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举杯邀月 守望超然

时间:2023/11/9 作者: 北方文学·中旬 热度: 16685
李炯斐

  青黑色的砖瓦上纵横的暗纹和残缺的边角是时光趟过留下的痕迹,城楼上连绵冗长的石阶仿佛连接着另一个遥远的世界。当时光的巨轮缓缓前行,轧碎了万古风尘,在这里我早已无法寻觅到与他相连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可当我真真切切站在超然台下,一种超然之气、敬畏之感便油然而生。他的精神绕过时代更迭的山水,碾过冷暖交替的岁月,穿过梨花带雨的清梦,静静地守在时光深处,对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似是在倾诉,又似是在劝告。

  超然台边,碧瓦青甍,林木葳蕤,亭台楼阁半隐在绿丛,城楼威严肃穆地矗立在蓝天下。青碧色石阶沿城墙径直向上延伸,消失在幽蓝的天际,散发着岁月的深邃。城楼的一角下隐居着几丛苏东坡最爱的翠竹,微风轻拂,青翠的竹叶随着纤细茎杆随风摇曳,还自带沙沙的伴奏曲。

  夜晚,趁着月色,登上超然台,漆黑如墨的夜空模糊了城墙的棱角,削淡了它威严凛冽的气息。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背影,对月把酒,放声吟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相隔千年沧桑,那个对月把酒豪迈吟诗的人已随时光远去,但他的歌吟和歌吟中诗人的灵魂却永远守在这里,守着这里的一草一木、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以及后世人们无尽浩叹和一腔怅惘。

  九百多年前那个月圆夜,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本是良辰美景,玉食佳酿,你却大醉,本是万家团圆之夜,你却于此时远离热闹繁华的长街,独自登上超然台,孤独的身影在城楼上徘徊,望着那轮冗古不变的明月,想起了远房的弟弟。

  因为不合时宜,你一贬再贬,在茫茫官海中像一叶扁舟起浮不定,像一颗任人摆弄的棋子,时而被双手撑在手心,一转身便被踩在了脚下。昨日还是一幅阿谀奉承的嘴脸,今日变为谩骂嘲笑。曾经的锦衣月食轰然坍塌,你瞬间由仕宦变为流人,从繁华京都到偏僻小镇,从高寺府宅到小寺寄居,这一切一切的转变,都是曾经带给你荣耀的官场所赠,天上宫阙、琼楼玉宇固然虽好,但“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虽历经贬谪,你却依旧保持一颗超然洒脱之心。历史充分验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真正的人才,不会耿耿于冤屈,戚戚于困境。超然台上微风略过诗人微酣的脸庞,吹散一丝酒气,欢饮达旦后,背倚青砖绿瓦,心头过尽千帆,望向同是孤单的明月,或是找到一丝同情,又或是找到一丝慰藉,想着远在千里之外同样孤独的弟弟,总该有些许落寞涌上心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你深知这一切无法改变,无力阻挡,那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成功地将政治失意转为诗词创作,创造了文化奇观;由万人景仰的“苏大才子”转变为竹杖芒鞋的苏东坡,拥抱了清风明月。你始终以一身超然之气游走官场与世俗,一份豁达心境沉浮于世间,最终你登上时代的巅峰。北宋文坛因你而格外闪亮,超然台因你而遗存千古。

  平淡超然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态度,是能藐视困难,超越自我,保持心境的平和和处世不惊的大节。当今世界,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一些人的浮躁之心渐渐滋长,或狂看电影玩游戏,或沉迷微信抢红包,或呼朋唤友激扬言欢,表面上如苏东坡率性自在,实则对生活有着“生死两茫茫”的感觉。

  如今的超然台,重新修整后再次熠熠生辉,古朴的建筑风格,融合着现代灯光,更显示出一份时代的魅力。空气里弥漫的是苏轼的气息,到处都是诗人的身影,到处都是诗人的足迹。一幅幅书卷向人们诉说着苏轼的人生起伏、悲欢离合,字里行间氤氲的淡定豪迈悄悄浮上每个人的心头,在心灵画卷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筆。

  月光如水流过,朦胧的天空点缀着依稀可见和微光,城墙、树木、街道、楼房轻笼于空明,柔风在林中荡漾,相伴怀古的幽情。我看到,你一席长衣飘飘,书写一句句奔放的词,发出一声声豪迈的歌吟;我看到,你一身超然之气,凝望着一天天变化无常的明月,守护着一颗颗孤独迷惘的心;我看到,你一身豪气在逼近,一身洒脱在血脉涌动,一声祝福照亮夜空,响彻千古,传遍万家。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一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