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演进中的环境因素
——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有感
夏晓敏
《枪炮、病菌与钢铁》采用独特的视角,跨学科的方法,以公元前11000年为起点,用不到500页的篇幅呈现了凝练而又不失精彩的13000年的历史演进,深入分析了形成历史的最广泛模式的成因—病菌、政治组织、文字和技术,并进一步指出促成这些成因的终极原因—粮食生产,深入地剖析了环境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的皇皇巨著《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以耶利的问题为切入点,(耶利的问题是“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运用地理学、考古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及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阐述了13000年以来各大陆上人类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的原因。最终,作者指出各大陆所面临的不同自然环境造成了各个社会发展轨迹的不同。人类起源的地点和祖先都是相同的,所以最初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之后人类迁移到不同的大陆,各大陆可驯化的动植物情况的不同拉开了它们各异的发展序幕。环境通过作用于粮食生产而影响各社会的发展程度。
每个地方所处环境不同影响着该地粮食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当地的气候条件、可驯化作物和牲畜的野生祖先、地形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一些地方,通过当地人对当地动植物的驯化使得粮食生产独立发展起来,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是通过引进其他地方已经驯化好了的作物和牲畜发展粮食生产,甚至,还有一些地方至今都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新月沃地是驯化动植物最早的地区。这主要受益于新月沃地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同新月沃地一样,新几内亚和美国东部也有本地的粮食生产系统,但是受环境影响它们都存在着缺陷。直到后来新几内亚和美国东部从别处引进了作物,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随之人口也大大增加。
加利福尼亚、阿根廷大草原、澳大利亚、欧洲西部等地区至今都没有发展出粮食生产,其原因与新几内亚和美国东部相类似,即受当地的自然环境限制,它们缺少可驯化的牲畜和谷物的野生祖先。但是这些地方的人远没有美国东部和新几内亚的居民幸运,可以从别处引进作物。沙漠把加利福尼亚的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印第安人与亚利桑那的农民隔开,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引进。一片片狭窄的海域把澳大利亚大陆的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族群同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的粮食生产者隔开,使得作物和农业生产技术难以传入澳大利亚。难以克服的地理或生态环境障碍阻断了这些地区再次成为粮食产地的机会。
各地粮食生产出现的早晚及其发展程度决定了当地居民的不同发展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们之后的命运。简言之,这一系列的反应是以枪炮、病菌和钢铁为纽带的。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那些在粮食生产上占有优势的族群,在通往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道路上就会取得领先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粮食出现后,可供人们获取的卡路里增多,这样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人口密度大幅度地增加。此外,粮食生产者除了养活自己外,多余的贮藏起来的粮食还可以养活国王、官员及其他专门人才。这使得政府的出现成为可能。粮食生产带来了稠密的人口和定居的生活方式。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即没有亲属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共同决策的难度上升、经济方面的问题及空间受限,这些问题的解决就使得组建政府、实行中央集权成为必然选择。
其次,产生巨大作用的是驯化的牲畜所衍化出来的病菌。其实,人类许多传染病的病菌最开始都是动物所感染的与之相类似的祖代病菌产生突变而衍生出来的。一个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事实是病菌在过去的战争中发挥的巨大威力。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战争中死于战争引起的疾病的人比死于战斗创伤的要多。
粮食生产同样决定着文字的出现与演进,新月沃地和墨西哥是世界上独立发明文字的地区,完全是因为该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得早。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没有粮食生产,这个社会便不可能产生文字。
此外,粮食生产在技术的发展史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粮食生产到定居生活再到财物的积累及专门人才的出现,都在为技术的发明做准备。在人类进化中粮食生产第一次使发展经济专业化社会成为可能。这种社会是由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养活的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专门人员组成的。
粮食生产及社会之间的竞争与混合,催生了征服的直接原动力: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病菌、文字和技术。它们推动历史不断地向前演进。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掌握着这四组动力的族群就比那些受环境限制而无法掌握它的族群更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压倒性的优势。环境这一终极原因,拉开了拥有粮食生产的地区和没有粮食生产的地区间发展进程的差距,决定着这些族群后代的不同命运。每个地区、族群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历史。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637000
夏晓敏,女,山西忻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