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语禁忌语微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7602
摘 要: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精神面貌,能透过语言寻找到历史的痕迹。本文通过翻查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来静态描写汉语中的禁忌语,试图探讨汉族文化特征,说明禁忌语的现象是由社会、心理、文化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

  关键词:汉语;禁忌语;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产品和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说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而逐步体现在该民族的词汇层面上,也就是讲,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最先体现在它的词汇系统中。在中国,我们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系统,表现为委婉含蓄的语言特点。

  一、禁忌语的界定

  國际学术界中将“禁忌”一词称之为“塔布”(taboo)。它起源于南太平洋波利尼亚群岛上生活的土著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弗洛伊德曾在《图腾和禁忌》一书中比较经典的指出:禁忌一方面是“崇高的”、“神圣的”, 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禁忌属于文化心理层次,是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必须准确把握这类现象深层的文化底蕴。禁忌语是科学不发达的产物,在交际中出于某种原因,人们不能、不愿意或者不能说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神圣的、危险的或者不堪入耳的,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语言禁忌 。

  二、汉语禁忌语的基本类型

  1.人名

  中国古代受到儒家礼乐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具有儒雅婉约的语言特色。长期以来,人们都一直避讳直呼其名,古人加冠后都要给自己起“字”以避讳,对帝王、诸侯、祖宗的名字更不能谈及。

  (1)国讳。《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讳,忌也。”古时对帝王尊长的名字,甚至是已故的帝王尊长,都不能直呼其名以表示尊重。国讳也就指对帝王的名字、对帝王父亲、祖父的名字全国上下都不可直呼其名。学界普遍认为避讳最早起源于周朝,在《周礼·曲礼上》中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凡到别人家中先问主人及其祖先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失礼。秦朝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开国君主秦始皇名政,秦朝就将正月改名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古代全国上下、臣民百姓都严禁直呼帝王名号,逐步发展为对皇后、君王祖父、君王陵墓以致后来对显贵诸侯、大臣等名字的避讳。

  (2)家讳。家讳是家族内部避免直呼或者做文章时避免出现与祖先名讳相同字或词语的做法,其本质上是国讳的一种延伸,是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体现。“传统中国家族立法规定在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求避讳父亲、祖先及所有长辈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家讳。”[1]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第二回中,由于林黛玉母亲名字为“贾敏”,林黛玉每当读到“敏”字时,为了避讳母亲的名字,将“敏”字改为“密”字。

  2.死丧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汉民族同样如此,避免使用直言祸事的字词。现代人通常称“过世”、“走了”、“逝世””、“老了”、“不在了”、“百年之后”等一类词语来指称“死亡”这一概念。《周礼·曲礼》中说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可见,在古代表达“死”这一概念时要区分社会阶级,天子死要称“天崩”、“驾崩”、“大行”、“弃群臣”等。

  3.数字

  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积淀深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语音特点和价值取向,这些因素也影响了数字符号的文化蕴藉。历代都崇尚数字“三”,如“佛教三宝”“三生有幸”、“三纲”、“三戒”、“三绝”等。汉民族传统上崇尚偶数“四”,它就是成双成对的象征,含有良好的寓意,如“四大名著”、“四大发明”、“四大美女”等。由于粤语、闽语中“四”与“死”同同音。中国人喜欢奇妙的数字“七”,民间流传着许多由数字“七”组成的褒义词及中性词,包括“七宝”、“七佛”、“七情”等。

  三、汉语禁忌语的避讳方式

  1.缺笔法

  缺笔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为了避免直接写出帝王、显贵诸侯或者祖先的名讳而故意将忌讳的字少写一到两划,用残缺的汉字替代所要避讳的字。这种方法起源于唐代,唐人为避李世民的讳,也会采用将“世”和 “民”均少写一笔的方法。清代人们也采用这一方法避清圣祖玄烨的名字,将“玄”跟“烨”最后一笔省去。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古人为了避孔子的名讳,采用两种方法:其一就是将“丘”字少写一划,另一种是把“丘”改写成“邱”,以免触犯孔子的名讳。

  2.空字法

  所谓空字法是指将应当避讳的字空出来不写,或空围“囗”,或做“某”,或直接书写“讳”或“上讳”字[2]。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了避免直接书写当时执政的汉景帝刘启的名字,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写道:“元年正月,子某最长,纯厚仁慈,请建以为太子”,这里所到的“某”字代替汉景帝刘启名讳。

  3.换字法

  换字法是用意义相似、相近或者读音相似、相近的的字词来代替所要避免直接书写的字词的一种方法。

  同义词替换在古典文献中比较常见,它是指用意义相同或相近意思的词来代替所要避免直呼或者直接书写的忌讳字的方法。在《尚书·尧典》中记载:“百姓昭明,合和万邦”,然而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为“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这是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将“邦”字改为“国”字。同样在汉代,出现过“严子”或“老严之学”的说法,这是为了避讳东汉明帝刘庄之名把圣人庄子不得不称之为“严子”。唐代为了避讳高祖皇帝李渊的名字,将“渊”字改为“泉”字。

  注释:

  [1]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重版本)[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丁启红.委婉语与禁忌语对比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5] 韩健.从顺应论看汉语语言迷信——语言崇拜和禁忌的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7.

  作者简介:陶晨(1993–),男,山西省长治市,在读硕士,从事汉语语法理论及应用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