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女儿节、男孩节和七五三都是日本的儿童节,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节日。本文主要考察了这三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发现日本儿童节文化的主要内容为消灾祛病和祈求儿童健康、长寿、幸福。除此之外,还具有重视性别差异的显著特征。这对我们的儿童节文化发展和青少年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日本儿童节;女儿节;男孩节;七五三
日本每年要庆祝3次儿童节,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分别是3月3日的女儿节、5月5日的男孩节和11月15日的七五三,又名幼童节。本文将主要考察日本儿童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尤其是日本儿童节文化对儿童性别角色培养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女儿节(3月3日)
3月3日是日本的女儿节,日语里叫做“雏祭”,是庆祝女孩子的成长、为女孩子祈求健康和幸福的传统节日。阳春三月,正值桃花盛开,所以女儿节又名“桃花节”。这一天到来之前的半个月左右,有未出嫁的女孩子的人家就会陈列女儿节偶人,供奉桃花酒、草味糕等。用于女儿节陈列的偶人在日语中叫做“雏人形”,是女儿节的专属装饰品,在日本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在模仿宫廷中天皇和皇后的结婚仪式来摆放的七层“雛壇”(陈列偶人的架子)中,摆设有15个身穿和服的偶人和一些嫁妆用具等物品,这是最豪华的女儿节人偶。最上层的一男一女的两个偶人是模仿天皇与皇后的装束制成的,日语中称作“内裏雛”,其中的女孩象征着家里的小女孩,而其中的男孩象则征中小女孩未来的夫婿。往下依次是三名宫女、五名乐师、两名随从、偶人道具、三名卫士,最下面一层是轿子、箱笼和宫廷车马等。另外,也有只有一对模拟天皇、皇后装束的男女对偶的简易“雏人形”。除了陈列“雏人形”以外,在女儿节这天,还有吃散花寿司、三色菱饼、喝蛤蜊汤的习俗。散花寿司是色彩鲜艳而华丽的、富有春天气息的女儿节节日料理。主要配料有鸡蛋丝、虾、鱼籽、海带、莲藕等寓意吉祥的食材。女儿节的蛤蜊清汤是将一枚蛤蜊两壳分离地盛在一只碗里,是坚守贞洁、一夫一妻的象征。因为蛤蜊的贝壳是成双成对的,只有原配那一对才能合在一起,不是一对的则无法吻合。所以女儿节喝蛤蜊清汤具有祝福女孩子将来爱情幸福、婚姻美满的寓意。
菱饼是由糯米做成的三色菱形年糕。其中的红、白、绿三色分别代表桃花、白酒和艾蒿。白酒和艾蒿都具有辟邪的功能,包含了人們祈求女孩子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也有说法认为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桃花、白雪和春天的大地。
二、男孩节(5月5日)
1.男孩节的起源
5月5日的是传统的男孩节,现在是日本的法定儿童节,是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儿童节作为“尊重儿童的人格,为儿童谋求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节日,从1948(昭和23)年开始成为了日本国民的法定节日。日本的男孩节起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中国的过端午节习俗在中世纪传入日本,在《日本の暦と年中行事のしきたり》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旧历五月,高温多湿、瘟疫多发、害虫出没,故被称为恶月。在古代中国,5月5日是采药的日子,人们到山野采摘草药,门口悬挂艾蒿、菖蒲剑,饮菖蒲酒,驱魔辟邪。这一端午节习俗是在奈良、平安时期传入日本的。”不过,端午节最初只是在贵族间流行。进入江户时代以后,才真正在平民百姓间流行开来。日本的端午节也传承了中国端午节用艾蒿和菖蒲来驱邪的习俗。日本的端午节之所以演变成男孩节,主要和菖蒲有关。在日语中,“菖蒲”一词与“尚武”、“勝負”同音。菖蒲叶子形如刀剑,于是从端午节插菖蒲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男孩节、菖蒲节。