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恩师流芳翰墨香——怀念林世堂先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辽海散文 热度: 18836
吴宏富恩师流芳翰墨香
——怀念林世堂先生

  吴宏富

  

  吴宏富

  笔名吴晓、丁克文,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1963年出生,浙江新昌人。1989年毕业于杭大中文系,高级策划师。现任当代化工杂志社副社长兼浙江办事处主任。已在全国50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发表各类稿件万余篇,计千万余字。目前已完成编校林世堂先生的四部手稿。

  一个尘封了18年的手稿纸箱,被一群不忘初心、身怀感恩的学子们轻轻地打开。

  这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学生”,他们中既有昔日的新昌中学文科状元,又有如今的高校领导,还有远在海外工作的同学,更有一批从文从教、从政从商的学生……如今他们都怀着崇敬之情,戴上老花镜,端坐电脑前,一下一下认真地敲击键盘,整理起老师的56本约550万字的文学遗稿。同学们都希望能将凝结着老师毕生心血的各类作品尽快付梓,留传于世,发挥其“以文化人”的价值和能量。

  这位让学子们思念不已、难以忘怀的老师就是林世堂。

  林世堂 (1915年-1998年)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受业于国学大师吕思勉、古文学家钱基博、词坛泰斗夏承焘门下。学生时代即在报刊不断发表文史作品,文笔优长,擅长诗词,受到文学界和新闻界瞩目。林老师生于宁波,却是新昌人的好教师、好诗人、好学者。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承传,自幼好学深思,忧国忧民,大学毕业后,在育才救国思想推动下献身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受教者数以千计,可说桃李满天下。

  战争年代,林老师是一位勇敢的文化战士;和平时期,林老师更是一位尽职的辛勤园丁。解放后,他到浙江省重点中学——新昌中学任教。1958年,以言论获咎,被“劳教”20年。1978年平反后,新昌中学用无限深情迎回了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师。岁月的劫难,虽在老师的容颜上刻印了痕迹,却不能磨损他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林老师其时已64岁,仍诲人不倦,勤奋敬业,一如既往,并加倍努力,潜心执教治学,并带动年轻教师成长,深受同行及学生的爱戴。

  20世纪50年代,流传着林老师的一则笑话。说新昌中学有一位林姓教师,只知读书、上课,其他一概不知。有一次,他想缝一颗纽扣,没有针。他跑到街上文具店买针,营业员告诉他,这是文具店,不卖针,建议他到杂货店去买。他才若有所悟,但又问:“什么叫杂货店?在哪儿?”一位教师,不知什么店卖针,也称笑话了。后来,县成立小学教师进修班,林老师当了进修班的兼职语文教师,成为老师的老师;后来在县级机关干部业余学校任教,担任电大新昌站的辅导教师……凡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为他深厚的国学基础、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折服。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公认他是王牌语文教师。

  林老师在新昌中学任教多年。不少新昌人父子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名气和威望遍及新昌。我作为新昌中学80级文科班学生,能聆听林老师的教诲,真是三生有幸。正是受林先生的影响,我走上了从文之路。他那宁波腔的普通话,丰富的语文知识,整齐的板书,隽永的作业批改,虽时隔35年,仍恍在昨日。

  离校后,我与林老师见面机会不是很多。记得1992年国庆,当时我还是医药报的驻地记者,看到新昌广电正在进行“最美老师”的宣传活动,便和另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同学,一起专访了林老师。林老师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解了他正在编纂历代诗话诗评,工程巨大,一定要赶在有生之年完成。当时,我看到他的斗室里,满是书和整齐的卡片。其间,我给林老师拍了一张照片,老师坐在书房,背靠书橱,微笑着,手里拿着书。照片洗出后,老人十分高兴,说是拍得好,要加洗100张送人。这张照片至今在新昌中学的网站上挂着。更加意料不到的是,时隔20多年之后,我会亲手整理林老师的书稿,汇编《林世堂诗文集》。正如同学诗中所写“每逢夤夜誊遗稿,几度依稀教诲时。”

  林老师国学根基浓厚,擅长作诗赋词。他将新昌大佛、千佛禅院、天姥山、穿岩十九峰、刘门山和长诏水库等旅游胜地尽收笔端,抒情创作新昌竹枝词多首,宣传新昌的秀丽风光。《长诏水库题咏》一诗收录入《新昌县文化志》和《新昌县地名志》。

