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博览群书·教育 热度: 15820
刘永红

  摘 要:土地是农民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基本生存保障,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生存的基础。因此,土地制度和农村地区土地改革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十八大会议当中都针对农村地区土地管理的制度进行了讨论,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土改的决心,同时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农村土改的重视程度。进行土改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正确掌握改革大方向,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推进,确保农业能够稳定且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地区

  在农村地区,土地管理制度往往是决定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重要基础性的制度内容,所以,对农村地区土改管理制度予以深化是目前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土改和我国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形成一定影响。

  一、当前阶段农村土改制度所面对的弊端

  1.土地产权的主体比较模糊

  在农村地区,土地产权尚且还没能构建相对完善的土地档案,这可能会直接导致其土地产权不够明确。有的时候还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关于土地产权的纠纷,其中最直接的就是使用土地权利以及使用之后需要完成的义务非常模糊,很多农村居民都不能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2.农村地区土地征用以及补偿制度都不是非常完善

  尽管在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当中有比较明确的相关规定,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地区进行土地征用制度的过程当中都没有规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差异,而且补偿程度也非常不明确,经常导致纠纷的出现。

  3.农村地区土地承包和经营权的流转不够规范化

  一些农村地区的管委会把土地流转到房产事业当中,而且是在违背农民的主观意愿前提下,这样的土地流转形式,对农民切身利益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对农村地区实行土改基本思路分析

  1.务求农村地区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当前农村地区客观现实所需要的,同时也会在较大程度上进一步提升土地整体质量水平,避免农民掠夺式经营现有的土地资源,而且能够满足农户需求,促进农村地区的综合生产力。首先,需要采用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农村地区的基本耕地面积,确定粮田面积。其次,需要妥善处理家庭承包经营以及适度规模化经营之间的联系。就长远发展趋势而言,土地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属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发展方向。因此处理家庭承包经营以及适度规模化经营关系的过程当中,需要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土地的合理化流转。

  2.提升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立法水平

  针对不同的法律性质的流转关系,目前法律规范以及法律保护措施都不是非常完善,再加上基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立法也相对比较滞后。因此,想要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所有权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做的就是构建并完善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消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制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规范矛盾,确保土地所有权归属。对于该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说明,即提升农村居民在土地的增值收益当中分配比例,将产权明晰、节约集约、市场调配以及科学调控等作为基本原则,并由此探索一条能够满足农村地区土地管理新道路。

  3.提升土地配套设施的建设及使用方面的改革

  我国农村地区的配套设施大多都是国家拨款,或者是农户通过贷款或者自行出资购买,国家财政下拨较为缓慢,农户对贷款心存疑虑、出资比较困难等,都不利于土地的配套设施提升使用效率,配套设施建设和更新速度都非常缓慢。利益驱动性相对比较匮乏,对于土地配套设施进行建设的投资力度也不甚积极,很难更好地适应农业发展需求。对此,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来进行改善,其一,使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利用转向更高度的盈利性,对现有土地配套设施予以产权界定,确定产权的主体,同时在国家政策上继续予以适当的倾斜,允许并鼓励构建起和土地配套设施有关的公司,针对当前已有的配套设施,可以将其转给公司或者个人进行经营。其二,针对土地配套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予以适当的贷款上的支持,并以财政拨款作为辅助。必须要保证的就是要提升资金实际使用的效益,降低浪费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适当地计划使用农业发展方面的基金,将资金更多地使用在开发技术上。

  4.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发展

  现代农业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规模化经营,同时也是提升土地的耕作效益、令城镇化更好发展的一项必然性的要求。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耕地面积不大,人口多,因此实行小规模化的家庭经营,这也是我国的目前生产力水平直接决定的。作为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为规模化土地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其一,需要尽量提升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令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一方面是要提升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一方面就是要鼓励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全面发展;其二,需要构建并完善农村地区的就业以及社保制度,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户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农业生產的活动,不过依然不愿意放弃承包土地,这也是他们应对非农产业可能带来的失业风险以及破产隐患的措施之一。所以,想要扩大土地经营的实际规模,需要构建并完善农村地区的就业制度以及社保制度。

  三、结语

  对农村地区来说,其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工作属于比较艰巨且路途遥远的系统性工程,尽管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改革道路上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思考,不过也会多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展开改革,辩证看待问题,寻找到解决措施,使土地制度改革得以更好地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地区稳定和社会整体和谐。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顾海英.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科学发展,2014(02).

  [2]马春莹,孔晓霞,朱素晶.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工业c,2015(38).

  [3]苏斌.对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点体会[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04).

  [4]张露露.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2).

  [5]查振祥.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深化——对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0(0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