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聚焦核心素养,加强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3825
刘春凤

  劳动意识是当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素养,它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全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学校、家庭中的自我服务方面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必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将为他们成长为合格公民而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奠基。

  一、要重视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习惯的培养

  劳动意识即爱劳动,主动参与承担劳动的思想观念;劳动能力即会劳动,掌握了劳动基本技能技巧。我认为,小学生劳动意识就是衣食住行等“自理”的思想观念。即劳动意识和能力要求就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和习惯几个基本方面。

  1.加强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克服当前小学生懒惰毛病的需要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告诉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

  当前有不少小学生“四体不勤”,懒惰成性,既没有劳动意识 ___“不愿干活儿”,也缺乏劳动的技能和习惯___“不会干活儿”,简单的家务劳动、常规的值日劳动,都没有达到起码的要求。

  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失当。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裕,家长娇惯溺爱,真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学校教育也有失责之处。首先是素质教育落实不全面,重教学、轻德育;其次是评价机制有问题,要成绩、不要劳动意识、能力。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种现象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国家繁荣富强。因此作为学校,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们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

  2.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提升孩子觉悟、发展孩子智力的需要

  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才能和天赋的起源在他们的指尖上,形象地说,从他们的手指淌出涓涓细流,汇成创造思想的源泉。”换句话说,不动手不利于动脑。

  3.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一个人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孩子自己洗的衣服穿起来才格外小心在意,自己打扫的教室怎舍得乱丢垃圾……劳动将使孩子逐渐树立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果实、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促进意志品质形成的需要

  劳动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意志形成的过程。例如: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叠被子,自己打扫卧室,没有坚持的意志力是不可想象的。再如自己洗衣服、擦鞋子、倒垃圾、刷厕所等劳动,没有不怕脏、不怕累的品德是不行的。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孩子从中受到意志品质形成教育。

  二、要善于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1.多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劳动首先是孩子情感生活的范畴。只有当劳动给孩子带来快乐时他才渴望先劳动。劳动的快乐越深刻,孩子就越珍惜自己的荣誉,越清楚的在劳动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荣誉。”比如北方冬季部分高年级的小学生和老师一起戳操场的雪,学校广播站一表扬,孩子们锹铲齐舞,象玩儿似的,活儿一会儿就干完了。劳动的快乐是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2.真尊重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劳动最光荣,任何劳动都是值得尊敬的。父母和教师都能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就会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如果孩子看到师长都很尊敬地和保姆、快递员、清洁工打招呼,就使孩子明白一切日常的平凡的劳动在我国都是受尊敬的。

  3.肯放手

  在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中,不能包办。班主任和家长们认为“孩子小,大人干就行了。”或者认为“学习就够累的了,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是不对的,要想改变孩子对劳动的态度,老师、家长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4.讲渐进

  家务劳动和值日劳动有难有易,开始不要让孩子做复杂劳动,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要求。

  5.勤训练

  要想培养孩子会劳动,就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劳动任务,如铺床、缝扣子、热饭、洗小件衣物,关教室走廊灯、准备和整理上学用具等,让孩子反复训练,循序渐进。

  6.巧帮带

  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方面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或播放单项劳动视频;另一方面是家长身教言教随机给小学生们讲一些关于生活自理的方法,指导小学生做自我服务的劳动。

  三、学校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策略

  1.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在构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时,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要求,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科学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采用有效的活动载体

  启用好德育“三板块”——开学教育周、班队会、精品活动。

  良好的活动载体是实现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在精品活动设计上要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如举办“小能人比武会——制作水果拚盘”、“谁有一双小巧手——科技作品比赛”;二是开展优秀劳动班级评比和争当“校园环境小卫士”活动;三引导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开展年级“环保时装秀”、班级“今天我当值日生”、家庭“做爸妈的好帮手”。

  3.家校合力并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开设家长学校,建立微信群”——“指尖学校”

  定期举行家长学校“大课堂”讲座,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劳动才能”的最好“阵地”,学校可以利用一些纪念日等契機,组织孩子孝亲劳动; 建立“好爸爸,好妈妈”红领巾课堂,邀请有各种劳动技能的家长来学校当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录播系统,让学生在班级通过大屏幕收看现场教学;还可收看到劳动教育的各种视频;家长也可将孩子的家务劳动视频传到孩子班级微信群,用榜样带人,实现资源共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