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年记忆
张美荣
张美荣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辽宁省桓仁县人。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本溪市作家协会会员,桓仁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 《辽海散文》《桓仁县报》《五女山文艺》等报刊。
在我的记忆中,小年祭灶的隆重仅次于供老祖宗。烟熏火燎的画像上画的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两边是千篇一律百年不变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乡下规矩送灶是不准女人参加的,妈领着姐姐们在里屋干活儿,我则偷偷看长辈们操作那套仪式:把灶王爷对联挂钱儿请下来(得说“请”,以示尊重)放在灶坑前,燃三炷香,浇上烧酒,磕头祷祝,然后用火柴点着,最后粘上新请来的灶王爷像,烧香上供,祈求继续保佑家里平安兴旺。年幼的我看长辈们虔诚祭拜,觉得既好玩又有些惧怕,生怕灶王爷到玉帝那里不给我们说好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灶王爷简直就是拥有至高权力和无边法术的神仙,要不大人们怎么都那么畏惧他呢?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不仅要把所有的窗帘和被褥通通洗一遍,还要把各个角落的灰尘彻底清理干净。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生都不会模糊的一次扫年是公历1975年2月4日,也就是那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
那年,我十一岁,居住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那个年代的房屋大都是石砌或土坯垒成,屋子里的墙壁都是用旧报刊裱糊的。条件稍好的人家,顶棚裱糊的是买来的花纸(俗称涡纸),图案鲜艳好看,真有蓬荜生辉之感。糊棚不是一个人干的活儿,至少得两个人。要讲效率质量高,当然多几个人更好。我们家的这项工程由爸、大姐和我承担。大姐负责刷糨子,我做二传,爸糊墙。大姐把报纸平摊在饭桌上,蘸过糨子的刷子均匀麻利地掠过报纸,一边干活一边和我玩找字游戏。也就是她把报纸上的字读出来,让我找在哪个地方。我们玩得正起劲,忽然窗户纸“哗啦哗啦”地响起来,紧接着就觉得地面上下摇晃站不稳当,就像坐在颠簸不停的拖拉机上。“不好,地震了,快跑!”爸的一声大喊惊醒了发呆的一家人,我们什么都顾不上拿,飞快地跑出屋子站在自家菜园子的雪地里。恐惧和寒冷让我的上下牙齿撞击出“咯咯”的声响,左邻右舍呼爹喊娘,哭天叫地,乱作一团。
后来听广播知道是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准确时间是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地震是一个很陌生很恐怖的字眼儿。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自家用玉米秆搭建的防震棚里。无知的我心里满是疑惑:是不是灶王爷嫌供品不够好?是不是灶王爷嫌人们不够虔诚,上天的时候没有说好话,玉帝一怒之下发威来惩罚凡人?好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敢正眼瞅灶王爷,觉得他是那么威严可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那种恐惧和疑惑淡出了我日渐成熟的心灵。如今,扫年祭灶等传统民俗已渐渐远离现代人的生活,流年中的这段往事刻骨铭心,令我永远不能忘怀。
责任编辑 江洋
雨余山态活
诸葛凹
现在听古人的故事,得从文人那里听了,因为现在的人们多忙碌,很少有时间和雅兴去与古人交流,也鲜能从大部头的古书当中找出有趣的故事来,而文人则有这个优势,他们对古人有特别的研究和关注,他们能够把精华的地方提炼出来,给我们欣赏,这是我们的幸福,得感谢这样的文人。
董桥先生就是这样的文人,他的每篇散文里几乎都有一些古人的故事,经他的妙手生花,将那尘湮的鲜活生动起来,进入我们的脑际。
比如,他在《黄永玉画上的题记》中写道:当年纪晓岚就曾经读过一个故事,清代有两位翰林在清秘堂借宿,这清秘堂其实是翰林入值内廷时随时等候宣召的地方,因乾隆题写过“集贤清秘”而得名。那日雨后的一个夜晚,当他们在廊下独坐想要休息时,忽然好像从不远处的亭子里传来人的说话声:“今天上楼看西山,想起杜紫薇那句‘雨余山态活’,真神来之笔!”另一人说:“此句佳在活字,佳在态字烘出活字!倘若写成山色、山翠,兴象势必弱了!”
这两位翰林以为是几个同僚因睡不着在池边聊天,于是叫了几声也无回应,推门出去也没有人影,第二天与他人说起此事,同僚们笑着说:“翰林院的鬼不发那样在行的议论才怪了!”
我知道杜紫薇就是杜牧,再查了一下“雨余山态活”的出处,原来是他写的《池州送孟迟先辈》一诗中的一句。杜牧擅长写长诗,其中佳句多多,留下许多能脍炙人口,可是知道这个句子的人可能不会太多,于是我羡慕古人,能够从繁多的诗句中选出这样的句子来欣赏品味,并且随手用到极致,该是何等的功底。
古人读书,嘴中喃喃,摇头晃脑,原先觉得可笑,现在才知道那是人家读进去了,边读边出声,边读边随着内容而打节拍,比我们现在一目十行或常常溜号,读过如同没有读,不知要强多少。更有那些在电脑上、手机上读书的,恐怕永远不会读出其中的情致。何况我们现在读书,好多是功利性的,现用现读,或在网上查找,既没有书香味道,更来不及品味文中原意,也不能指望今后记住。所以我们的脑海或许只有 “雨过天晴”、“秋高气爽”之类的形容词,而对“雨余山态活”般的另类感受,却只能识短腹寒,望“景”而叹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