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缘来月山寺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9301
王德勤

  缘来月山寺

  王德勤

  中原大省河南历史悠久,遗产丰厚。

  博爱县的月山寺,与少林寺、白马寺和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古寺,是豫北千年古刹和第一佛教德道场。该寺由少林寺首任方丈法和大师的嫡传弟子空相广寿禅师于1158年创建,明清两代的鼎盛时期规模宏大,有房舍千余间,文武寺僧数百名,文僧习文、学医,武僧习武,传授“八极拳”。武林拳界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 武有八极定乾坤,即源于此。

  缘来随缘。阳春四月,我到博爱县出差。已到山前哪有不去拜访的道理,午饭后,我们一路上山,路上细雨绵绵。月山距离博爱县城不过六、七公里的路程,道路平坦,很是方便。不一会儿,就到了景区门口。门口出奇的安静,没有商贩,没有游客,没有车辆,景区的正门是用水泥雕塑制成的,中间是一个北极星式的球形体,象征八极,两边是四个正在练拳造型的小朋友。雨中抬眼仰望,月山朦朦胧胧,山水灵秀,真如仙境一般。

  进入景区正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足有20多米高直上山腰的台阶,台阶顶部建有石砌的牌坊,中间上书两个大字,“入云”,取自乾隆皇帝“月地由来号月山,蜿蜒一径入云关”一诗,字体古朴厚重。

  穿过入云牌坊,是一条绕山修建的环山水泥路,地势平缓,在道路和月山山体之间修有一条两米来宽的人工水渠,渠里水草丰茂,鱼儿戏水,悠然自得。月山因其地形似月牙得名,要到山顶,得先绕过3公里多的“月牙”。

  第二道山门名叫御道,登上几十级台阶,向左一转弯,就来到了月山寺正门广场。月山寺座北朝南,正门古香古色,红墙绿瓦与四周的绿树鲜花交相呼应,更显出庄严与凝重,两侧铁红色的围墙隶书八个大字,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不大的寺门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匾额“月山寺”。门柱两侧题写着一副对联,“千岩万壑收明月,古柏长河祝永泉。”门庭右侧立有石碑一块,是“大明禅院碑记”,门庭左侧立的是“长生碑记”,两块石碑记载了月山寺的因果。

  天王殿是进入寺门的第一殿,可称迎客殿,迎面供桌上安放的是白玉雕制的弥勒佛像,正忙着笑天下可笑之人呢。两边的门柱上张贴一副字数不少的对联,“终日解其颐笑时事纷纭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意思可能是说弥勒佛超然物外的高度和境界吧,天王殿的两边分别是十八罗汉堂和送子观音殿,香火旺盛。转过身来,弥勒佛背后,面对大雄宝殿的是韦陀佛像,他手拿金刚杵的姿势显示了本寺接纳往来僧众的能力和条件。

  月山寺的核心建筑是大雄宝殿,气势雄伟,设施齐备,是寺内众僧讲经说法、上下早课的地方。大殿左侧伽蓝殿,供关公、赵公明两位财神;右侧三佛殿,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三佛。月山寺新当家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自为大雄宝殿题写了新对联:“妙谛证拈花万户千门皆成宝地;明心同指月十洲三岛普现金光。”这也许是寄语月山寺继往开来的新篇章吧。

  绕过大雄宝殿,后面中间大佛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菩萨,并无特色。殿前右侧的“连环井”堪称奇观,两井距离不足两米,传言其一井水甜,一井水苦,水脏,我没勇气品尝。院落的左右配殿依次是:滴水观音、玉菩萨;地藏殿、往生堂。

  大佛殿的后面是大士阁。临近山顶,地势颇高,虎据风水至要。大士阁分为三层,整体木制,空间比较狭窄,看上去南北跨度不过六、七米,除去供奉佛像占地,狭窄程度几乎可以和山西的悬空寺媲美了,游客需逐个上楼参观,东侧楼梯上西侧楼梯下,边看边走,几乎不容停留。阁中供奉着新近重塑金身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仪态端庄。大士阁是月山寺的灵魂所在,阁名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二层匾额“极目中原”由书法家王铎题所写,大气恢宏,磅礴万里。

  大士阁附近的五祖殿历史悠久,据说曾是当年僧众教学传授八极拳的地方。大殿坐北朝南,里面供奉着月山寺的五位供勋祖师,中间是空相;左边是广恩、苍山;右边是云峰、古峰。他们都曾经为月山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月山寺景观优美,佛学渊源深厚。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到此观光游览,题诗作赋。长寿的乾隆皇帝也曾经三游月山寺,题诗“金山行影几千秋,方锁高峰水自流,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盛赞月山寺美景。

  下山不走寻常路,我顺道右侧的青石小路,路的两边是茂密的竹林,空无一人,幽静非常。过了六公塔和凤凰台,就来到了七星塔,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塔群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修建,塔下地宫安放了各位往生方丈的舍利,基础是石材,1米以上用青砖砌成,算上塔尖高度不超过10米,倒也庄重,素穆。

  走出月山寺,雨停,云开日出。围着月山,是个围山转的水渠,漫步渠边,欣赏着水渠里的荷花和游来游云的锦锂,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恍然世外。

  这个水渠其实很有来历,名叫转山渠,也称引丹渠,建于1974至1979年,历时5年,总长近33953米,开凿隧道32条,渡槽10座,总用工460万个,动土方48万立方米,砌石11万立方米,能灌灌山区土地2万余亩,是博爱县一项浩大的群众性工程。至今,这条转山渠仍然起着两个极其重要的作用,泄洪除患,灌溉农田。这是人定胜天的力作,是新时代主人翁书写的宏篇巨制。

  斗转星移,岁月轮回。空相法师不会想到,公元2013年深秋,他的少林弟子释永信方丈登临月山,和弘法寺、相国寺的同行们一起,共同鉴证了月山寺新的归宿:月山寺归入少林实业,恒湛法师来寺担任住持,宣扬佛教禅宗及少林文化,结缘十方信众。至此,这座少林高僧创建的知名古寺,华丽转身成为少林名寺。一切的一切,也许都是前世结下的缘……

  名寺有高僧,古德法师就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好多僧人和居士都来找他释禅,有人听他讲经后,顿时豁然开朗,要求留寺长住修行,以求宁静,远离红尘。古德答道,你的身体是宇宙,呼吸是梵唱,脉博是钟鼓,两耳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随处都可修行啊,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世事莫不如此,没有贪爱和欲望的人,就没有束缚。

  忙吧,我们没时间老,说得多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