  新昌大佛享有“江南第一大佛”的美誉,林老师为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撰写的楹联,更是大气张扬:一象独蹲,圣地苍生霑法雨。九狮环拱,普天群黎沐慈云。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社会活动家程思远书写。离“大佛寺”牌坊不远,锯解岩旁的“悟真亭”联“心意诚时佛可见,功夫到处石能开”也系林老师所撰。还有新建外山门那长联,是林老师1991年所撰,大佛寺方丈悟道改联,镇江焦山定惠寺和尚茗山书写:飞凤参禅蟠虎闻经,大佛巍巍兴古刹。灵旗凌空木鱼醒世,祥光烁烁耀新昌。

  林老师以其学识之长致力于地方史志研究,先后担任《新昌县志》编纂顾问、县政协文史委指导师、新昌《大佛寺志》编委、新昌县文联顾问、新昌县第一至四届政协委员,为新昌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颇具特色的《新昌诗话》作为新昌地方史志丛刊,第二辑出版的单行本于1995年发行。这是林先生在古稀之年发奋写成的,何等难能可贵啊!新昌人民把它作为史诗来读,评价很高。该书文笔酣畅,清通流利,读来轻松愉快,津津有味。《新昌诗话》以一个县域为范围写地方性“诗话”,不仅在新昌是一项拓荒和奠基性的文化工程,即便在文艺评论和地方史志研究领域内,也属独树一帜的创举。时任《新昌地方史志丛刊》主编的陈百刚如是评价—林老师一生攻苦食淡,弃华尚素,高雅如兰:此花不是上林花,浅土薄泥也长芽。金谷园中无旧迹,钟情只在野人家。

  这首“为友人题画兰”诗作为其代表作,入选《中华诗词学会人名辞典》,诗如其人,名副其实。

  林老师的文字生命,愈到晚年愈是光彩夺目。

  古稀之年才退休的他更加忙碌,孜孜以学、笔耕不辍。他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是常人的一倍。就这样,林老师在垂暮的20年中,硬是把失去的时间,高效率地夺回来了:《李白梦游吟的和诗》《秋瑾到过新昌》《沃州山禅院记注释》《新昌竹枝词》《石城与佛教的因缘》等一篇篇诗文,见之于《中华诗词》《浙江诗词》《绍兴诗词》《天姥新吟》《绍兴文史资料》《新昌文史》《新昌文史工作通讯》《新昌政协文史资料》《新昌政协简讯》中。

  林老师发现我国现有的古诗论、诗评缺少系统性专著,于是一头扎入书山,廿年如一日,潜心编纂,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富而宝贵的遗产,他的《历代诗论选》将散落在诗歌王国的名人名家诗论,从90多部专著中精心捃摭,多达630余条,各家之说并陈,有助于读者明辨是非,开阔视野。

  ——《诗评彙纂》不仅是一部研究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资料工具书,更是一部极富创造性、含有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每一专题后面有作者的一篇 “概述”,见前人所未见,言前人所未言。

  ——《史记人物集评》汇集了历代名家评论、歌咏《史记》中历史人物的诗文,更有作者独到的见解,是一本读《史记》的有益参考书。

  ——《诗话类钞》约130万字,系从200多种诗话、笔记中摘录有关古典诗歌的条款,分类编排而成。全书分体制、评论、创作、人际和名篇五大类。该书可补经史等巨著之不足。

  ——全面编纂古诗论诗评,从中国第一句诗论诗评开始到清代为止,裒辑而成一部350万字的巨著 《诗话裒辑》,手稿多达34本。裒辑者,汇集而编辑也。足见其付出之艰辛。

  另外,《语林散叶》和《写作的故事》是林老师结合几十年的从文从教经验,在语言之林撷取的一些古今中外有关语言的小故事。作者借此畅谈语言文字的常识,透析相关的知识节点,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林先生一生治学勤奋,成果累累,著作等身,总计不下600万言。主要著作有:《写作的故事》《怎样学习中国语法》《常用字辨》《古典歌名诗篇集说》《诗评选笺》《新昌诗话》《剡溪诗话》等等。还有一些尘封18年之久的书稿,作为林老师的学子,我们相信他的心血不会白流,我们的工夫不会枉费,因为我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强音里,已嗅到林老师笔墨的馨香!

  责任编辑 潘 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