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能力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唐山文学 热度: 18469
袁妮子

  语言博览

  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能力思考

  袁妮子

  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无论哪一专业都要学习英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很多高校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翻译能力。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将从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入手,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现阶段我国英语翻译人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各个高校都加大了对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高校对英语翻译的重视程度并不够,特别是面对开放式网络环境,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增多。

一、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一)对英语翻译缺乏重视

  虽然高校教育重点并不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很多高校在教育上依然将考试作为教育重点,这也成为了我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如很多高校将英语四级考试证书与毕业证或学位证联系在一起,如果学生在毕业前没有取得全国英语四级证书,就得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因此,很多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但效果很不理想。在整个英语四级考试中,与翻译有关的题型仅为整个考试的5%,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样,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也很少涉及翻译,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一些题目,且仅限于理论,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学生的翻译水平较差。

  (二)现有英语翻译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陈旧

  很多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都采用学生做题,而后教师讲解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形式单一,还很陈旧,与现代大学生性格严重不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差也就理所当然。由于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习与考试中很容易出现编造的情况,使翻译与语句本意差距较大,这样一来,也就使翻译题目成了丢分最多的地方。

  (三)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意识不强

  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较差,还与他们学习意识不强有关,主要是由于学生习惯于用汉语思维解释英语,而没有从英语角度翻译,这样就导致所翻译出来的语义成了词汇的堆积,也无法精准的应用英语时态。一般而言,英语语句与时态的关系较大,多数语句在表达上均为被动形式,而汉语正与其相反,所以学生也就无法准确翻译。此外,在英语语句中,多以长句为主,而汉语却以短句为主,所以很多学生并不能适应这种翻译方式,也很容易出现翻译漏洞。同样,缺乏词汇量也是影响学生翻译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已经在各个高校普及,所以,在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中就要将网络融入其中,利用网络进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如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内,高校可以设置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大三上学期开展英语翻译必修课,强化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下学期开展英语翻译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学习翻译,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奠定好基础,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尊重。同时,无论是哪一学年的英语翻译教学都要适时地引进网络,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完成学习,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在网上阅读英美报刊,如《Baltimore Sun》,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二)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

  高校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英语教学上也就不能像中小学生一样受束缚,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翻译学习中。同时,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进来,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谷歌上的翻译软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翻译困难就可以利用该软件翻译,但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切忌过于依赖该软件,以免影响自身学习。

  (三)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为防止学生在翻译中发生错误,就要做好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相同的词语很可能产生理解偏差,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st straw”,它的直译为最后的稻草,而在汉语中就要理解为救命稻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介绍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增强学生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还要适当结合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这也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措施。

三、结语

现阶段英语翻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面对这一现实就需要高校做好学生翻译培养工作,将翻译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并正确应用网络进行教育,选择合适的网络翻译软件,让学生适度使用,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459000

  袁妮子(1982—)女,回族,河南济源人,硕士,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