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构建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20134
西嘎措姆

  摘 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教育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不过,教学模式并没有因此改变,依旧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教师在课堂占主导地位,学生无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所以,教学阅读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学校改变教学模式最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体系构建

  传统教学模式依旧是目前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没有课堂独立性与自由性。新课改的推广与实行使小学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就高年级的阅读能力来说,并没有达到家长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新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界定

  《新课标》中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界定是: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课文;

  2.能在一分钟内默读完不少于300字的文章;学会浏览,扩展知识面;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根据文章线索联系上下文,得出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要描述自己印象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符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感情;

  8.扩展阅读面。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式

  阅读是有基本式的。对于阅读如要精读,那么精读基本式就是“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所谓阅读基本式是一种目录,就像做事情是有一定顺序的,阅读也是要循序渐进的,而不是“插队”看书,这样不但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对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不好的影响。

  阅读基本式并不是限定的一种式子,是有很多变式的。但是要说明的是,小学高年级阅读都是学生先自己阅读并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引导,最后与教师还有其他学生之间讨论,这是正确的阅读顺序。

  三、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构建

  1.教学环境

  成长需要成长环境,那么相应的,阅读也是需要阅读环境的,坏的环境会让学生心情烦躁,思想不稳定,无法正常阅读,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阅读,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面的配合,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1)从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却还是只限于书本的理解。要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体会。比如小学有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节日办一次阅读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寻关于农历中秋的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八月十五的故事来源与节日习俗,然后就这个活动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得,教师择优选择进行朗读,既然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故事与习俗,还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对于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谓相得益彰。并且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对坐在教室例的学生进行故事朗读,使活动与学习相辅相成。

  (2)阅读面的扩展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永远读不完的,所以要正确培养学生的读书观念,让学生从孩子的身份转变到读书人的身份,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以身作则。教师可以专门挑出一些好文章的片段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是可以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阅读,比如《爱的教育》《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等中外名著,让学生记录下其中自己觉得精彩的片段,然后与教师或其他同学分享讨论。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俗话说“亦师亦友”。在学校中,教师不应当以教师的姿态对学生指点江山,而是要以朋友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学校是学生与教师联系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素养的培训,杜绝打骂学生的教师。对于犯错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指导,防止在课堂上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之间发生摩擦,影响正常的授课秩序,使教学质量没有保障、学生无法安心阅读等。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阅读课堂上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不再是学生读、教师讲的模式,而是师生共读、师生共讲,使阅读氛围变得轻松,学生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参与讨论。

  2.提高阅读素养

  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要正确引导,多读书、读好书。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时候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些教师就是因为这方面的疏忽,导致学生阅读有害身心健康的书籍,并且这是具有传染性质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加强监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正确发展道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让学生能有更好的阅读环境与学习空间。阅读是小学学习任务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学校、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教师也应跟随时代的变化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阅读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效娜.快乐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8).

  [2] 胡彪,杨斌林.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8) .

  [3] 袁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之我见[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7(03) .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