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田永元的路海空

时间:2023/11/9 作者: 辽海散文 热度: 19339
晓凡

  田永元的路海空

  晓凡

  

  晓凡

  原名范长钰,山东人,中共党员。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人、干部,辽宁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当代诗歌》月刊主编,《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辽宁省文联第三、五届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

  这里所说的路海空,并非我们惯常书写的陆海空的笔误,而是纯属田永元先生个人人生历程的路、海、空。

  文学圈里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或编辑工作的人,大概都知道田永元刚刚成年,就带着满身豪气和火车头的腾腾热浪,不顾一切地连冲带闯,撞开了文学的大门。铁路之路,路之上的燃煤机车,就是他生活与创作的原点。对于田永元来说,萌发于这个原点之上的冲劲闯劲十分紧要,若是少了这份执着的热情和参与精神,恐怕就难以造就这个百折不回,总是乐观向上,在行进中不断歌唱的诗人了。

  本该路路通的田永元,在他少年时代的末尾,就遭遇了重重坎坷。刚从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当上了火车司炉,在风鸣火吼的火车头上,满心喜悦地挥汗如雨,并为此写下了真实展现心灵历程的抒情短章。一个刚刚上路的非专业文学青年,第一批处女作,就达到了大体可以发表的程度,且有相当一部分诗作能让编者读者留下印象并记住作者的名字,是多么难能可贵呀。过去的辉煌,只能说明田永元基础的雄厚和扎实。新的发展和变化更见其对文学的执着和功力。

  当中国跨入历史新时期,在新的生活面前,田永元更加激情澎湃,诗如泉涌,组诗一个接一个,问世的诗集一部接一部。他的路越走越宽广,对人生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笔下的作品更是喜怒哀乐皆文章。他的长篇纪实文学《神仙王国里的酸甜苦辣》(辽宁大学出版社)是一部从文学形态到思想容度都属上乘的作品,可惜我们的文学评价总是眼望高空,很少平视底层民众,如果能到300万铁路员工中去做个调查,大概就会体认这部作品的厚重价值了。在沈阳铁路局的大虎山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在一起哭诉说:田大哥这部书,把咱多年经受的苦辣酸甜都给说透了,咱从心眼里感谢他。湖北江岸机务段工友们听说写过《神仙王国里的酸甜苦辣》的人要到段里来,自发地排成长队,隆重热烈地夹道欢迎写出了他们真实心态的诚实作家。上海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和全国各大机务段的机车乘务员们的几百件联名信函、联名电报向作者表示敬意。据此联想到我们的评奖办法,这里专指纪实文学的评奖体制,仅仅靠几位文学圈内的人士来议论审定,久而久之,难免会有缺失。还是应该打开大门,让传主及特别与之相关的人士也能在评审过程中发出声音,这样做应该能够避免偏颇和遗珠之憾。我既非报告文学作家,又非理论批评家,冒昧发出这样的议论,想来应当不会被误解。

  2005年,田永元告别铁路,投身到烟台——大连海上轮渡建设工程,开始他的海路生活了。

  从铁路到海路,是一个大飞跃、大转折,田永元在那里担任高级顾问的实际职务,许多高层决策,他都热情地参与其间,同时做了许多具体工作。这对他后来形成的长篇报告文学《海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都是重要的积累。创作需要才能,但是只靠聪明才智万难写出厚重作品,尤其是长篇报告文学。我读《海路》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部非常沉实的作品,它的架构是钢筋铁骨的,散点透视的生活碎片,在这个大视野的架构中,成为一个个闪闪发光的亮点,展示出浩大工程建设的艰苦与壮丽。在一些细微的亮点上,我们能够读到作者心灵暨情感的闪光,有些华彩段落,简直辨不出哪是作家的书写,哪是工程建设者的叙事抒怀。这种“模糊”有时就是衡量作家生活深度和笔力的一种尺度。《海路》很少使用统计数字和经济报表,这一点跟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大不相同,它致力于让读者知事、识人、见人心,纵然在说事,也总是让你识见人的灵魂。在描写工程建设的长篇纪实文学中,《海路》是一部不多见的、相当独特的作品,所以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好评。值得特别提到的是临近退休年龄,已经从铁路局直属机关领导岗位退居二线之后,田永元仍然怀着极大的生活勇气和创造激情,“身入”海路,以两年多的汗水和心血,凝成这部力作。相信《海路》不仅仅是田永元个人创作中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纪实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田永元的《海路》尚未完工时,他又应聘出任《鸭绿江》杂志主编了。他到任的时候,《鸭绿江》像国内大多数省级纯文学杂志一样,是个严重缺粮户,资金短缺,难以为继。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想方设法筹集办刊资金。而资金来源已经不能依靠所谓“皇粮”,必须自己想办法。于是,他从海路转到空路,开始起飞了,不是飞到各地去拉赞助,而是去寻找合作伙伴,为刊物争取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充分发掘文学杂志在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价值,打好经济基础。他空路来去,不辞辛苦,有时一周要飞三四个城市,还要不误审稿、编稿、发稿。这项工作的辛酸和劳累,是一般人很难承受的,但是他熬过来闯过来了。结果是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刊物的管理和运营,再也不拖欠工资和稿费了,刊物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此后他又受有关部门的邀约,参与了一家大型杂志的实际工作。

  田永元何以能够在他海、路、空的人生道路上总是知难而进、乐观向上、行则必果呢?他最近发表的一篇散文似乎蕴藏着答案:

  于是我想向春天说:感谢春天,是春天给了我蓬勃丰富的思想,当一切幻想和梦想还在严冬的重重包围之中时,春天,是你给了我最好的昭示——一些看似渺小而又微弱的力量和事物,正是在春天获得了无穷的勇气。也正是春天,使我们获得了生命,获得了不可战胜的力量。……我还想对春天说很多很多,然而,我知道,我在春天里要做的事,更多。

  ——田永元:《我对春天的诉说》

  好一番发自肺腑的动情的“诉说”,话语不多,意味深远,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孙洪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