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歌陌生化翻译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8489
柳亚杰

  摘 要:本文从陌生化的角度去诠释诗歌翻译给译语读者所带来的视野融合和审美愉悦,从音韵、用词、形式和思维等方面进行探索并进行翻译实践探讨策略。

  关键词:陌生化;译语读者;视野融合;审美愉悦

  一、简介

  所谓陌生化,就是审美主体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感知起反作用,要很自然地对主体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再看到或视而不见,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最终使主体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陈琳, 张春柏, 2006: 92)。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诗人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语构词法创造出来,并在其著名的论文《作为艺术的技巧》中首次提出。陌生化强调事物的虚质感和新鲜感,在描写事物时,通过错位或视角的变化,把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通过增加推理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延长审美享受的过程来加深对文字意蕴的理解,从而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陌生化的翻译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现原文的审美特征,超越和打破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译文读者在与译文进行的视野融合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审美愉悦。

  以陌生化的方式再现原作的审美,符合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陌生化、前景化的表达方式以新异鲜明的特点进入译语,对译语读者现有的期待视野构成冲击,形成视野融合,从而获得审美愉悦。20世纪的英美诗坛,美国诗人竞相效仿英国维多利亚诗风,翻译家也遵从维多利亚式的翻译传统,在翻译的风格上沿袭了丁尼生和前拉斐尔派陈腐的措辞和洋腔洋调(王贵明, 2004: 87)。

  龐德的《华夏集》将中国诗歌带到了英美世界,汉诗俯拾即是的意象、意象叠加的手法和蒙太奇式的诗学效果,相对于当时以感情宣泄为特征的英美诗歌,和句法严谨的英美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庞德不受当时主流诗学规范左右,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陌生化特征如实传译,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我们时代中国诗的发明者”。

  二、陌生化的体现方式与翻译实践

  陌生化的体现方式有音韵、用词、形式与思维。

  1.音韵的陌生化

  诗歌,从时代风格角度可分为古典和现代两种体式。区别在于节奏、韵律、押韵、诗行结构、表意等表现手段的宽严、雅俗等。英语古典诗歌讲究节奏韵律整齐,按照一定的体式押韵等。也常出现语言上的破格现象,如词汇拼写上的tis, neer, oer等为配合节奏而产生的省音变异; 古体词语(archaism)如behold, ere, yonder, oft, ye, thou, thy, 诗体词汇、billow, main ( the sea), nymph, steed, woe等的使用。句法上如古体形式I know not 的使用等。另限于诗行、押韵等,还会出现大量倒装结构。英语现代诗歌总体反传统,多为自由体(free verse),也会为寻求一种“陌生化”表达效果而使用 grief ago (a moment of grief ago)等变异的词汇。

  同英语相比,汉语古典诗歌在音韵、节奏、押韵、语言形式等方面要求更严格,更讲究意象的运用,而且常直接排列,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与高度凝练的诗行结合表达写意般的意境。汉语现代诗歌源于西方现代诗体,是上个世纪初的舶来品,承袭了西方现代诗歌的特点。

  陌生化体现在音韵上,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迭音迭字的“萧萧”和“滚滚”产生出音乐美效果和视觉审美效果,许渊冲根据“三美”原则将其译为: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by hour.

  赏析:译文“boundless”和“endless”与原诗的“无边”和“不尽”对仗工整,音、形、意俱美:-less 对-less, 音、形双美,boundless对endless,有意似之美。而且 “boundless”和“endless”,“leave”和“wave”,“ hour”和“shower”全都押韵,可见许先生在尽力模仿原作的语音特点。

  2.用词的陌生化

  体现在用词的陌生化,如宋祁《玉楼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里“闹”字就是使用陌生化的手法。以俗为雅,以动拨静,使平淡的语言陡然焕发出奇姿异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具艺术性。作者翻译如下以供评鉴:

  Red apricots in the branches uproar the springs arrival.

  再如许渊冲将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翻译成:

  Pink hands so fine,

  Gold-branded wine,

  Spring paints the willows green palace walls cant confine.

  East wind unfair,

  Happy times rare.

  In my heart sad thoughts throng:

  Weve severed for years long.

  Wrong, wrong, wrong!

  赏析:许先生的诗歌音韵美,分别押韵”fine”, “wine” 和”confine”, “unfair” 和“rare”, “throng” 、“long”和”wrong”.

  笔者拙译

  With your soft pink hands carrying the yellow wine to me,

  youre like the willows inside the palace against the pervading green far beyond me.

  East wind separated us ruthlessly, together hard to be.

  A cup of yearning wine, years of separation so long.

  Wrong, wrong , wrong, so strong!