在江户时代,端午节这天,男孩们会砍来菖蒲,捆绑成束,然后轮番在地上摔打,摔打声大者为胜。这就是“菖蒲打”的游戏。所以端午节也就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尚武”的节日,备受武士阶层的推崇。当时,家中有7岁以下男孩的人家,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在户外立幡,摆放武士人偶,后来又用鲤鱼旗代替了幡。借此希望男孩子能够坚强、勇敢、出人头地。于是,在江户时代,日本的端午节又慢慢演变成了庆祝男孩诞生并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男孩节,这就是男孩节的起源。
2.男孩节的习俗
源于端午节的男孩节习俗主要有挂鲤鱼旗、供奉武士人偶、吃柏饼和洗菖蒲浴等。
(1)挂鲤鱼旗。
男孩节这一天,有挂鲤鱼旗的习俗。在日本,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挂鲤鱼旗的习俗始于江户时代,源于中国“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儿童节这天,有男孩子的家庭会在房顶或院子里悬挂鲤鱼旗。所谓鲤鱼旗,就是用布或纸做成的空心的鲤鱼状的旗幡,由五色彩旗和黑、红、蓝三色的“真鲤”、“绯鲤”、“子鲤”构成。如下图所示,最上面的是五色彩旗,是用“五色”驱魔之意。其中的五色分别是蓝、赤、黄、白、黑,代表中国五行中的五种元素。具体来说,蓝色对应木、赤色对应火、黄色对应土、白色对应金、黑色对应水。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往下依次是黑色的“真鲤”代表父亲,红色“绯鲤”代表母亲,青蓝色的“子鲤”代表家中的男孩,青蓝旗的个数代表家中男孩的人数。在男孩节这天悬挂鲤鱼旗,表达了父母希望男孩健康成长和望子成龙的心愿,同时也是炫耀武力。
(2)供奉武士人偶。
除此之外,男孩节还有供奉武士人偶的习俗。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要在房间内摆放大刀、弓箭以及身穿铠甲、头戴头盔的武士人偶或金太郎等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像。这也是源自江户时代的武家风俗。寄托着人们希望男孩子强壮、勇敢的愿望。另外,铠甲、头盔是战斗时的护身之物,所以向神社供奉铠甲可以祈求平安。如今,日本人供奉身着铠甲的武士人偶也是取“护身”、“除厄”之意。
(3)吃柏饼。
所谓柏饼,就是用槲树叶子包的一种带馅儿年糕、如图3。柏饼是男孩儿节的特色点心,起源于江户时期一直流传至今。在日本,槲树一直被视为神圣之树,在新芽长出来之前老的树叶不会落下。所以,在儿童节这天吃槲叶包的年糕,寄托着人们祈求子孙繁荣、继承人不断的美好愿望。
当然,除了上述主要习俗之外,还有洗菖蒲浴、吃粽子的习俗。菖蒲是代表端午节气的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药草,其浓郁的香味可以防疫驱邪。儿童节的前一天晚上,人们用加菖蒲的根和叶熬成的洗澡水沐浴以祈求健康、平安。
综上所述,5月5日名为儿童节,实则男孩节。其中挂鲤鱼旗、摆放武士人偶的习俗都是期望男孩强壮、勇敢、充满力量,将来有所作为。传统的日本社会,是将男孩作为家族的继承人。吃柏饼的习俗则表达了人们祈求多子多孙、家族代代相传、继承人不断的愿望。洗菖蒲浴、吃粽子的习俗则源于中国的端午节。
三、“七五三”节
每年的11月15日是日本的“七五三”节,又名幼童节,是一个庆祝孩子们长到三岁、五岁、七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虚岁三岁、七岁的女孩子和虚岁三岁、五岁的男孩子都会穿上传统的盛装和服跟随父母去神社参拜,感谢神灵的保佑,同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也有些地方男孩子三岁时不庆祝,只有五岁时才庆祝。
1.“七五三”节的由来
