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苏大学习时,贾冠杰教授推荐了两本书,分别是《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与《英语教学基础理论》。认真读后,收获很多。
人常说,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老师。这便说明“学”与“教”是两种很不同的能力。《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所阐述的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PCK)”就为说明这个问题。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明白了“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本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知识与学科知识和技能不同,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对学科知识所进行的一种筛选、重组和对教学形式的一种创造,是教师为适应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将其所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有效教学形式的能力。换句话说,PCK就是一种融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为一体的特殊教师知识与能力。
我们每位教师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上学时也许自己还曾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要想由一个好学生转变成一个好老师,那还得从头学起,来重新完成自己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这又是一个必要的转变。《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这本书就分别从“英语教师的知识”、“英语教学的内容”、“英语学习的本质”、“英语学习的条件”和“英语教师的发展”等五个方面,为我们的转变进行了全面的指引,使我们能够沿着一条较为清晰的路子去探索。我便从中找到了目标,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动力,找到了坚持。我将不断咀嚼这本书,并感谢它对我的引导。
而《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一书则是贾冠杰教授自己的著作,教授学养很深,使其成为一本更为难得的好书。这本书为我们理清了许多基础性的概念,为我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扎实了基础。就比如“教学”两个字,对于我们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太熟悉了,以至于许多人都没想过这两字还能有意义。而贾冠杰教授为我们理出了三种涵义:1.“教学”(teaching);2.“教”和“学”(teaching and learning);3.教如何学习(teaching how to leam)。给人以平中见奇的感觉。
基础的概念很重量要,如人所言:源头之石,能轻易地改变大河之流向。基础概念不清,很难想象你后续的学习和工作能搞好。贾冠杰教授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使我們不用再站在源头迷茫张望。而这本书内容也实在是很多,一字一句中都含有重要信息,值得我们来细细品味。就连附录中的《给教师的10项建议》及《给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建议》两篇文章,都包含了人生的重大智慧,能让拜读者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苏大归来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一边读书一边教学,每每能自得其乐;与同事交流读书心得,大家都十分开心。我珍惜我所有的学习机会,再次感谢苏大与诸教授们的指引,我会沿着你们的“指月之手”,去探寻那迷人的月亮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