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5770
宿艳

  摘 要:长期以来,作为边疆地区的历史教师,上好历史课难,教好历史课更难,由于中考分占的比率小,导致学生厌学,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怎样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历史课,成为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同江这个东北边陲小鎮,历史学科经历了从1999到2008年中考不算分,到后来中考算5分、20分到30分不等,学生普遍认为学历史没意思,中考才算几分,他们把主要时间都用到数语外主科上,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科”上,学生对学历史毫无兴趣可言。我们深知,一个不懂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教师一定要改变学生观念,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是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新方法整合教材,化繁为简

  教学中,学生们普遍认为纷繁复杂的历史时间事件最难记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根据新课标和中考说明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如:我们在中考复习《中国历史》时,将教材首先划分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三大板块,古代史从远古人类、国家产生发展到鸦片战争前,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史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阶段。现代史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1966—1976年十年文革,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复习世界史时,我归纳整合了以下专题:如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等,使基础知识与专题线索相结合,构建历史学科知识脉络,用新方法整合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历史知识简单化、直观化。让学生在复习时更加条理清晰,不累不压抑,在轻松状态下,唤醒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点。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和计算机的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视频更好地再现历史情景,使“死”的历史变“活”了,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如在讲岳麓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二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时:当讲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给学生播放刘晓庆主演的《火烧圆明园》电影视频和大量圆明园残迹图片, 让学生感受到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它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认识清王朝的腐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历史教学

  “文政史地不分家”一直是我们的共识,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语言优美,学生们都很喜欢,每个时代的文学成就,都是那个时代历史的缩影,只有熟悉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鉴赏语文课本里学的诗词歌赋。历史教学本身就重点讲述各个时期的政治史,如曹操、汉武帝、唐太宗等政治家的重要活动。在讲“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都会涉及到地理知识,对照地图讲历史则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历史知识。诸多相关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的博大精深,正确认识学好历史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

  四、善于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初中生年龄小,求知欲强,且活泼好动,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传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祖逖北伐”时,结合“闻鸡起舞”的故事,教育学生趁年少发奋读书,报效祖国。又如“商鞅变法”一课,讲“徙木立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兴趣,也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五、利用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不可能凭空产生,往往是我们从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开始的,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的缩影,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本知识起重要作用。我经常给学生讲同江地方史,给学生们讲述烈士张克华的革命事迹,赫哲族十四年抗日的艰苦历程,还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同江市拉哈苏苏海关遗址、同江烈士陵园,街津口抗日根据地遗址,苏联红军从同江八岔岛入境遗址等,让学生到深切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即达到了教育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感。

  六、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我还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编演历史剧,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学生读教材,查资料,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及组织合作的能力;组织辩论会,如“汉武帝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小制作、听老爷爷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革命故事。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些尝试和体会,我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学,只要学生喜欢,乐于接受,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让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