;而传统的民间文艺则经过长久的发展生命力更强大,却又难以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难以换取对等的经济效益和回报。
(二)群众文艺社会服务性缺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人民群众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需求,更多的是对精神文明生活的极大渴望。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主导群众文艺舞台走向乡镇、街道,深化发展群众文艺事业以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是,在这种群众文艺生活传播和探索中,最基层人民群众可以享有的文艺舞台还是非常少,原因是缺乏可供人民群众享受的文艺作品,群众文艺所传载的社会服务性功能小,没有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充分选择,没有体现出群众文艺事业的价值。
(三)群众文艺群众参与度低
基层的群众文艺活动,不仅活动少、需求满足度不高,而且人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积极性低,参与度基本上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使群众文艺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根基。群众文艺在发展扩散中,很少直接接触基层人员,更难得在基层人员中挖掘基层文艺人才,民间群众文艺就难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这些都违背了群众文艺的基本定位和科学发展原则。
三、时下群众文艺的发展选择
(一)协调性和针对性发展群众文艺在党的十八大中已经明确指出了群众文艺事业发展道路。在党的指导下针对现在的群众文艺发展不对等问题进行修复;在国家主导的群众文艺发展中需要引进先进的文化思想和公益文化传播来指导我国群众文艺的发展方向,但是切记主导群众文艺不能垄断群众文艺,更加不能脱离基层群众;国家、政府要深度挖掘传统群众文艺的保护和传承者,科学发展传统文艺。
(二)以服务为根基深入群众文化事业
单从经济产业结构来说,群众文艺属于第三产业服务行业,在与市场经济结合下,群众文艺产业发展落后,需要接受市场经济的筛选,所以需要明确以服务为根本目的来发展群众文艺事业产业,在群众文艺产业中要逐渐形成服务意识。这样才能长久发展出高品质、高质量的群众文艺文化。
(三)以群众为主的群众文艺发展
群众文艺是以群众为载体的第三产业。群众是群众文艺的消费者和传播者。要突破瓶颈一定要立足于群众,从群众的实际出发创作出更多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增加群众文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四、总结
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群众文艺发展产业化道路非常困难,但是前景也非常辽阔,在党的科学指导思想下,通过扎根于基层群众来发展群众文艺事业推动群众文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协调发展,真正成为我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需求。作者单位:桐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局 2314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