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校园环境无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校园环境;合理规划
作为校园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与建设,从理性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其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科学地分析和确定它的固有价值与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好的校园规划,体现于不仅有外在的美感,还有内涵的深刻;不仅有历史的厚重,还有未来的希望;不仅有成熟的稳健,还有青春的活力;不仅有学术的严谨,也有创新的闪光。
以下就两个方面讨论如何实现校园环境的合理规劃:
一方面,它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真实、集中地创造出山水风景、建筑厅堂,为学生的休闲、学习提供清静、幽雅的环境,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的清华、北大,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着令无数莘莘学子骄傲的校园环境,以校园中固有的山坡、河流、湖泊、凹地、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环境格局的构架,是建成优美校园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少动土方,也是减少投入,获取高效益的有力手段,从而营造出一个山青水绿、天蓝云卷、草木迭翠的生态校园。校园景点宜以植物造景为主,且以乔、灌、草复层绿化为佳。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景物,运用适当的艺术手段含蓄地表现出大学的文化精神来,在抽象的艺术形式中注入具体的象征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赋予有限的形象以无限的意境。在这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
一般来讲把握好校园环境规划中的生态性原则、延续性原则、人本化原则、人文性原则、景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能实现校园环境的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 李金铎. 城市商业街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布局构想[J]. 城市. 2006(01).
[2] 朱华,张永宁. 非物质的大学校园媒体空间[J]. 装饰. 2005(12).
[3] 何心展. 大学城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分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2).


最新评论