  筆者改韵脚为”me”和”be” ,“long ”和“strong”增加了口语的亲切感,表现女子幽怨的述说。对不必要的分行进行合并,如“东风恶,欢情薄”对仗更为工整些。“错”字的翻译基本遵从押韵和陌生化所带来的新鲜感的传达,所以沿用许先生的,只是后加“so strong”来凸显情感的宣泄。

  3.形式陌生化

  形式陌生化是诗歌艺术构思的一种。如超常组句,长短句交错 ,对词语进行肢解,移就和糅合,故意嫁接错位,在节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制造蒙太奇效应等。例如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诗人调整了表达语序,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造就新奇的嫁接错位的效果,传达了别样的意味。笔者试译如下:

  With the softest voice, I gently say your name, night after night.

  4.思维陌生化

  思维陌生化,就是打破译语读者的思维定式,使用新奇或者译语读者不熟知的思维方式来诠释表现诗句,所产生的效果就显著不同。如“译者敏感性”可能体现在翻译者对某个耳熟能详的某个字的深度思索,和查证,然后体现在翻译中。可能是翻译别人的作品,也可以是翻译自己的作品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敏感”,需要打破定性思维和传统“直译”的习惯,有的时候,作者的思路可能“婉转千回”,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去探究、考证。

  以笔者的翻译自己的一片习作为例。以作者在翻译中遇到的这个“陌”这个汉字的翻译为例。

  陌上情怀

  远方 白云飘荡

  河水静静地流淌

  闪着金光

  是谁的时光留在那里

  沉默着等待岁月缓缓地走过 经过

  再见时却满眼的陌生与惆怅

  远方 蓝天绿地

  女子芊芊身影

  拉长 拉长 在骄阳下

  透着广漠与痴狂

  谁把青春抛洒

  谁又转身寻找和追问

  当初为什么要远离家乡

  赏析:是押 “ang” 韵的。翻译自己写的诗,其实也没想象中简单,汉字在诗歌中的 “音乐美”和“视觉美”容易丧失。一个“陌上”而不是“漠上”同音不同字,一个充满绿意,一个充满荒凉和豪迈。由此,我们关注“异族敏感性”。不但异族会敏感,同族的作者和译者是同一人也有不同的感受,正所谓“译者敏感性”。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没有太多思索为什么要用“陌”这个字,出于灵感马上写下,后来翻译时仔细地查该字的意思。原来陌本义指的是东西向的田埂,与“阡”相对。后者指“南北向的田埂”。如何把一个“陌”字译出给英语读者去体味,是颇费周折的。翻译成“field”(田野),还是“grassland”(草原)?其实当时笔者想表达的是有点“塞外的”“北方”的味道的“草原”的,是想表达离家万里的女子的思乡和回首青春的情怀,显然语义双关,既有“广袤田野,天地悠悠”情怀,也有“陌生疏离”的寂寞怅惘况味。还有对“痴狂”和“追问”的理解,这里的痴狂是有点“向往”的味道,而“追问”是怀疑的意思。笔者自译如下:

  Feelings towards the Grassland

  In the distant north, the white clouds are floating,

  and the river is softly flowing

  and glowing.

  Who left her time there?

  Silently, waiting for years to slowly pass by,

  While revisiting, she found herself with full strangeness and melancholy in eyes.

  In the distant north, in the grassland under the blue sky

  the womans slender figure is being

  lengthened, lengthened, in the blazing sun,

  which hints the vastness and yearning.

  Who left the young ages there?

  When turning around to seek and doubt

  Why at the beginning to choose to live far away from hometown?

  三、策略采撷

  使用陌生化翻译可以对译语读者产生奇妙的审美反应,甚至对译者本身也是绝好体验。诗歌翻译,尤其是对于儿童诗的翻译上,笔者认为陌生化是上选。加语气助词翻译示例:

  The butterfly

  fly, fly, fly, the butterfly,

  in the meadow, is flying high,

  in the garden, is flying low,

  fly, fly, fly, the butterfly.

  飞吧,飞吧小蝴蝶,

  牧场上空将翅展,

  花园枝下轻飞扬,

  蝴蝶飞飞飞向前。

  赏析:相对于上面的翻译, 笔者加上语气词“呀”进行翻译后,就不那么晦涩,上口,符合和充满童心童趣。

  蝴蝶

  飞呀,飞呀,飞呀,花蝴蝶,

  飞在草地上,飞得高又高,

  飞到花园里,飞得低又低,

  飞呀,飞呀,飞呀,花蝴蝶。

  同理,下面耳熟能详的诗Row, row , row your boat 的处理也是如此。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划啊,划啊,划船啊,

  轻柔地顺溪而下哈。

  开心,开心,好开心啊

  生命就是条奔腾的小溪啦。

  赏析:加了语气助词,“啊,哈,啊,啦”,增加了童趣。相对于下面的翻译就略胜一筹。

  嗨哟嗨哟把船划,

  轻轻荡漾小河上。

  嘻嘻哈哈顺流下,

  生活如梦多欢畅。

  参考文献:

  [1]陈琳, 张春柏. 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6).

  [2]王贵明.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6).

  浙江树人大学2017年院级“应用型课程”建设课题:《实用汉英翻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