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如何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众多中学语文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初中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接受信息、认识历史、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人文、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读书,多学新知识。初中语文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很多学生,他们都有自觉预习课文,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仅仅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增加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借阅资料,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有调查发现,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景,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要跟学生做好互动,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另外,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共同学习、这样,不仅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更深刻的了解到团队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知识,就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相对减少对课文的讲析,留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由阅读。当然,这个阅读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文章,让他们自己真正投入到文章里面去,自我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等。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四、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意义,吸收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能仅限于课本中的文章,还应该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把握文章的主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更快更深刻的了解整个文章。通过整体领会文章的气势、文采、内涵等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向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精读、细读。在经过前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对文章的各段进行精读细读。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分段论述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表達出来的,学习段落中的比喻、拟人、夸张、比拟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
朗读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记忆能力很强,文章多看几遍就能背诵下来。但是他们都是一种闷声的记忆方法,没有通过朗读的方法将文章背诵下来。其实要求背诵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在记忆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朗读学习法。
泛读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源于生活,我们要讲语文学习的课堂衍生到课外,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生活处处皆语文,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如电视作品、影响资料、流行歌曲的歌词等都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语言。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这些方面汲取语言方面的精华。培养中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把精力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传授方法上。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阅读效果,从而顺利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