这个节日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平安时代,主要在贵族和武士之间流行。到了江户时期,便普及到了庶民百姓中间。江户时期,“七五三”节这天,要为三岁的男孩、女孩举行蓄发仪式以示庆祝,日语称作“髪置き”。五岁的男孩在这天举行第一次穿和服裤裙的仪式,日语里称作“袴着”,即从这天起,男孩出席正式场合要穿和式裤裙。七岁的女孩在这天举行结带仪式,日语称作“帯解き”,即从这天起解去缝在和服上的腰带(付け帯),换上正式的腰带(帯)。这些仪式多在阴历11月15日进行。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废除阴历,改用阳历,所以这一节日现在在阳历的11月15日庆祝。这就是“七五三”节中七、五、三的由来。
另外,江户时期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尤其是都市人口猛增,致使环境恶化,霍乱、天花、流行性感冒等蔓延猖獗,再加上天灾、饥荒,婴童的死亡率很高。无论是大名,还是百姓,都为后裔问题伤脑筋。尤其到了江户时代,大名如果没有继承人就会被幕府将军废名或灭门。所以,在日本,孩子出生后,第七天有“七夜日”,满月时有“拜神社日”等习俗。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为了后裔,大名和庶民都煞费苦心,将军家也不例外。天和元年(1861)11月15日,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为其三岁的长子德川德松举行祈求健康的仪式。这就是11月15日“七五三”节的起源之一。也有说法认为旧历15日正逢“鬼宿日”(鬼不出门的日子),做任何事情都会大吉大利。又因11月已秋收完毕,作物颗粒归仓,是庆贺丰收并向神灵表示感谢的月份。所以就逐渐形成了在这个月的月圆之日即15日这天举行庆贺仪式,向神灵报告作物的丰收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并表示感谢、同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的习俗。这就是“七五三”节为什么是11月15日的由来。
2.“七五三节”的习俗
“七五三”节这天,父母会带着虚岁三岁、七岁的女孩子和虚岁三岁、五岁的男孩子去神社或寺庙参拜,感谢神灵的保佑,同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这一天,孩子们着盛装和服,三岁女孩一般穿红色或粉色“振袖”和服(长袖和服,现在主要用于未婚女性的礼服),外罩一块棉背心一样的“被布”。五岁的小男孩穿与成年男子一样纹饰的“羽织”,即深色和服外加宽大褂子。而七岁的女孩则只穿“振袖”和服,腰间束着宽宽的腰带,即“帯解き”。
另外,吃千岁糖也是“七五三节”的重要习俗。千岁糖,就是一种装在紙袋里的细长形的一组红白双色麦芽糖。千岁就是字面意思1000岁的意思,包含了长辈们祈求孩子活泼健壮、长生不老的美好祝愿。另外,千岁糖具有韧性可以拉伸、变长,所以也就有了茁壮成长、延年益寿的美好寓意。另外,装千岁糖的袋子上通常印有松竹梅、龟鹤等象征长寿之物的图案,也是取健康、长寿的吉祥之意。
总之,“七五三”节是一个向神灵表示感谢并祈求孩子们健康、长寿、幸福的节日。这一天,五岁的男孩和七岁的女孩穿着与成人相同的正式和服,具有隆重的仪式感,
综上所述,无论是女儿节、男孩节还是“七五三”节,都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无不体现着祛病消灾、祈求孩子健康、长寿、幸福的千年不变的朴素愿望。直到今天,这些传统节日也依然受到日本国民的重视和喜爱。另外,日本儿童节还具有重视性别差异的显著特征。如前所述,三月三日的女儿节主要是祈求女孩健康成长和婚姻幸福,五月五日的男孩节是祈求男孩子勇敢、坚强、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是一个尚武的节日。“七五三”节,男孩、女孩的庆祝年龄也不一样。将有助于孩子们从小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和性别角色,有助于性别意识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塑造。关于这一点将在今后的课题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新谷尚記(監修) 2007 日本の暦と連中行事のしきたり M 日本文艺社.
[2] 堀祐美子 2012 年中行事の言葉かけ M ナツメ社.
[3]李心纯 1996 从中国古代的上巳节到日本的雏祭J《日本学刊.1996年第2期》.
[4]武宇林 2011 中日端午节民俗文化比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