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归化异化策略对中国近代翻译的影响
毛燕丽
翻译应靠近读者,还是应靠近译者,这是译界一直以来争论的话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救亡图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优秀译作。然而在中国近代史的不同阶段,社会特点有所不同,反映在翻译策略则是归化多还是异化多?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翻译策略,并总结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原因。
一、引言
施莱尔马赫在1813年柏林皇家科学院做的一个演讲,题为《论翻译的方法》指出,“译者要么尽量不打扰原文的作者,让读者靠近作者,要么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近读者”。翻译家如韦努蒂指出,归化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可以看出理论的描述大致相似,而具体应该采用哪一种翻译策略,哪一种翻译策略更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实现翻译的价值需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二、近代中国特点
鸦片战争前“天朝大国,物产丰富”,中国的统治者还处在梦境之中。尽管清朝末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地位,自给自足的现实让人们安于现状,自我麻痹。1840年当英国人为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发动鸦片战争,至此中国人的“天朝大国”梦顷刻破灭,中国也因为为清朝政府的腐朽、退让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漫长而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国人并非都是麻木的,一拨又一拨有识之士,走到了历史的前端,开始了救亡图存之路。自1840-1949年先后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救国的探索经历。
三、翻译策略选择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我国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初始阶段是在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甲午战争之后,我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因此翻译推广西洋小说被当作教育民众、民族振兴的工具。由于当时小说被用作改良社会的工具,大多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夹译夹作、改写改译。因此,我们可以把当时的翻译总结为以归化为主调的翻译。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带动下,翻译界刮起了一股欧化风。1935年,鲁迅明确表示反对“归化”,主张“尽量保存洋气”:所谓“洋气”,就是“必须有异国情调”。(陈福康.1992)在鲁迅、瞿秋白等人的倡导和带动下,异化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归化论和异化论都有所发展,但总体上归化论仍占优势。1956年,卞之琳发表的莎剧《哈姆雷特》新译本,取得了“形神皆似”的效果,是异化论道路上一大成功典范。
四、中国归化异化之争
中国的归化与异化之争源于1998年刘凯英在《现代外语》上发表的名为《归化---翻译的歧途》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尖锐地批判了归化异化的弊端,指出归化译法的主导地位,并总结了归化在我国的几种表现:滥用四字格成语;滥用古典词语;滥用抽象法;滥用“替代法”;无根据地以形象化和典故化。目前我国主张异化的代表人物是孙致礼,他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走向异化》一文中,分析了19世纪这一百年的文学翻译,提出“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论断”。而蔡平等人同意孙致礼的论断,提出,“文学翻译应该以归化为主。”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沟通,让译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因此,翻译的本质和目的决定了翻译是一个语言的归化过程,文学翻译也不例外。”
郭建忠对归化异化持辩证的看法,认为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应该从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来考虑。葛校琴则认为,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来看待归化和异化,不能不做分析而一味跟风。
五、结语
无论哪种翻译策略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只要根据这个目的去恰当选择翻译策略,顺应时代的需要,翻译的作品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归化异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身并不存在矛盾,好坏的评价取决于翻译背景。西方的归化异化思想对近代翻译实践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在不同时期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哪个更好,哪个更能体现翻译的价值,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但是我认为,符合时代需要的,符合读者需要的,能实现文化传播的,有利于推动时代进步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或许综合运用归化异化两种策略,也许更能够体现翻译的价值所在。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127
毛燕丽(1990—),女,四川简阳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历(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