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家的腊八节

时间:2023/11/9 作者: 辽海散文 热度: 18374
李长锁

  我家的腊八节

  李长锁

  

  李长锁

  祖籍河北遵化鲁家峪,出生于京东玉田县许庄子,下过乡,当过兵,转业到鞍山物资局,常有新闻稿件和理论文字散见于中央和省市级报纸杂志。退休后常趴在电脑桌上学习码字,偶有小说散文见于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现为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鞍山作协理事。

  刚进腊月,那些赤橙黄绿、五色缤纷,源自天南地北制作腊八粥的各种干鲜果品、黍豆杂粮,早已摆上大小超市的食品摊位,走街串巷的流动摊贩“和田大枣、云南纸皮核桃”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股股腊八粥的馨香,迅速向家家户户弥漫开来,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到啦!

  在数九寒天的腊八节,倘若再喝上那么一碗香甜可口、回味浓郁的腊八粥,那种温馨,那种静谧,真是令吾辈陶醉不已。

  据考,腊八节乃从天竺传入,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之久,每日只食一麻一粟,待得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恰逢是那年腊月初八。众僧侣不忘佛祖成佛之苦,将每年佛祖成佛之日定为腊八节,喝腊八粥以示纪念。自此,华夏儿女援引祖辈习俗,每年腊八家家团聚喝粥,并借此祭祖、敬神、逐疫。

  儿时,我家经营一爿当地小有名气的“庆丰德”糕点作坊,平时一日三餐均由妈妈打理,但每逢腊八粥的制作非爸爸莫属,因为他从小在餐饮行业拜过师学过艺,那会儿不仅是糕点作坊的“大掌酢”,还是餐饮业的一把好手,当地人称“大厨李”。尽管年根儿糕点业忙得脚打后脑勺,但爷奶不依,因爸爸熬制的腊八粥有其独到风味。

  熬制腊八粥应该是一台综艺节目。因我家经营糕点作坊,各种食材应有尽有,什么南方产的桂圆、白果、酸梅、糯米呀,北方产的大枣、核桃、栗子、葡萄干呀,地产的粳米、小米、黍米、花生以及各色豆粮,爸爸都是亲自挑选,亲自配比,亲自浸泡。就连烧大灶的劈柴,爸爸也是精挑细选,自己动手劈制。为了让全家人按时喝上腊八粥,每每腊八的午夜时分,爸爸就开始刷锅添水燃灶,将头晚清洗泡发妥当的干鲜果品、黍豆杂粮等,根据粥料成熟难易程度,分批次倒入堂屋的那口大锅。爸爸说,这样熬出的腊八粥盛到碗里能让食客分清腊八粥料,逐一品尝出各种料香。

  灶膛内劈柴噼噼啪啪爆响,红红的火苗不时窜出灶门儿。锅内的水汽,顶得锅盖啪嗒啪嗒颤动。尽管室外被冰天雪地包裹着,室内却温暖如春。爸爸的脸膛被灶膛的火烤着,被锅边冒出的热气熏着,尽管汗渍淋淋,但那股喜悦满足感却溢满整个房间。他一会儿添粗劈柴,一会又换软柴。为防粥料粘锅,爸爸还时不时地掀开锅盖,用长木铲一会儿搅动搅动锅边,一会又搅动搅动锅底。就这样,大火之后改文火,那咕嘟咕嘟的翻腾声,淡淡飘出的腊八粥香气儿,不由得你不咽口水。

  爸爸在这边熬制腊八粥,那边妈妈也没闲着。家乡的风俗是“荤冬至、素腊八”,因此,妈妈烩制的是一色清淡菜,炒豆芽、炖豆腐、拌芫荽根、浸芹菜梗,再用杏仁、花生仁、芝麻、松子仁配菜,佐以葱姜蒜末盖帽,辅以香油压顶,看上去清清爽爽,吃进嘴里那才叫香醇可口呢。

  粥菜做好后,爸爸带着我,恭恭敬敬地将擦洗干净的细瓷碗盛满腊八粥,连同筷子,端放在先祖的灵位和佛龛前,然后上香,祭祖祭神。母亲则领着姐姐,端着盛放腊八粥的钵盆,逐一给家中饲养的骡马、牛羊等家畜家禽的食槽分发,让它们和我们一起过腊八节。礼毕,家人才团团围坐一起,开始喝腊八粥。直到现在,那腊八粥的香味,父母忙碌的身影,还有过腊八节的画面还印在我的脑海里。

  北齐诗人魏收在《腊节》一诗中写道: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谓,藉此慰中情。长大后,我离家上学、参军,又转业进城。爸爸妈妈在这期间,先后离我而去了。但对于每年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我们依然乐此不彼地遵循着,因为那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根基。

  责任编辑 潘 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