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5543
王维华

  摘 要: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列举或者模拟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进入案例场景,利用这些形象的案例场景来说明抽象的地理知识,已到达辅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的效果,与传统的针对书本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地理教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与生活更加贴近,符合高考的出题方向,也有利于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地理知识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阶段;地理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速效地了解知识点,实际案例的列举来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是很容易并且很速效的方法,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所以,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应对此有足够高的重视,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讲解,让学生锻炼出独立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加强学生的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是不容小觑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中穿插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著名的历史史实,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并且能使学生的产生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情节。并且,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不光可以学到课本上的固定的内容,还能了解国内外不容地区的地形结构、地势地貌和气候特征等。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都达不到这样的目标,虽然高中地理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必修课来对待的,但是实际情况中,教师为了追求考试高分,采取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的要求学生学习课本内容,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以至于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最终导致的结果反而和目标背道而驰。案例教学法就是应这种问题而生。案例教学法摒弃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将知识点生硬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比如小组讨论等,教师则在讨论中起着指导作用,让学生明确重要知识点并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来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重点知识点,二来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一些课本上并没有的知识。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能明显提高,也为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选编地理案例。这是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选编高中地理案例,一是学习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二是根据学生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三是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符合地理客观实际,精选案例,切忌“信手拈来”。

  2.高中地理案例的类型。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将所选案例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如《茫茫宇宙觅知音》、《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等;讨论式如《宁启铁路扬州段开通对家乡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式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调查式如《扬州乡镇工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方向》、《家乡河流的现状、变化、原因、危害及对策》等。

  3.运用高中地理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在课堂内展开和进行。首先是教师提供和呈现高中地理案例,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印发地理背景材料;有学生、教师描述、介绍;有电教手段放映、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有学生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形式。其次,分析和讨论高中地理案例,教师根据给出材料和相关的条件(包括课前),提出要求,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将高中地理案例的内容和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高中地理案例与道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规律。学生经过准备,包括阅读资料、调查访问(课前)、构建图示、分析资料、讨论问题、寻找方法、作出决策,进行发言交流。

  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和学习、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案例教学进行概括和提升,即时表扬和肯定学生们的成绩,特别要鼓励那些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想象等;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最后,给学生“布白”: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留一段“悬念”,促使学生拓展视野、调整视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这一程序可以看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略结论、重思维过程的养成。这与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异曲同工。

  三、完善案例教学法

  1.完善案例运用平台机制

  案例运用平台机制建立与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案例能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运用了一个与知识紧密相连并且生活化的好案例,那么必然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并是学生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往往花大部分时间在教学案例的获取、整理以及设计上,可以说教学案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高中的教学是快节奏的教学,教师由于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寻找合适的案例活跃课堂气氛,这就使完善案例运用平台机制成为当下的首要任务,具体做法如下,在网上建立一个案例运用平台,使全国各地的教学者在平台上进行经验交流并把自己平时教学所用的案例放在平台上,不断的丰富案例素材,这样教师在案例教学时直接根据自身情况引入平台上的案例,不仅为教师节约了时间,更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2.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指导

  在一般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案例来进行地地理知识的讲授,但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虽然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但也不能缺少教师的正确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需根据每位同学的世界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指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原则的运用。一是公平性原则,即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公平评价,在整个评价环节中,要以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二是差异性原则。这里的差异性主要是根据个体差异而制定的,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根据个人不不同情况进行评价,切记不能以相同标准而产生一棍子打死的现象;三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做到时刻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拓展案例應用思路

  在教学中,把正确地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去才是教书育人。但是地理这门学科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地理教学中案例相当多,并且普遍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提点,怎么样把价值观联系到案例教学中去是现在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棘手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也需要努力探索方法和思路,要充分理解案例,把握案例的内涵和特点。例如下面这个例子,在长江沿江地带的教学中,在详细讲解分析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大致情况,如果需要也能重新展示部分案例或者全部重新展示。这个例子中,除了上面的应用思路之外,更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的一大特色,在应用案例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案例,使的案例更具直观性,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当前,我国正在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的运用案例教学,任重而道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