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周庄
郑汉和
郑汉和
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新农镇人民政府。常有散文作品发表于《东港通讯》《东港新闻网》等媒体上。2015年作品《烟雨张家界》和《映山红花语》入选丹东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二十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评选大赛。
我是踩着春天的脚步与周庄邂逅的。
从我认识周庄的那一刻起,它在我心中就是一首古典隽永的叙事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让我想起马致远笔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却没有“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
周庄,是一个有着唐宋孑遗、元朝踪迹、明清特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千年古镇。层层叠叠的屋檐,曲径通幽的小路,如月似弓的拱桥,还有那潺潺淙淙的流水,勾勒出周庄昨天与今夕的风貌,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我喜欢周庄用青石板铺就的平平仄仄的小路。周庄的小路,多数一旁临街,一旁临水,街水相映,自成风格。周庄的人家多半也是临水而建,枕河而眠。沿街布满了商铺作坊,酒肆茶馆,各种饰品摆件琳琅满目,各种风味小吃尽展古镇地域特色,古色古香的字画古玩更是彰显了千年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在周庄的小路上,可以看到周庄人或忙或闲,忙的周庄人在精心打理自己的生意;闲的周庄人或临水垂钓,或以牌会友,或以棋怡情,或在林荫下捧一本书优雅地品读。不管是忙是闲,周庄人过着像他们小镇一样的平静恬淡生活。
“踏上青石板路,岁月越走越长。”唐人从这里走过,宋人从这里走过,元明清人从这里走过,他们留下的是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周庄。多情的诗人从这里走过,他们留下了“小街流过多少岁月/依旧是昨日的韵律”的感慨诗行。今天,我们从这里匆忙走过,我们收获是一份闲情逸致和恬淡幽雅的生活。
周庄小路,一端连着历史的深处,一端连着外面的精彩世界。
我们一行相约,坐上周庄的乌篷船,船在水中行,人在诗中游。一位30来岁的船娘一块蓝布包头,身穿小花大襟短袄,花布滚边。腰间系一抹蓝布百褶小围裙,唱着吴歌小调,那悠扬的旋律和独特的腔调,散发着浓郁的水乡韵味。船娘的歌声醉了一脉溪水,醉了船上的游客,也醉了两岸的依依垂柳。
周庄的水柔情妩媚,它把两岸的风景和繁华一并揽入怀中,构成了一幅水中画卷。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无限联想力,写下了“周庄是水的童话/周庄是水的歌赋”的佳句。
周庄的桥与水是一对孪生姐妹。“桥是张开的弓/水是颤动的弦”。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桥一道风景,一座桥一种风格。在众多的桥中,双桥驰名中外,旅美华人陈逸飞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传世名画。诗人骚客也以双桥为题材,写下了“双桥弯腰/托起匆匆的脚步”和“哪怕做一座终生弯腰的石桥/负载尘世留恋的脚步”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双桥挽留住夕阳。我站在夕阳下,有缘与双桥站在一起,与双桥一起回望历史,回望陈逸飞和他的《双桥》,走进历史的伤感。
脚步匆匆。当我走进沈万三的故居沈厅时,这位元未明初江南巨富的各种传说、坎坷人生纷至沓来。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泥塑无不展示他的富有和传奇人生。他一生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
沈万三不但经商有道,靠周庄水运发迹,还是一个美食家,他聘名厨烹调各式佳肴,并冠以“万家宴”的美称。其宴色、香、味、形俱佳,最有名的当属万三蹄、三味汤圆、清蒸鳜鱼。其中万三蹄更是讲究,烹饪时火候要数旺数文,以文火为主,煮熟的万三蹄皮色酱红,外形饱满,香味四溢。吃法更是别具一格。传说明代皇帝朱元璋在吃万三蹄时故意出题考沈万三,不准用筷不准用刀把猪蹄分开切碎,沈万三临机应变,抽出猪蹄一根细骨,以骨当刀解了难题。于是朱元璋也是喜形于色,说就称这根细骨为骨刀吧。现在周庄很多食客还是沿用这种传统吃法,如今,万三蹄早已成了周庄一道有名的风味小吃。
沈万三走了,身后留下了他和周庄凄美的故事,周庄因有沈万三而显得厚重,沈万三也因有了周庄而名传古今。而诗人却以嘲讽的口吻说“百万浮财/抵不上一捧月色”。看来百万财富在诗人心中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良辰美景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从如织人流中分身出来,把目光投向一个阿婆茶茶馆。
我没有喝茶品茗的雅兴和爱好。但我喜欢茶馆里那恬静闲适的氛围,喜欢在茶馆里慢慢打发时间。在去周庄前,就听人说周庄的阿婆茶是出了名的好茶,阿婆茶早已是周庄的一种文化。难得来一回周庄,不品阿婆茶是一种遗憾。我怀着对阿婆茶的敬意走进茶馆。面对一杯浓酽的阿婆茶,我的心情也在这茶中氤氲。品一杯阿婆茶,揽一怀往事,顿时有了忙中偷闲的惬意。
因为行程匆忙,我只从周庄带回两件纪念品,一件是描写周庄的诗集,一件是把书画合璧的折扇。折扇的一面是用真草隶篆四体字描写周庄的诗行,另一面是画有周庄春夏秋冬的四季水墨淡彩画。
告别周庄,我的心里却在悄悄成长朦胧的思念。
责任编辑 潘 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